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地球這片廣闊的世界,那個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地球之外還有更加浩瀚,不可思議的世界存在。直到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真正走到了地球之後才明白,過去我們的認知是多麼的無知。

站在地球之外,我們看到了浩瀚神秘的宇宙,看到了過去在我們眼裡無比廣闊的地球,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地球是渺小的存在。站在浩瀚宇宙的尺度上,地球渺小如一個生物的細胞,需要放大很多倍才能夠看到。

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進入我們世界的是廣闊的太陽系,這是地球所在的母星系,也是人類生存的家園。人類要探索瞭解宇宙,最先要探索瞭解的就是太陽系。並不是科學家不想探索太陽系之外的世界,原因就是人類的科技在宇宙面前太弱小了,我們還沒有走出太陽系去探索。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想要真正瞭解一顆星球和一個星系,必須要派出探測器實在勘測才行,以人類目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科技水平,我們的探測器能夠到達的區域也只限於太陽系範圍,而對於太陽系外的星空,我們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進行一些模糊的觀測。

科學家通過觀測星空,發現在銀河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至少有1000億個,我們的太陽系只是它們中的一員。看上去太陽系沒有什麼特殊的,只是誕生了地球這樣一顆文明星球,可是隨著科學家對太陽系探索的不斷深入,卻發現,太陽系有三處不同尋常之處,猜測可能是受到了神秘力量的操控,這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到底在太陽系發現了哪三處與眾不同?從而得出一個讓人們感到害怕的結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太陽系的三個與眾不同的地方,看完之後,你或許也會有同科學家一樣的想法。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一、行星的排列詭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是如何的?科學家對恆星系的形成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結論,那就是來源於宇宙塵埃團。

宇宙大爆炸之後,最早形成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元素,這些元素在經過不斷的演化形成了一個個塵埃團,也就是我們所稱的星雲團。每一個星雲團中都有數量不等的物體聚集,在引力的作用下,星雲團的物質塵埃不斷凝聚,最先在中央的位置形成了天體,這個天體就是恆星的胚胎。

星雲中心的天體誕生之後,星團中的塵埃物質會不斷向中心聚集,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塵埃分佈:離中心越近的地方,塵埃越密集,反之則越稀少。物質的多少直接決定著行星形成後的大小。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宇宙塵埃在匯聚的過程中,大部分質量的塵埃匯聚在中心區域,形成了恆星,緊貼著中心的這些塵埃,濃度也會比較高,就會形成比較大的行星,而距離中心區域越遠,塵埃就會越稀薄,所能形成的天體也就相對較小。這是正常的恆星系行星分佈的情況,當然萬物沒有絕對,靠近恆星的地方未必就沒有較小的行星。

只是正常情況之外,在靠近恆星的區域至少會有一個大質量的氣態巨行星存在,這一點科學家通過天文觀測發現的很多星系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證明,基本上發現的每一個恆星系中,氣態巨行星都離恆星比較近,不會跑到離恆星非常遠的地方。

可是這樣正常的行星分佈理論在太陽系失效了,太陽系的行星排列完全跟其它的星系不同,在太陽秒中,靠近太陽有四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在這個區域範圍內沒有一顆質量較大的氣態行星,而木星,土星等氣態巨行星反而跑到了離太陽較遠的地方。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要知道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木星,土星的位置是沒有足夠的塵埃形成巨大的氣態巨行星。所以科學家認為,木星,土星大概率也是在靠近太陽的位置形成的,可為什麼後來它們跑到那麼遠的位置?對此科學家解釋可能是後來被太陽的引力給排斥出去的。

只不過這個解釋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也有人認為,木星和土星可能是被某種神秘力量放到現在的位置,目的就是為了給地球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有利於地球生命的誕生。要知道,如果太陽系內星系軌道有木星,土星的存在,非常不利於地球生命的誕生,因為它們的引力比較大,有可能會不斷拉扯地球,使地球無法形成穩定的生態環境,無法形成生命的溫床。

只有內星系沒有大質量行星的存在,才能夠更有利於地球生命的誕生。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宜居帶內的行星,地球是生命星球,而火星卻非常荒涼的原因。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二、地球前方有三道屏障,地球能夠在太陽系成為生命星球,還能夠經歷數十億的進化演化,最終誕生人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知道簡單生命要進化演化為智慧生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

