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龍族地位這麼低嗎?連烏雞國井中都有龍王?

韻的化身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來了解下《西遊記》中出現過的龍王:四海龍王、涇河龍王,還有就是樓主提到到的烏雞國中一口井中的井龍王。

龍王是神話故事中統領水域的王,可以直白的理解成水族皇帝,主要負責行雲布雨,屬地仙,不在天庭任職。所以有水的地方就有龍王。

古時,人們對龍的信仰也是極其普遍的,不僅認為龍能施雨救旱,還可消災避禍,往往都被認為是解燃眉之急的吉祥物,所以古時經常以舞龍來象徵平安吉祥。就連古代君王的服飾上也是龍的圖樣,不僅代表權力的象徵,更是“天子”的詮釋。

可這樣祥瑞的動物,為何在《西遊記》中卻成了“井底之龍”,自稱小神?

1、他們並非天仙,只是神靈

《西遊記》中,出現過很多天界仙尊,也有不少至今仍是大家供奉的目標,如太上老君、托塔天王等,就連妖怪都帶著仙氣,這個只能算靈的種族,自然地位不會太高,因為滿世界都是“上仙”;

2、他們遠離天庭,自治一方

有水的地方就有龍王,負責治理一方水土。玉帝很少召見他們,都說“近水樓臺”,長期居住海底、河底,終年跟天庭沒有任何往來,玉帝本身對他們的也不聞不問,對於天庭來說可有可無,因為道教很多神仙都有呼風喚雨的本事;

3、他們身無長物,貢獻不夠

孫悟空剛學藝回來,就跑到東海龍宮大鬧一番,那時的孫悟空還只是他們嘴裡的“潑猴”,就這樣的一隻猴子,偌大的海底龍宮也沒有能跟他對上幾招了,說明龍族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或者法寶,而位列仙班是論功行賞的,資質平平,對天庭沒有貢獻,自然不被天庭重視

4、他們聯姻自由,繁殖超強

《西遊記》中的龍族是可以自由聯姻的,不受天庭管轄,所以導致龍族繁衍過快(龍生九子),快到什麼程度呢?龍肝做菜、龍皮做鞭、龍筋做袋。如果把他們地位提高,需要很多職位安插他們,不久整個天庭將是天族的天下,想想都可怕。

所以,西遊記中的龍族是不被重視甚至排擠的群體,因為他們的能力決定了他們不會被重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阿貴錄像廳


當時吳老爺子寫西遊記這個作品的時候,龍代表的就是皇帝,皇帝是九五之尊。

他主要是批判當時的皇族,當時的皇帝,井裡有龍王,江裡有龍王,餐桌上有龍,化糞池裡面也有龍。

龍王的級別也不高,受到各路神仙的欺負,

孫悟空借金箍棒,欺負龍王。

八仙過海欺負龍王,

龍王三太子被哪吒抽筋扒皮。

龍王下錯雨被夢中殺死。

白龍馬未婚妻紅杏出牆。

而且最主要是天上餐桌上可以吃龍肉鳳肉,還有一個是,在化糞池裡面不管是蒼蠅蚊子,任何東西都可以經過化糞池變成龍。

作者這樣寫,主要龍族代表了皇室的象徵,貶低龍王就等於說貶低九五之尊,就是變相的辱罵當今的皇上,對社會不公的憤怒,自己空有一身抱負,自己懷才不遇,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政治前途渺茫,對世態不公的一種表現。

和李白寫將進酒是一個道理,就是說白了自己發鬧騷。


額不當老大好多年


《西遊記》裡的龍族地位低,是因為沒有出現其他龍。只是提到有四海龍王、涇河龍王、烏雞國井龍王等這些



首先大概看一下龍的進化階段:

虺-虯龍-蛟龍-蟠龍-角龍-應龍

虺:一種早期龍,爬行類型如蛇,應當是龍的幼年期。

虯龍:一般是有角的小龍,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無角的幼龍。是成長中的龍。

蛟龍:一般泛指能發洪水,得水既能興雲作霧有鱗的龍。這時蛟已經有法力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昇天之龍。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這時蛟龍已是龍中之老者了。估計大多數龍都沒能熬到這個階段就掛了。估計四海龍王姓敖也是希望能熬久點吧!




