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大量的未開墾的荒地,百姓為何餓死也不去開墾荒地?

鄧繼敏


古代歷史中,地主階級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地主才被取締了。在古代,很多農民都會為地主幹活,這些農民自己是沒有地的。但大家想想也明白,土地怎麼來的,不就是開墾荒地嗎?

那麼,這些農民為什麼不自己開墾荒地,而執意要為地主幹活呢?

一、土地是皇家的,不能隨意開墾

很重要的一點,農民沒有開墾荒地的權利。閱覽史書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一句話,某位臣子立功了,皇帝會封賞這位臣子多少的土地,還會註明要不要繳納賦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土地都是屬於國家的,或者說是屬於皇家的,屬於天子的。土地國有,普通人是沒有開墾荒地的權利的,這一點就讓很多百姓打了退堂鼓,不敢開墾荒地了。

還有另一點,就是賦稅,賦稅是當時國家收入的重要組成成分。年代越久遠,賦稅就越重要,大臣皇帝都不會去勞作,大臣的俸祿,皇帝的吃喝用度,這些哪裡來,只有賦稅了。所以很多擁有土地的人都需要繳納賦稅,除了一些皇帝賞賜且特意註明不需要繳納賦稅的土地。繳納賦稅讓更多的農民不敢去開墾荒地,而且私自開墾荒地可能還會被官方懲罰。

二、開墾荒地不僅代價高,而且不一定屬於自己

雖然種地要繳納賦稅,但是農民還是希望有一塊自己的土地,這就像愛車的人想要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一樣,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心裡也就踏實了。但是,開墾荒地不僅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開墾出來的荒地還不一定屬於自己。

其實賦稅和開墾荒地的代價都不一定能夠嚇退一個農民對土地的渴望,真正讓一個農民不敢開墾荒地的原因是,開墾出來的荒地不一定屬於自己。古代很多朝代都有類似的規定,農民開墾出來的荒地仍要經過國家的分配。就這一點,讓農民打消開墾荒地的念頭。

開墾荒地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當時的工具不發達,除了鐵鍬鋤頭還是鐵鍬鋤頭,根本沒有有效的開荒工具。三口之家,開一塊荒地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播種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因為開墾荒地,可能就會錯過時間,一但錯過,就會荒廢一年時間。當時的農民一年給地主家幹活只能混個溫飽,如果因為開墾荒地而荒廢一年時間,等待他們的只有餓死一條路。所以這巨大的代價也是農民不敢開墾荒地的重要原因。

除了這些之外,開墾荒地還需要注意很多細節,比如距離。當時離居住地近的,好的土地基本都有主了,荒地往往離居住地很遠。不要小看這段距離,以當時的交通,或者直接說是步行速度吧,要去開墾荒地,可能路上就要耗費半天的時間。

耗費時間還是其次,關鍵是離居住地越遠,危險程度也就越高。荒地往往指的是人煙稀少或者說是深山老林等地帶,這些地方往往都有很多兇禽猛獸,隨時可能面臨危險。除了這些危險外,也面臨著強盜賊寇的威脅。所以說,開墾一塊荒地,所要付出的代價是相當大的。

三、有地不一定有好收成

收成是農民最為關心的事情,假設一個農民開墾出來了一塊荒地,這塊荒地也被官府分配給了他,他克服了種種困難,在這塊土地上播種了。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出現了,這塊地會不會有好收成。一塊地的收成和很多因素有關,天氣好不好,有沒有足夠的雨水,雨水有沒有過多,會不會遇到蝗災,會不會遇到旱災。

可能一個小小的災難,就導致一塊地的收成不好。收成不好,就要面臨無法繳稅的危險,給地主家幹活,遇到天災,地主還有能力繳納,而到一個農民家裡,每年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哪有多餘的糧食繳納賦稅呢?

綜上所述,一個農民開墾荒地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結合各方面的因素,開墾荒地還沒有給地主家幹活來得輕鬆。當然,這是古代,所有的理論都建立在工具不發達,交通不便,賦稅高昂的基礎之上。給地主家幹活好歹還能混個溫飽,雖然不可能有多少富裕的糧食,但好歹不會餓著。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不想要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可是開墾荒地的風險太大了,普通農民根本沒有承擔這個風險的能力。


元哥說歷史


良田沃野誰不想耕種,開墾荒地歸自已所有,誰不想為?“中國古代有大量的未開墾的荒地,百姓為何餓死也不去開墾荒地。”這個前提是不符合史實的,應全面地看待這個歷史問題,為什麼這樣說?

