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龙族地位这么低吗?连乌鸡国井中都有龙王?

韵的化身


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来了解下《西游记》中出现过的龙王:四海龙王、泾河龙王,还有就是楼主提到到的乌鸡国中一口井中的井龙王。

龙王是神话故事中统领水域的王,可以直白的理解成水族皇帝,主要负责行云布雨,属地仙,不在天庭任职。所以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

古时,人们对龙的信仰也是极其普遍的,不仅认为龙能施雨救旱,还可消灾避祸,往往都被认为是解燃眉之急的吉祥物,所以古时经常以舞龙来象征平安吉祥。就连古代君王的服饰上也是龙的图样,不仅代表权力的象征,更是“天子”的诠释。

可这样祥瑞的动物,为何在《西游记》中却成了“井底之龙”,自称小神?

1、他们并非天仙,只是神灵

《西游记》中,出现过很多天界仙尊,也有不少至今仍是大家供奉的目标,如太上老君、托塔天王等,就连妖怪都带着仙气,这个只能算灵的种族,自然地位不会太高,因为满世界都是“上仙”;

2、他们远离天庭,自治一方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负责治理一方水土。玉帝很少召见他们,都说“近水楼台”,长期居住海底、河底,终年跟天庭没有任何往来,玉帝本身对他们的也不闻不问,对于天庭来说可有可无,因为道教很多神仙都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3、他们身无长物,贡献不够

孙悟空刚学艺回来,就跑到东海龙宫大闹一番,那时的孙悟空还只是他们嘴里的“泼猴”,就这样的一只猴子,偌大的海底龙宫也没有能跟他对上几招了,说明龙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或者法宝,而位列仙班是论功行赏的,资质平平,对天庭没有贡献,自然不被天庭重视

4、他们联姻自由,繁殖超强

《西游记》中的龙族是可以自由联姻的,不受天庭管辖,所以导致龙族繁衍过快(龙生九子),快到什么程度呢?龙肝做菜、龙皮做鞭、龙筋做袋。如果把他们地位提高,需要很多职位安插他们,不久整个天庭将是天族的天下,想想都可怕。

所以,西游记中的龙族是不被重视甚至排挤的群体,因为他们的能力决定了他们不会被重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阿贵录像厅


当时吴老爷子写西游记这个作品的时候,龙代表的就是皇帝,皇帝是九五之尊。

他主要是批判当时的皇族,当时的皇帝,井里有龙王,江里有龙王,餐桌上有龙,化粪池里面也有龙。

龙王的级别也不高,受到各路神仙的欺负,

孙悟空借金箍棒,欺负龙王。

八仙过海欺负龙王,

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抽筋扒皮。

龙王下错雨被梦中杀死。

白龙马未婚妻红杏出墙。

而且最主要是天上餐桌上可以吃龙肉凤肉,还有一个是,在化粪池里面不管是苍蝇蚊子,任何东西都可以经过化粪池变成龙。

作者这样写,主要龙族代表了皇室的象征,贬低龙王就等于说贬低九五之尊,就是变相的辱骂当今的皇上,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自己空有一身抱负,自己怀才不遇,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政治前途渺茫,对世态不公的一种表现。

和李白写将进酒是一个道理,就是说白了自己发闹骚。


额不当老大好多年


《西游记》里的龙族地位低,是因为没有出现其他龙。只是提到有四海龙王、泾河龙王、乌鸡国井龙王等这些



首先大概看一下龙的进化阶段:

虺-虬龙-蛟龙-蟠龙-角龙-应龙

虺:一种早期龙,爬行类型如蛇,应当是龙的幼年期。

虬龙:一般是有角的小龙,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无角的幼龙。是成长中的龙。

蛟龙:一般泛指能发洪水,得水既能兴云作雾有鳞的龙。这时蛟已经有法力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这时蛟龙已是龙中之老者了。估计大多数龙都没能熬到这个阶段就挂了。估计四海龙王姓敖也是希望能熬久点吧!




