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017

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化学试题

<table><tbody>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6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写在其他区域无效。

4.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tbody>/<table>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写在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24分,多选、错选、漏选或答案填写在其他位置均计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铁杵成针 C.热胀冷缩 D.滴水成冰

2.高钙奶粉中的“钙”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CO2的验满 B.验证分子运动 C.验证燃烧的条件 D.验证反应放热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①过氧化氢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二氧化碳⑤液氧

A.②④⑤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⑤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面粉 B. 泥土 C. 蔗糖 D. 汽油

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正确的说法是

A.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

B.蒸馏和煮沸是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二者都属于物理变化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7.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

9.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事实的是

A.将足量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将湿润的石蕊纸花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由紫色变为红色

C.将铜棒插入稀硝酸银溶液中,铜棒表面立即由紫红色变为光亮的银白色

D.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

10.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保护气一定是稀有气体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11.以下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均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⑤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⑥实验室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用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3个硝酸根离子;(4)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14.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的化学式是。

(2)洗洁精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作用。

(3)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15.如图,A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C、D、E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中x=;

(2)B、C、D、E四种粒子中

有一种属于阳离子,它的

化学符号是;

(3)B、C、D、E四种粒子中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4)A能与其他四种粒子中的一种形成化合物,该物质由离子构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16. 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

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2)t2℃时,将50 g固体a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

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将t2℃溶液质量相等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降温至t1℃,此时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②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③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④t2℃时,a、b、c三种物质配成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a溶液

17.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组成元素相同。

(1)C是。

(2)F→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所列转化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的最多有个。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口通入(填“①”或“②”)。

19.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

Fe2(SO4)3

+ 6 +3SO2↑,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3)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可能有SO2。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table><tbody>

实验

A中硫酸浓度

实验现象

A中生成气体成分



B中品红溶液

D中品红溶液

爆鸣实验




实验一

98%

不褪色

E中无气体

只有SO2

实验二

45%

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实验三

25%

不褪色

不褪色

有轻微爆鸣声

只有H2

/<tbody>/<table>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溶液浓度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

(1)实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增加的导管所起的作用

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6分)

20.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 94.4g稀盐酸充分混合,一段时间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