應龍:角龍要是還能熬,熬過一千年就成應龍了。應龍有翼,是龍中之精非常稀有的。



還有其他龍比如:火龍,全身紫火纏繞,以火懾勢。也有螭龍,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更有魚躍龍門變成龍的龍。種類非常多

四海龍王應該只是到角龍階段,而且已經非常年邁了不會跟孫悟空這種強敵硬碰硬,他們需要的是熬啊熬熬到更高階的龍。而他們的龍子們一生下來就是龍子龍孫了,沒經歷過渡劫修煉什麼的,戰鬥力比較弱點。更別說虺、虯、魚龍這些了

烏雞國的井龍王應該是些不怎麼入流的龍,在那裡修煉熬成更高階的龍。

加上天庭上面也不怎麼管龍族的事,地上海下天下太平。這些龍二代龍三代寵溺慣了,戰鬥力也只是渣渣,孫悟空這種厲害的大妖一來,只能任人欺負了。

所以《西遊記》裡看到的那些龍族的地位會比較低,更高階厲害的龍沒出現而已。




影視大碰撞


《西遊記》中龍族地位這麼低嗎?連烏雞國井中都有龍王?

《西遊記》中龍族地位不僅不低,相反,還很高。連烏雞國這麼一個小國的井中都有龍王,這說明龍族影響力巨大,處處都有他們的人!

相傳,在洪荒天地初開不久,有三族霸佔整個天地,龍族統領鱗甲,執掌四海;鳳族統領飛禽,執掌天空;麒麟族統領走獸,執掌大地。

那時候,龍族乃名副其實的天地霸主!

由於各自需要發展,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使得三族發生連綿幾個會元的大戰,大戰對洪荒天地的破壞是巨大的,最後三族不得不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

最終,龍族鎮於四方海域而不出,鳳族居於不死火山而不現,麒麟隱於中央大地而成瑞獸!

時間來到西遊時代,龍族自霸主地位衰弱而至今,舉族都在兢兢業業的行雲布雨賺取天地功德來彌補破壞天地的罪過,到這個時候,或許是已經減輕了大部分罪過了,終究讓龍族緩了過來,氣運增加,使得族民大大增多!

而其中最出名的,要以我們熟悉的龍族王族四海龍王為首,其他江湖、大洋龍王次之,最後的潭龍王、井龍王再次之。

看到這裡,有朋友或許會與題主一樣有相同的疑問,龍族是不是愈來愈衰弱了,地位變得很低呀,連一個小小的烏雞國的井中,都需要常駐一條龍,而且還是龍王?

我們都知道,水乃生命之源!對於烏雞國而言,同樣如此。而烏雞國的井中駐紮了一條龍,是不是也間接說明烏雞國受制於龍呢?

當然,天道意識肯定不會讓龍有機會胡作非為的,這一點我們倒是不用替烏雞國的臣民擔憂……

那為什麼烏雞國的井中需要駐守一條龍,而且還是龍王呢?

這裡,我們或許可以猜測一二。

第一,無論是人還是龍,人格是平等的,只不過我們從事的行業以及收入等等情況,會造成我們社會地位的分層。

烏雞國的井龍王為何會來這一小國的井中駐守,說明他的背景、能力以及手段只能支撐他成為小國烏雞國的井龍王。

第二,龍族的佈局謀劃。

我們不妨再深入想一想,烏雞國乃西遊之路必經之地,那麼,井龍王常駐於此,必然會與取經人相遇。

而結果,無論好壞,都能得到西遊功德!

……

以上純屬個人一家之言,歡迎有不同觀點的朋友一起討論!


萌萌噠文靜V5


西遊記中龍族為什麼地位那麼低。

在神話故事中,天地初開龍族鳳族和麒麟一族是當時最強的生靈之一當時龍族鳳族和麒麟一族爭奪天地主角,大打出手,洪荒打的破裂龍鳳麒麟死傷無數,最後天道出手才平息這場大戰。
自從龍鳳麒麟那一場大戰後,龍鳳麒麟一族厲害人物基本都死完了,已經無力爭奪天地主角,最後妖族和巫族開始爭奪天地主角,這是第二次天地大劫,最後巫族妖族也打的元氣大傷廢了。


最後人類應運而生成為天地主角,封神榜時候是第三次天地大劫,那時候龍族已經沒落的不行了,哪吒就可以無緣無故的殺死龍族的人。
在西遊記中天地已經經歷三次天地大劫了,龍族剩下的人也是大貓小貓兩三隻,所以說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才那麼低。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謝謝。