一、歷史上在改朝換代後,任何朝代的開國之初都會出臺一些休養生息的政策,以此來安定民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以鞏固政權。

歷史上每個朝代的更迭都會帶來長久的戰亂,造成因戰爭而帶來的大量流民。流民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被認為是最不穩定的因素,因此,朝廷必須要安置好這些流民才能治理天下,重新建立社會秩序。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都是農業國家,絕大多數的人民都是以農業為職業, 安置流民的主要措施就是鼓勵開荒,墾荒既可以將流民鎖在土地上,也可以使得百姓衣食飽暖。

為了鼓勵人民從事農業生產,主要是農桑業,朝廷往往會出臺一些獎勵措施給予撫持。如給開荒者提供土地、種子、農具、大型畜力,同時還減免賦稅。如唐朝的輝煌燦爛文化就是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之上,富裕的農業帶動了手工業的發達和商業的興盛。唐初實行的均田制,使農民生活充裕,加上政治清明,農村的經濟也就殷富。又如宋朝開國之初,是承五代戰亂之後,特別重視“勸農”以“盡地力”。農村專門設立了“農師”一職,教導農民耕稼的方法,並監督農民的勤惰,如有“飲愽怠於農務者”,可告之於州縣治罪。南宋高宗即位之初,農民逃亡的很多,朝庭採取了“詔有司招誘農民”、給予賑貸或免稅的優厚條件等措施,發展農業生產。

二、封建王朝每個朝代都在走一條老路,每個王朝到了中後期都會出現天災人禍,而人禍更甚,甚加肆無忌憚,即使良田沃野,也要被百姓拋荒,如此循環反覆。

封建王朝每到了中後期就出現朝政的敗壞,農民要受苛捐雜稅盤剝和貪官汙吏欺壓。中唐時代的柳宗元,當時雖被貶湖南永州,好歹也還是一個地方官員,他在《捕蛇者說》一文中說:“苛政猛於虎也”。百姓靠種地已無法養活自己,很多人不種地還好,種了地還要還揹負沉重的債務,家破人亡。如明朝末年,農民除了我交原來定的賦稅外,還要交“三響”,即遼餉、剿餉、練餉。據史料載,清初攝政王多爾袞在認為導致明朝敗亡原因:“前朝弊政,厲民最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復加剿餉,再為各邊抽練,而復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遠者二十餘年,近者十餘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由於每個朝代到了中後期的各種弊政和腐化,各種盤剝之手都是從普通農民的田裡打主意,普通農民無奈之下只得選擇逃避賦稅一條路,要麼將賴以為生的土地撂荒逃亡成為流民,要麼賣給有免賦稅資格的官史和士紳,淪為他們的佃戶。

三、古代百姓餓死也不去開墾荒地,還有種植技術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視。

只要是稍懂農業技術的人都知道,土地不是開墾出來,撒下種子,就能收穫糧食,對種植糧食的土壤也要一個培養過程。

古代農民種植的主要是“五穀”。“五穀”在歷史上兩種不同說法:一是稻、黍、稷、麥、菽;二是麻、黍、稷、麥、菽。這兩者說法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這兩種說法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變化,古代史書記載的農耕文明主要是黃河流域,對南方的水稻還不瞭解,水稻主產地為南方,由於這個原因“五穀”中最初無稻。就像後來“五穀”之中始終沒有更能充飢的玉米和紅薯一樣,因為玉米、紅薯和土豆是外來的品種。

古代主要的糧食就是麥和稻。種植水稻水田的泥土有一種專門的名稱,叫水稻土。水稻土人為水耕熟化耕作土壤,它以種植水稻為主,也可種植小麥、棉花、油菜等旱作。這種人為水耕熟化土壤要經很長時間,在人工調節下就能使水稻的產生穩定。新開荒的水田,在現代農業技術的情況下,也要三五年時間才能達到中等產量。在古代農業技術水平低下的情況下,新開荒的水田種水稻產量極低,甚至可能頭幾年絕收。種植小麥要求沒有水稻這麼高,但古時在新開荒的土地種小麥產量也極低。

其它“五穀”之中,除了菽,也就是豆類作物,對土壤要求不太高外,如黍、稷在新開荒的地上種植產量也很低,且黍、稷不利於消化,一般只作飼料,古代糧食不足的情況下也作主食。現在黍、稷作糧食作物基本被淘汰了。

試想一想,古代封建王朝的政財主要依靠的就是從農民田裡收取賦稅,只要種了地,就得按畝收稅,而新開墾的土地又是廣種薄收,不但得不到收成,反而要倒貼賦稅。既然如此,普通百姓誰還去願意去開荒,不開荒還能多活幾年,開荒餓死得更快了。

真正開荒種糧來飽肚子,到了明朝後期至清朝有所改變。也就是玉米和紅薯由美洲傳到中國後才出現。因為玉米與紅薯的種植對土壤要求不高,生土也可能種。然而,山林土地各有主,普通老百姓也不是隨隨便便開荒種地的,因此,這段時期,手裡沒有土地的農民又到哪裡去開荒?