如此漫長的時間中,如果地球遭到巨大的破壞,有可能就會讓生命終結。可是地球雖然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但是卻沒有讓生命徹底滅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的外部環境非常安全,不會遭遇巨大小行星的撞擊。

如果有一個直徑達百公里以上的巨大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地球的生態有可能會徹底崩潰,生命徹底滅絕,再沒有繼續演化下去的希望,從此地球成為了一個無生命的荒涼星球。而地球之所以遭遇不到大型小行星的撞擊,那是因為在地球的前方有三道保護屏障。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第一道屏幕是巨大的木星,前面我們說了,木星正常情況之下是不應該在現在這個位置,可是現在它卻正好擋在了地球的地方,形成了第一道保護,從太陽系邊緣而來的小行星經過木星的時候,就會被其引力吸引拉扯無法撞擊到地球上。

第二道屏障是小行星帶,它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這個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至今還是一個謎,有科學家認為小行星帶可能是行星碎片,如果是這樣,說明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小行星帶這裡有一個行星,後來不知什麼原因粉碎成為了碎片,變成了現在的小行星帶。小行星帶可以有效攔截向內星系闖入的高速隕石,從而保護地球的安全。

第三屏障是柯伊伯帶,這是位於太陽系邊緣,環繞整個太陽系的天體帶,這裡由著無數的大大小小各種天體組成,組成了太陽系最強大的一道屏障,太陽系外的天體要進入太陽系,就需要經過這道屏障,可以有效攔截進入太陽系的各種天體,保護內星系的安全。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三、奇特的地月系統,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雖然月球不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但是它卻是太陽系最特別的衛星。它的特別之外就是相對於地球來說太大了,大到不可思議。

正常的行星跟衛星的體積比通常都在1:1000以下,而行星體積比達到1:100至1:1000之間的衛星在宇宙中都算是極為罕見的,可是月球和地球的體積比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49。這樣的比例,科學家目前還沒有在宇宙中發現第二個,有科學家稱,這可能也是宇宙的唯一。

天體之間的比例太大,就很難讓它們形成附屬關係,一個圍繞另一個穩定運行。一個天體想要成為行星的衛星,它的質量和體積必須要小,越小越有可能成為衛星。如果質量太大,行星的引力就無法穩定捕捉,最後的結果大概率會直接撞到行星上。

可是月球如此巨大的天體,卻神奇般地成為了地球的衛星,讓科學家感到震驚和不可思議。對於月球的起源,科學家主要有兩個觀點,一個是撞擊學家,也就是在地球形成早期的時候,一顆火星般大的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而出的碎片形成了月球。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另一個觀點則是捕捉說,月球是來自於太陽系外,進入太陽系後被地球的引力捕捉。不管是哪一種來歷,以地球的引力強度都很難讓月球成為衛星,即使勉強成為了衛星,可能也無法穩定運行很長時間。可事實上,月球已經在地球身邊穩定運行了40多億年。

地球將一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讓月球神奇般地穩定運行在地球身邊,所以有科學家曾經開玩笑地說,月球就像被誰用手直接放在地球身邊一樣。如果月球是被神秘力量安排在地球身邊的,那它有什麼用呢?其實月球對於地球生命的誕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月球,地球誕生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小。

通過以上三點,相信很多人也看出了太陽系的不同尋常之處,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以上的這三種巧合到底是自然形成的,還是背後有神秘力量的參與。如果是自然形成的,那隻能說明太陽系的運氣太好了,如果不是自然形成的,那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可就不平凡了。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有三處“異常”,懷疑背後有高級文明操控

當然,對於現在人類的科技來說,還沒有能力去揭開這些謎團,只有等我們成為星際文明,能夠走出太陽系去更多的星系探索,或許才能夠找尋到答案。尤其是去其它的生命星球所在的星系探索,看看那樣的星系跟太陽系有什麼不同,相信每一個能夠誕生生命,誕生文明的星系,必然有其不凡之外,它們之間會不會有某種共同之處?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