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信》幕後故事:三十頭羊奔湖南,謝晉為小尼姑打抱不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部名叫《雞毛信》的電影曾經家喻戶曉,講述的是一個叫海娃的少年,機智地將一封插著雞毛的重要信件,送到八路軍手中的故事。

提及《雞毛信》我想70年代出生的人,應當在小學語文課本上讀到過這篇文章,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石揮搬上熒幕,此時,剛剛從華北革命大學結束培訓的謝晉,也被分配到《雞毛信》劇組擔任副導演,協助石揮工作。

顧也魯先生當時正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主任,為了拍攝這部電影顧老可是頗費周折!聽聽這段幕後的故事。

《雞毛信》幕後故事:三十頭羊奔湖南,謝晉為小尼姑打抱不平

《雞毛信》海娃

據顧老的回憶:那時的謝晉,年輕力壯,思維活躍,每當劇組拍片遇到困難,他總是第一個為大家想出解決的辦法。《雞毛信》的外景地原本選在北京香山。沒想到劇組剛到,偏偏下起了大雪,四下一片銀裝素裹。按照劇本要求,場景裡不該有雪景,怎麼辦呢?在影片中扮演八路軍的群眾演員,是中央警衛團的幹部戰士,個個生龍活虎。劇組給這些年輕戰士每人發了一把大笤帚掃雪。可前景裡的雪掃乾淨了,背景仍然是一片雪原,石揮依舊愁眉不展。這時候,謝晉出了個主意,建議顧也魯和石揮把外景地遷移到四季常青的湖南去。

劇組搬遷倒不成問題,可是那三十頭羊怎麼辦?劇組裡哪來的羊呢?原來,《雞毛信》的男主角海娃是個放養娃,他執行的任務,就是趕著羊群去給八路軍送情報,所以劇組從老鄉手裡買了一群羊,也算是群眾演員吧。外景地要搬遷,人員可乘火車,羊呢?難道把這三十頭羊都趕到湖南去?顧也魯一算賬,經費不夠,但石揮對拍攝素來精益求精,為了求得滿意的拍攝效果,他接受了謝晉的建議,決定劇組連人帶羊一起南遷。


《雞毛信》幕後故事:三十頭羊奔湖南,謝晉為小尼姑打抱不平

\u0001

《雞毛信》幕後故事:三十頭羊奔湖南,謝晉為小尼姑打抱不平

於是,劇組趕上三十頭羊,浩浩蕩蕩開拔到南嶽衡山。到了以後,顧也魯的心又一次懸了起來。因為50年代的衡山,還常常有老虎出沒,萬一三十頭羊的行蹤被它們嗅得半點葷腥,那性命交關的就不僅僅是這三十頭羊了!顧也魯想不出什麼辦法,只好請求當地公安給予幫助。公安幹警倒也細緻周到,迅速與山上各護林單位取得聯繫,每天派專人監視猛獸的行蹤,以確保劇組拍攝安全。

《雞毛信》幕後故事:三十頭羊奔湖南,謝晉為小尼姑打抱不平

有一天,劇組剛剛上山,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劇組人員連忙跑到半山腰上的一座寺廟裡躲雨。廟中主持眼看來了一批不速之客,邊起身往外迎接。顧也魯定睛一看,才發現出來迎接他們的乃是一位中年尼姑,他們進來躲雨的原來是一座庵堂。

e與尼姑在一起的還有一個面容甚為清秀的年輕尼姑。很快攝製組就與兩位尼姑混熟了,在山上拍戲期間,常借庵堂寶地埋鍋造飯。

《雞毛信》幕後故事:三十頭羊奔湖南,謝晉為小尼姑打抱不平

有一次,攝製組又來到庵堂,只有老尼一人在,卻不見了小尼姑的身影。原來,小尼姑下山背米去了。說起這位徒兒,老尼姑不免唉聲嘆氣,說她命苦。攝製組人員不免好奇,隨向老尼打聽她徒弟的身世。老尼說,幾年前,這位小尼姑曾經被山下來的一個香客糟蹋過,讓她懷了身孕。後來孩子死於小產,小尼姑痛不欲生,準備尋死。老尼姑設法勸說她放棄了這個念頭。但此後,小尼姑一直鬱鬱寡歡,心中蘊藏這悲苦。

聽到這裡,攝製組有些人就聽不下去了。第一個跳起來的就是謝晉,他是個天生的大嗓門,也不管別人,哇啦哇啦地大聲議論起來:“這都新社會了,怎麼還有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我們要向有關部門反映,一定要把害人的壞蛋繩之以法!”

謝晉情緒激昂,說法極富煽動力,說得攝製組人人牙根癢癢,恨不得把那個糟踐小尼姑的壞蛋生吞下去。在謝晉的提議下,攝製組立刻提筆給《湖南日報》寫了一封信,向主流媒體反映小尼姑的悲慘身世,要求《湖南日報》責成有關部門追查此事。

《湖南日報》果然很重視,派出記者前來做實地調查。很快,真相大白。原來,那個與小尼姑偷情的男人根本不是什麼山下來的香客,而是山上一座廟裡的某個年輕和尚,他與小尼姑的關係,據前來調查的記者講,也不構成什麼“強姦”,而是一種“通姦”。尼姑與和尚偷渾,說上去不太好聽,但的確也不是《湖南日報》這樣一家地方黨報能管得了的事,除了把二人批評一通,你又能拿他們如何?

《雞毛信》幕後故事:三十頭羊奔湖南,謝晉為小尼姑打抱不平

謝晉

後來這事只好不了了之。《湖南日報》的記者回去覆命,原本個個義憤填膺的攝製組也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紛紛指責謝晉小題大做,多管閒事。謝晉自知理虧,便一個勁地埋頭工作,再也不說什麼了。顧老爺子說,許多年後,大家還把這件事當個笑話講。可是,這件事看上去有些十三點,實際上,卻反映了謝晉老爺子古道熱腸,見義勇為的俠義心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