应龙:角龙要是还能熬,熬过一千年就成应龙了。应龙有翼,是龙中之精非常稀有的。



还有其他龙比如:火龙,全身紫火缠绕,以火慑势。也有螭龙,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更有鱼跃龙门变成龙的龙。种类非常多

四海龙王应该只是到角龙阶段,而且已经非常年迈了不会跟孙悟空这种强敌硬碰硬,他们需要的是熬啊熬熬到更高阶的龙。而他们的龙子们一生下来就是龙子龙孙了,没经历过渡劫修炼什么的,战斗力比较弱点。更别说虺、虬、鱼龙这些了

乌鸡国的井龙王应该是些不怎么入流的龙,在那里修炼熬成更高阶的龙。

加上天庭上面也不怎么管龙族的事,地上海下天下太平。这些龙二代龙三代宠溺惯了,战斗力也只是渣渣,孙悟空这种厉害的大妖一来,只能任人欺负了。

所以《西游记》里看到的那些龙族的地位会比较低,更高阶厉害的龙没出现而已。




影视大碰撞


《西游记》中龙族地位这么低吗?连乌鸡国井中都有龙王?

《西游记》中龙族地位不仅不低,相反,还很高。连乌鸡国这么一个小国的井中都有龙王,这说明龙族影响力巨大,处处都有他们的人!

相传,在洪荒天地初开不久,有三族霸占整个天地,龙族统领鳞甲,执掌四海;凤族统领飞禽,执掌天空;麒麟族统领走兽,执掌大地。

那时候,龙族乃名副其实的天地霸主!

由于各自需要发展,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使得三族发生连绵几个会元的大战,大战对洪荒天地的破坏是巨大的,最后三族不得不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最终,龙族镇于四方海域而不出,凤族居于不死火山而不现,麒麟隐于中央大地而成瑞兽!

时间来到西游时代,龙族自霸主地位衰弱而至今,举族都在兢兢业业的行云布雨赚取天地功德来弥补破坏天地的罪过,到这个时候,或许是已经减轻了大部分罪过了,终究让龙族缓了过来,气运增加,使得族民大大增多!

而其中最出名的,要以我们熟悉的龙族王族四海龙王为首,其他江湖、大洋龙王次之,最后的潭龙王、井龙王再次之。

看到这里,有朋友或许会与题主一样有相同的疑问,龙族是不是愈来愈衰弱了,地位变得很低呀,连一个小小的乌鸡国的井中,都需要常驻一条龙,而且还是龙王?

我们都知道,水乃生命之源!对于乌鸡国而言,同样如此。而乌鸡国的井中驻扎了一条龙,是不是也间接说明乌鸡国受制于龙呢?

当然,天道意识肯定不会让龙有机会胡作非为的,这一点我们倒是不用替乌鸡国的臣民担忧……

那为什么乌鸡国的井中需要驻守一条龙,而且还是龙王呢?

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猜测一二。

第一,无论是人还是龙,人格是平等的,只不过我们从事的行业以及收入等等情况,会造成我们社会地位的分层。

乌鸡国的井龙王为何会来这一小国的井中驻守,说明他的背景、能力以及手段只能支撑他成为小国乌鸡国的井龙王。

第二,龙族的布局谋划。

我们不妨再深入想一想,乌鸡国乃西游之路必经之地,那么,井龙王常驻于此,必然会与取经人相遇。

而结果,无论好坏,都能得到西游功德!

……

以上纯属个人一家之言,欢迎有不同观点的朋友一起讨论!


萌萌哒文静V5


西游记中龙族为什么地位那么低。

在神话故事中,天地初开龙族凤族和麒麟一族是当时最强的生灵之一当时龙族凤族和麒麟一族争夺天地主角,大打出手,洪荒打的破裂龙凤麒麟死伤无数,最后天道出手才平息这场大战。
自从龙凤麒麟那一场大战后,龙凤麒麟一族厉害人物基本都死完了,已经无力争夺天地主角,最后妖族和巫族开始争夺天地主角,这是第二次天地大劫,最后巫族妖族也打的元气大伤废了。


最后人类应运而生成为天地主角,封神榜时候是第三次天地大劫,那时候龙族已经没落的不行了,哪吒就可以无缘无故的杀死龙族的人。
在西游记中天地已经经历三次天地大劫了,龙族剩下的人也是大猫小猫两三只,所以说西游记中龙族的地位才那么低。

