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為什麼發動石油戰?

工廠邦


看不過去說什麼沙特打擊俄羅斯之類的論調。

沙特顯然是站在美國一邊的,這沒任何問題,但是這次價格戰的目標可不是俄羅斯

因為是因為俄羅斯拒絕加大減產力度來維護石油價格,沙特才打價格戰來搶佔市場份額!就是由走價改走量了

石油合同有長期的有短期的,長期的合同保證基本收入,價格是有區間的。俄羅斯有長期合同鎖定收入,並不會因為價格戰就馬上投降。

OPEC和俄羅斯等國家石油減產的同時,美國的頁岩油公司不僅沒有減產,還擴大了自己的市場份額,這讓俄羅斯非常的不爽,所以不同意繼續減產。沙特看大家都不配合自己減產來維護價格(沙特的最優選擇是維護石油價格),就只好打起了價格戰來搶佔市場份額。

就是大家都賤賣,看看誰扛得住,誰扛不住誰就去死!沙特肯定扛得住,俄羅斯問題也不大。所以這個問題扔給誰了呢?扔給美國了,美國的頁岩油成本比起沙特等中東國家和俄羅斯來說是最高的

就是說,這次其實是低成本產油國對美國頁岩油增產搶佔市場的報復。目標是美國頁岩油公司。

既然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那麼怎麼結束也就顯然了,就是美國也加入到OPEC+會議桌或者美國不加入但是自己減產。價格戰就到頭了。


菜鳥李老師


很簡單,為了敘利亞的戰爭。


當前,俄羅斯在敘利亞遇到一個臨界點,那就是長期戰爭和持續投入,使得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武器和軍費消耗達到了容忍界限。近期的關鍵性事件,就是土耳其干涉敘利亞內戰。



俄羅斯並不是一個經濟強國,年度軍費開支只有430億美元,這已經相當於俄羅斯GDP的3%了。而且,由於俄羅斯經濟的連年不景氣,軍費開支在這幾年也是逐漸下滑。所以說,俄羅斯難以長久的給敘利亞戰場大規模輸血。


沙特阿拉伯,在敘利亞戰爭中明顯是支持叛軍的一方。以遜尼派為主的沙特,明顯和什葉派的敘利亞政府和伊朗都不對付,因此對遜尼派的敘利亞叛軍進行了長達九年的扶持,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武器。敘利亞戰爭打這麼久,打得這麼殘酷,沙特等國家的幕後支持是脫不了干係的。



截至到去年,敘利亞戰局開始全面有利於阿薩德政權,內戰出現了結束的希望。但這是某些國家不願意看到的。於是,在今年我們就看到了土耳其軍隊直接介入敘利亞內戰,而且和敘利亞政府軍打得不可開交。


但是,土耳其和俄羅斯兩國都不願意直接交手,以便宜了第三者,所以近日雙方實現停火協議。敘利亞戰局又開始向好的一面發展。



在這個節骨眼上,沙特開始打起了石油戰,主要目標就是俄羅斯。俄羅斯的國家財政一直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如果油價持續下跌,必然繼續重創俄羅斯經濟。俄羅斯沒有了錢,自然也無力支撐敘利亞政府。


屆時,敘利亞內戰很可能重新陷入一團亂局。


陶式防務評論


表面上看,沙特掀起的油價戰與新冠疫情的全球擴散密不可分:全球經濟對石油的短時需求暴降導致歐佩克、俄羅斯產油國的原油供應產能過剩、利潤受到重挫;而沙、俄的談判分歧過大導致沙特降低油價、增加產能逼迫俄羅斯屈服:俄羅斯盧布兌美元日內跌超8%,俄羅斯央行表示,俄羅斯會動用其1500億美元的財富基金來買入盧布,以支撐本國貨幣——盧布受到重挫!