墨羽軒軒


龍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一種神秘而高貴的生物,中國古代的皇帝穿的都是龍袍,更以龍自喻。那為什麼到了明朝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龍的地位就那麼低了呢?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有意為之,為了崇佛抑道的需要。

先來說說,在《西遊記》中龍的地位到底有多低。首先說那涇河龍王之死。一個涇河龍王可是長安城外一條主要河流的老大啊。雖然,它為了贏袁守城而私自改了下雨的時辰和點數,但是按理來說也不至於是個死罪啊。頂多只是違背了上級旨意啊,接受下懲罰就行了。何況它也是為了河族的子民著想。一個懂陰陽算卦的袁守城就可以隨意洩露天機給一個漁夫嗎?並且自己還得了好處?我認為讓涇河龍王死怎麼都說不過去。再說,誰沒犯點錯啊。豬八戒沙和尚等人不是因為曾經犯錯才被貶下凡的嗎?

再舉個例子,原著中描寫到,當孫悟空被如來佛祖收拾之後,天庭上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其中有道菜就叫做龍肝鳳髓。在人們心目中無比尊貴的龍,竟然被神當成了食物?由此可見龍的地位之低到了可以隨意宰殺的地步。還有,孫悟空多次在幾個龍王面前大擺威風,龍王大氣都不敢出,時刻得陪著小心。所以,在這本小說中,龍的地位是很低的。

那麼,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呢?我認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崇佛抑道。這個傾向在書中表現得非常明顯。比如,對虎力大師,鹿力大師,羊力大師的貶低,對蜈蚣精的貶低,還有對一干具有法術的妖魔鬼怪的貶低。從廣泛的意義來講,這些具有法術的人都屬於道教。儘管有許多害人的妖魔鬼怪,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成精的生物都是壞的。還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原本是天庭的官員,也屬於道教,但是為了弘揚佛法,硬生生把這些屬於道家的生物歸到了佛教。取經成功後,還給他們三各自封了個佛的稱號。

至於作者為啥要崇佛抑道呢?可能與作者個人的思想傾向有關吧。信仰什麼,完全是個人的事情。但是,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我個人不贊同吳承恩將道教貶低的如此不堪。《西遊記》雖好,但是我認為也要辯證地看待吧。






青山居士說


龍在普通人眼中身份是很尊貴的,但是《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確實很低,龍的種類也有很多,所以說烏雞國井中也有龍王。

一:先說下龍族的分類,其實龍族的分類相當於現在的政府人員一樣。龍族根據掌管區域不同,分為海龍,河龍,井龍等等,所以烏雞國井中的龍王就是井龍。

二:說下《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低的原因:龍族對於人而言是很尊貴的。但是對於神仙而言,地位就不高了,畢竟《西遊記》時期還是人族也就是玉皇大帝掌權,就像老虎相對於其他動物很厲害,但是相對於人類而言就沒那麼厲害了一樣。所以說龍族相對來說地位就低了。甚至淪為天庭之中達官貴人的餐中之物。



三:《西遊記》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反對封建主義統治者,正因為作者對於皇帝的不滿,那麼龍族作為統治者的官員自然而然地位就被寫低了。所以《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就被作者寫低了。


綜合上述幾點就不難理解,《西遊記》中龍族地位很低,烏雞國井中也有龍王一事了。對此,你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尋夢人xmr


這該怎麼說呢?

皇簇的地位低嗎?大漢朝的漢景帝生兒子劉勝,封為中山靖王,中山靖王的兒子生兒子,兒子再生兒子,越生子孫越多,越生爵位越低,生到劉備時不但沒有了爵位,還得靠織蓆賣履為生,你不能說皇簇的地位低吧?就算劉備織蓆賣履,但皇家簇譜上仍有他的名字,漢獻帝按皇家簇譜認了劉備這個皇叔。

龍簇也是一樣,從盤古開天劈地就有了龍,龍生龍、龍再生龍,但江河海湖就那麼多,而且早已龍滿為患,還能往那兒封龍王?

所以能封到烏雞國井中當個龍王已經很不錯了,井雖然小了點兒,但畢竟也是個龍王。


jianchi


中國人自古就把龍當成最神聖的動物,黃帝乘龍昇天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年,更不用說,歷代帝王都自稱“真龍天子”。但在《西遊記》中,我們卻發現,龍的地位卻低的讓人咋舌.