个人看法不喜勿喷,谢谢。


墨羽轩轩


龙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一种神秘而高贵的生物,中国古代的皇帝穿的都是龙袍,更以龙自喻。那为什么到了明朝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龙的地位就那么低了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有意为之,为了崇佛抑道的需要。

先来说说,在《西游记》中龙的地位到底有多低。首先说那泾河龙王之死。一个泾河龙王可是长安城外一条主要河流的老大啊。虽然,它为了赢袁守城而私自改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但是按理来说也不至于是个死罪啊。顶多只是违背了上级旨意啊,接受下惩罚就行了。何况它也是为了河族的子民着想。一个懂阴阳算卦的袁守城就可以随意泄露天机给一个渔夫吗?并且自己还得了好处?我认为让泾河龙王死怎么都说不过去。再说,谁没犯点错啊。猪八戒沙和尚等人不是因为曾经犯错才被贬下凡的吗?

再举个例子,原著中描写到,当孙悟空被如来佛祖收拾之后,天庭上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其中有道菜就叫做龙肝凤髓。在人们心目中无比尊贵的龙,竟然被神当成了食物?由此可见龙的地位之低到了可以随意宰杀的地步。还有,孙悟空多次在几个龙王面前大摆威风,龙王大气都不敢出,时刻得陪着小心。所以,在这本小说中,龙的地位是很低的。

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崇佛抑道。这个倾向在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对虎力大师,鹿力大师,羊力大师的贬低,对蜈蚣精的贬低,还有对一干具有法术的妖魔鬼怪的贬低。从广泛的意义来讲,这些具有法术的人都属于道教。尽管有许多害人的妖魔鬼怪,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成精的生物都是坏的。还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原本是天庭的官员,也属于道教,但是为了弘扬佛法,硬生生把这些属于道家的生物归到了佛教。取经成功后,还给他们三各自封了个佛的称号。

至于作者为啥要崇佛抑道呢?可能与作者个人的思想倾向有关吧。信仰什么,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但是,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我个人不赞同吴承恩将道教贬低的如此不堪。《西游记》虽好,但是我认为也要辩证地看待吧。






青山居士说


龙在普通人眼中身份是很尊贵的,但是《西游记》中龙族的地位确实很低,龙的种类也有很多,所以说乌鸡国井中也有龙王。

一:先说下龙族的分类,其实龙族的分类相当于现在的政府人员一样。龙族根据掌管区域不同,分为海龙,河龙,井龙等等,所以乌鸡国井中的龙王就是井龙。

二:说下《西游记》中龙族的地位低的原因:龙族对于人而言是很尊贵的。但是对于神仙而言,地位就不高了,毕竟《西游记》时期还是人族也就是玉皇大帝掌权,就像老虎相对于其他动物很厉害,但是相对于人类而言就没那么厉害了一样。所以说龙族相对来说地位就低了。甚至沦为天庭之中达官贵人的餐中之物。



三:《西游记》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反对封建主义统治者,正因为作者对于皇帝的不满,那么龙族作为统治者的官员自然而然地位就被写低了。所以《西游记》中龙族的地位就被作者写低了。


综合上述几点就不难理解,《西游记》中龙族地位很低,乌鸡国井中也有龙王一事了。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寻梦人xmr


这该怎么说呢?

皇簇的地位低吗?大汉朝的汉景帝生儿子刘胜,封为中山靖王,中山靖王的儿子生儿子,儿子再生儿子,越生子孙越多,越生爵位越低,生到刘备时不但没有了爵位,还得靠织席卖履为生,你不能说皇簇的地位低吧?就算刘备织席卖履,但皇家簇谱上仍有他的名字,汉献帝按皇家簇谱认了刘备这个皇叔。

龙簇也是一样,从盘古开天劈地就有了龙,龙生龙、龙再生龙,但江河海湖就那么多,而且早已龙满为患,还能往那儿封龙王?

所以能封到乌鸡国井中当个龙王已经很不错了,井虽然小了点儿,但毕竟也是个龙王。


jianchi


中国人自古就把龙当成最神圣的动物,黄帝乘龙升天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年,更不用说,历代帝王都自称“真龙天子”。但在《西游记》中,我们却发现,龙的地位却低的让人咋舌.