可是,沙特發動的石油戰背後就是大棋了:2020年初,胡賽武裝在也門東部的尼赫姆、焦夫、馬里布省戰線上開展的“Bonyan Al-Marsous”行動取得全面勝利!沙特為首的聯軍傷亡巨大:將官級別的指揮官紛紛戰死、光是俘虜就有3000人之多!大批軍事物資被繳獲,戰事的失利導致沙特外匯儲備銳減、國家經濟發展倒退、沙特政府上層對介入也門戰事議論紛紛……





同時,狗大戶家裡的能源設施、機場、軍事基地遭到了胡賽武裝的‘’親切問候‘’——沙特人民也對也門戰事不滿:胡賽武裝越境襲擊沙特國內目標讓治安、投資環境惡化:巨量美元購買的美製軍火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沙特經濟也被戰爭影響而人民福利大減;


而美國政府的態度比較曖昧:它既派兵參加沙特國內防禦,又提出了鉅額軍購計劃,也施加了政治壓力要求沙特政府做出改革——這讓沙特國王非常不滿:他罷黜自己兄弟、提拔兒子作為王位繼承人已經讓沙特王室內部政治分裂;王儲的‘’反貪肅貪‘’、出兵也門已經讓沙特其他王室成員萌生異志——被迫把他們用‘’貪汙‘’罪名逮捕,壓逼他們認可王儲的意志!現在,美國又跑來勾三搭四的其他王室成員,父可忍子不可忍:沙特王儲需要一個契機來扭轉局面;

本來,普京大帝2019年出訪沙特的時候,大家聊的挺開心的:經貿合作、軍事合作都談的的挺好的。可是,新全球公共衛生事件讓兩國的‘’塑料友誼‘’破滅了:沙特想借減產提高原油價格,而俄羅斯石油公司表示將於4月起增加石油產量,沙特立馬發動了石油價格戰,宣佈立刻提升石油產量,並且向亞洲買家提供優惠價格,石油市場瞬間閃崩——就讓北極熊、鷹醬見識一下狗大戶的‘’油霸王權‘’——沙特要再次拿回石油的掌握力!




而對於美國而言,沙特原油的官價下調意味著全球其他原油現貨基準被迫下移,北美頁岩油產業將進入混亂:北美頁岩油產業不怕競爭!就怕價格無底線——俄羅斯和沙特歐佩克內部的無序惡性循環將會改變世界石油市場的遊戲規則;美國必須制止這種惡性行為的蔓延,它可能做出安撫沙特的政治措施——沙特也會得到更多的地緣利潤!

這場價格戰對於沙特國王和王儲而言,他們必須消滅其他政治勢力借產能不穩衝擊王位的企圖——美國中情局已經深度介入沙特王室繼承權之爭。所以,沙特宣佈油價暴跌的同時,全球股市暴跌、一片哀嚎之餘,它們趁機逮捕了中情局高層和沙特3名王室高級成員:包括國王薩勒曼的弟弟艾哈邁德親王、前王儲納耶夫及王室表親納瓦夫。逮捕行動被視為王儲穆罕默德新一輪的打壓:震懾美國人不要混水摸魚、警告國內不滿勢力!


熊style


當然是為了經濟利益。

沙特發動的所謂的石油戰,說白了就是價格戰。

習慣了6.18、雙11等電商價格戰的國內民眾應該很清楚,所謂的價格戰,本質上就是看誰更承受得起損失,爭取最後一個倒下。前面的都死了,最後一個還在堅持的就是贏家,然後贏者通吃,盤剝整個市場。

沙特想的就是這一茬。

(▲沙特開打石油戰,加上疫情影響,全球股市遭遇了黑色星期一)

沙特是在和俄羅斯談判失敗後宣佈開打價格戰的,它先是將輸給亞洲和歐洲客戶的原油每桶價格下調6-8美元,然後宣佈我要增產了,下個月就要提高到日產1000萬桶水平,甚至可能提高到日產1200萬桶的水平。

產量急劇提升,短期市場供過於求,價格自然下跌,這無疑是雙管齊下啊。

沙特本來和俄羅斯談什麼呢,談減產計劃。減產計劃本來都是已經說好了的,現在歐佩克(以沙特為代表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想在原來日減產170萬桶的減產計劃上進一步減產,額外日減產150萬桶,其中歐佩克減產100萬桶,非歐佩克國家減產50萬桶。俄羅斯感覺不划算,於是拒絕了。