比如取經隊伍裡的三個動物,大師兄是猴子,二師兄是豬,而作為一個龍三太子,非但排在最後,而且淪為坐騎,連沙僧都有打小妖怪的任務,白龍馬除了一次變成侍女勉強登場,捱了一腳後就落荒而逃,其他時間,除了吃草,就是馱著唐僧跑,絲毫沒有體現一隻龍該有的價值。

取經隊伍以外,龍也是非常尷尬的存在,作為最高等級的龍,四海龍王可謂是管理的地盤夠大了,但是也只是四個膿包,孫悟空第一次去龍宮的時候,東海龍王絲毫沒有一海之主的威儀,要什麼給什麼,好像給人一種只要有來龍宮的本事,那就是爺的感覺。

海龍王沒有威儀,河龍王更是憋屈,涇河龍王只不過是為了救自己的族類,工作中弄出一點小差錯,多點雨少點雨的事情,又不是弄出水災天旱,生靈塗炭了,好歹是個中層幹部,就直接不留餘地的給斬了,那個算命的,每天教唆別人打一條珍貴的金尾鯉,怎麼天庭就不管呢?

除了這兩個龍王,《西遊記》還安排了一個井龍王,真是不知道,這個井龍王每次回家的時候,是不是站在井口邊跳進去的,吳承恩既然把龍寫的如此卑微,那一定會給出他的解釋,究竟是為什麼?

在《西遊記》六十九回中,孫悟空給朱紫國王治病,要豬八戒準備三種藥引子,其中一個是馬尿,豬八戒跑到馬圈,看到小白龍正睡覺呢,作為二師兄的八戒,抬起一腳就把小白龍踢醒了,這是明顯對待畜生的方式呀?更不禮貌的是,豬八戒直接就把手伸到小白龍的肚子下面接尿,絲毫看不出任何師兄弟的情誼。

白龍馬鬧脾氣不給尿後,豬八戒只好喊來孫悟空和沙僧,看到大師兄來了,一肚子委屈的白龍馬氣的跳起來告狀——“那馬跳將起來,口吐人言,厲聲高叫道:“師兄,你豈不知……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

這一番話,看似是說小白龍厲害,其實暴露出了《西遊記》中為什麼龍的地位這麼低的答案,原因就是成龍的條件太簡單了! 在傳統認知中,成為龍的條件是很苛刻的,比如必須要是鯉魚,而且躍過龍門才能化成龍,而《西遊記》中,原來龍的一泡尿就能讓其他魚類成為龍!

怪不得有“井龍王”呢?估計就是井裡的小蛤蟆運氣好,吃了龍尿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按照小白龍的說法,那《西遊記》的世界裡,龍肯定是要氾濫成災的,所以,對比著其他諸如孔雀大鵬這樣的奇珍異獸,龍的卑微,很合常理了。


索大發


東海里有龍王,涇河裡有龍王,碧波潭裡有龍王,烏雞國的井裡也有龍王,同屬龍族,他們的身份差距很大:東海龍王家裡珍寶盈庫,被孫悟空欺負了可以直接去玉帝跟前告狀;涇河龍王興雲佈雨,犯錯之後立馬被送上剮龍臺;碧波潭裡的龍王,實為一方妖孽;烏雞國井裡的龍王,說難聽點就是一條大泥鰍。

天庭裡的神仙尚且分三六九等,何況是龍呢?龍之類的神物顯然要比狼蟲虎豹高貴一些,但它們終歸是動物。東海龍王就像是天庭的臨時工,沒有編制,如果幹得好,說不定能分點蟠桃吃吃,暫時免於閻王的拘管。地位卑微的龍,只有任其自生自滅了。

涇河龍王向唐太宗求救時說:“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凡人相信皇帝是真龍天子,那麼龍是不是比人要高貴呢?當然不是,龍是文化圖騰,到了宗教裡反而變得不尷不尬,身上的光芒也幾乎消失殆盡。

龍比其他動物更有靈性,按理說修仙更容易,可《西遊記》裡虎、猴、牛、羊、兔、鼠、蠍子、蜈蚣……都能修煉得十分厲害,龍族卻甘心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思進取——不知道是因為清高,還是因為天庭堵死了龍族的晉升通道?不管怎麼說,龍族挺不爭氣的,張牙舞爪還行,遇事就慫,受欺負也不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