比如取经队伍里的三个动物,大师兄是猴子,二师兄是猪,而作为一个龙三太子,非但排在最后,而且沦为坐骑,连沙僧都有打小妖怪的任务,白龙马除了一次变成侍女勉强登场,挨了一脚后就落荒而逃,其他时间,除了吃草,就是驮着唐僧跑,丝毫没有体现一只龙该有的价值。

取经队伍以外,龙也是非常尴尬的存在,作为最高等级的龙,四海龙王可谓是管理的地盘够大了,但是也只是四个脓包,孙悟空第一次去龙宫的时候,东海龙王丝毫没有一海之主的威仪,要什么给什么,好像给人一种只要有来龙宫的本事,那就是爷的感觉。

海龙王没有威仪,河龙王更是憋屈,泾河龙王只不过是为了救自己的族类,工作中弄出一点小差错,多点雨少点雨的事情,又不是弄出水灾天旱,生灵涂炭了,好歹是个中层干部,就直接不留余地的给斩了,那个算命的,每天教唆别人打一条珍贵的金尾鲤,怎么天庭就不管呢?

除了这两个龙王,《西游记》还安排了一个井龙王,真是不知道,这个井龙王每次回家的时候,是不是站在井口边跳进去的,吴承恩既然把龙写的如此卑微,那一定会给出他的解释,究竟是为什么?

在《西游记》六十九回中,孙悟空给朱紫国王治病,要猪八戒准备三种药引子,其中一个是马尿,猪八戒跑到马圈,看到小白龙正睡觉呢,作为二师兄的八戒,抬起一脚就把小白龙踢醒了,这是明显对待畜生的方式呀?更不礼貌的是,猪八戒直接就把手伸到小白龙的肚子下面接尿,丝毫看不出任何师兄弟的情谊。

白龙马闹脾气不给尿后,猪八戒只好喊来孙悟空和沙僧,看到大师兄来了,一肚子委屈的白龙马气的跳起来告状——“那马跳将起来,口吐人言,厉声高叫道:“师兄,你岂不知……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

这一番话,看似是说小白龙厉害,其实暴露出了《西游记》中为什么龙的地位这么低的答案,原因就是成龙的条件太简单了! 在传统认知中,成为龙的条件是很苛刻的,比如必须要是鲤鱼,而且跃过龙门才能化成龙,而《西游记》中,原来龙的一泡尿就能让其他鱼类成为龙!

怪不得有“井龙王”呢?估计就是井里的小蛤蟆运气好,吃了龙尿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按照小白龙的说法,那《西游记》的世界里,龙肯定是要泛滥成灾的,所以,对比着其他诸如孔雀大鹏这样的奇珍异兽,龙的卑微,很合常理了。


索大发


东海里有龙王,泾河里有龙王,碧波潭里有龙王,乌鸡国的井里也有龙王,同属龙族,他们的身份差距很大:东海龙王家里珍宝盈库,被孙悟空欺负了可以直接去玉帝跟前告状;泾河龙王兴云布雨,犯错之后立马被送上剐龙台;碧波潭里的龙王,实为一方妖孽;乌鸡国井里的龙王,说难听点就是一条大泥鳅。

天庭里的神仙尚且分三六九等,何况是龙呢?龙之类的神物显然要比狼虫虎豹高贵一些,但它们终归是动物。东海龙王就像是天庭的临时工,没有编制,如果干得好,说不定能分点蟠桃吃吃,暂时免于阎王的拘管。地位卑微的龙,只有任其自生自灭了。

泾河龙王向唐太宗求救时说:“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凡人相信皇帝是真龙天子,那么龙是不是比人要高贵呢?当然不是,龙是文化图腾,到了宗教里反而变得不尴不尬,身上的光芒也几乎消失殆尽。

龙比其他动物更有灵性,按理说修仙更容易,可《西游记》里虎、猴、牛、羊、兔、鼠、蝎子、蜈蚣……都能修炼得十分厉害,龙族却甘心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不知道是因为清高,还是因为天庭堵死了龙族的晋升通道?不管怎么说,龙族挺不争气的,张牙舞爪还行,遇事就怂,受欺负也不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