俄羅斯為什麼覺得不划算我們就不說了,這是一個精算題,涉及到如何在產量和價格上平衡以達到利益最大化。反正,俄羅斯是鐵了心不減產,甚至還要增產了。

沙特覺得給你臉不要臉,本來在敘利亞、伊朗問題上,沙特就十分不滿俄羅斯的政策,現在連唯一可以談的石油議題也談崩了,那就手腳上見真章吧。

於是,波及全球經濟的石油戰爭一觸即發。

(▲沙特石油的王座——阿美石油總部)

那麼問題來了,歐佩克為什麼不和俄羅斯沆瀣一氣,乾脆合夥壟斷全球能源市場價格?大家一起增產,一起提價,雙贏結果,豈不美哉?

其實不是的。

首先,石油是特殊商品,屬於戰略物資,不是你想壟斷就能壟斷的,如果真有人這麼幹,不排除付不起錢的買家發動戰爭硬搶。

其次,一山不容二虎,沙特和俄羅斯本來就是能源市場上的競爭者,二者都在竭力向國際市場證明自己的競爭力,並搶佔市場份額。

再次,現在世界的能源格局已經改變,除了歐佩克和俄羅斯,又多了一個大玩家——美國。得益於頁岩油革命的成功,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產油國,隨著開採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美國的競爭力只會越來越強,這個時候歐佩克和俄羅斯如果合夥提高油價的話,只會讓美國漁翁得利。

(▲得益於頁岩油開採技術的進步,美國一躍成為石油輸出市場的大玩家)

所以,沙特和俄羅斯的這場“戰爭”是不得不打的,問題是,誰能笑到最後?

正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那樣,價格戰的本質就是比損失承受能力,通俗點,就是看誰更能抗揍。

其實綜合各方面能力,二者半斤八兩。首先,兩個國家的經濟都是嚴重的能源依賴型經濟,石油出口收入減少的話,會重創整個經濟生態。其次,兩個國家都在打一場代理人戰爭,消耗巨大。俄羅斯幫敘利亞政府打土耳其和美國的支持者;沙特直接上陣打伊朗在也門的代理人胡塞武裝。而且兩個國家都已經深陷其中,一時半會出不來。

但是俄羅斯畢竟是大國,加上人家本來就是從解體後的艱難日子一步步走過來的,所以抗擊打能力會稍微強一點,但是另一方面,俄羅斯正在遭受西方制裁,而沙特卻是西方的盟友,在外力加持下,沙特可選的退路更多。

最讓人擔憂的是,最後戰敗的一方會否甘願戰敗,西甘情願將市場份額拱手讓出?還是說最終會演變成一場真正的熱戰?石油戰爭,也許真的不僅僅只是石油啊。

(▲石油戰爭,只要任何一方添一把火,就成為真正的熱戰了)


人間戲


隨著疫情在世界的擴展,人類普遍減少了外出活動的行為,相比汽油滯銷是一大原因。

然而,歸根到底還是(OPEC)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的談判破裂。這其中主要是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的石油日產量的較量。


之前,沙特與俄羅斯原協定在原產油的170萬桶/日的基礎上,6日,雙方談判進一步減產的協議上,意見分歧,談判破裂。可是,由於近期俄羅斯為了穩定石油收入的平衡,產量已從原計劃的1200萬桶/日,增加到1700萬桶/日。而沙特阿拉伯還是維持在日產量800萬桶。

9日,迎來了“黑色星期一”,是沙特阿拉伯率先將石油價格下跌每桶5-8美元,大幅高於市場預期1-2美元,為20年之最。


這樣一來,國際能源市埸巨震給全球股市、債市、匯市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全球股市普遍下跌4-7%之間的跌幅。

這是沙特阿拉伯首跳石油價格戰的雙重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