小時候,我在家鄉就常聽寨子裡的老人說,古時候很多漢族地區失去了土地的流民,跑到我們苗區來“種荒”,或者“燒荒”。他們在深山老林裡砍倒一片山,用火燒了後,在地裡種玉米和紅薯,並在山衝裡開田種水稻。因當時苗區為大山區,地廣人稀,即使山林主,也管不了那麼寬,其實這些人是躲起來開荒。這些從外地來種荒的人也就成了無人管的自由自在的人,他們不用給官府交賦稅,也不用服傜伇,後來他們就在這裡落了家,與苗區人融合在一起,現在也是認可自己是苗族人。這些人給苗區帶來了玉米和紅薯的種植技術,為苗區人民的糧食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

總之,古代有大量的未開墾的荒地,百姓餓死也不去開墾荒地,不是百姓懶惰,是因多種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說是被逼的。作為古代農民,種田是他們的職業,是他們的生存方式,如果不是被逼無奈,他們又怎麼不想種田過安逸的日子呢?


關山聽風


這主要得益於我國古代先進的戶籍制度,先秦時期,各諸侯國就知道,百姓越多,就越能為王室創造財富,男性23歲,就要服兵役,服徭役,交田租,以及各種雜稅。

到了漢代,農民的狀況,稍微得到改善,因土地是自己的,而且漢朝田賦低,大約只要納一半的稅,稱作“十五稅一”。但農民靠天吃飯,就怕碰上災荒年,或是自己要出去服兵役,時間起碼要一年,家裡活全讓女人來做,自然糧食得減產。

那為啥百姓不逃走,畢竟古代荒地多的是。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山林湖澤,理論上都是王室的保留地,經常有衛兵把手重要關口。

即便你真的逃到深山野林,你就得一輩子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日夜提防山裡毒蛇猛獸,時常擔心會不會被政府官兵抓去繼續服徭役。這些還是心理層面的,物質層面,你得變成多面手,自己得建房子、如何製造工具,鍋碗瓢盆都得自己做。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你時常心懷愧疚,因為你的擅自出逃,會連累到你家人,甚至你整個家族,漢代是十里一亭,亭長之下還有村長、族長,他們一同組成漢代的基層管理。一旦地方長官,發現人口出逃,這些基礎官員吃不了兜著走!


總而言之,出逃是件非比尋常的事,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人絕對不會走這一步!


本草百曉生


現在人認為那時的土地可以隨便佔有就錯了,中國從周朝建立分封制開始,每一快土地都是個人和政府的,要開墾是必須提出申請並且繳納一定的賦稅才可以開墾荒地的,有一些非常邊遠的土地一個是交通不便,作業工具也非常落後,根本無法開墾,一直到隋朝才對個人開放開墾土地但是開墾出來的土地也是部分歸個人,大部分歸國家,中國歷史上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個人無法開墾荒地,開墾土地需要很多人協作才能完成,沒有集體組織開墾,根本無法開墾。


誰是我知心


你問得好聽!即使是荒地它也不是無主地!地主是留它長草養畜牲、長樹木打柴就是了!就算地主肯給你開荒墾殖你也沒什麼收穫的,既然是荒地那就是荒無人煙、野生動物橫行的了,你剛種下的種子都被野生動物給吃了!這出力不討好的事你幹嗎?


戀花蝶87


提問者一定是城裡的富二代,對農業知識是相當缺乏的,更甚者對中國歷史瞭解也是缺乏的。才會提出此類問題。


用戶490811889387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國土地包括耕地、草場、山丘、湖澤等等在法理上都是皇帝(國家)的,不存在無主荒地。一個普通農民怎麼敢去開墾皇帝的財產。除非皇帝同意,朝廷組織,地方官員落實,農民才可能去開墾荒地,比如北魏孝文帝的均田令。


老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豈是能夠隨隨便便就能夠開墾的?

第一,如果是在鄉間鄰里開墾,那就首先得買地,而且還要上繳高額的賦稅。既然窮得叮噹響,連砍刀、鋤頭都沒有錢買,哪來錢買地?

第二,如果是在荒郊野外開墾,一是沒有生產資料;二是即便種出來也還不夠野獸吃;三是還能不能安定下來自己就可能被野獸弄死了。不信現在自己可以到森林裡、保護區邊緣種種試試。


WILLSON39


幾句話說清楚:古代人少,已開墾土地足夠耕種,餓死人是因週期性的連年大旱或大澇。


弧菱渠立交橋


首先就是中國人的鄉土情節太重,都不願意離家遠走,另外就是古代出行是要有路引的,沒有路引被發現了就被抓去當兵了,最後,很多朝代都是有官方性質的移民的,把內地的農民遷移到邊疆去開墾荒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