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近兩年前看到一篇書評,介紹一本小而薄的書《第一次世界大戰》,作者是Jon Cooksey。這本書介紹了袖珍式柯達(簡稱VPK),這是柯達在1912年推出、可以放在大衣口袋中、使用卷裝127膠片(65x40mm)的小而簡單的相機。書很薄,只有96頁。下面是這本書: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袖珍式柯達(簡稱VPK)在一次大戰(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之前上市,於是交戰雙方士兵和護士都有機會把相機放在口袋裡頭上戰場,當然就拍了不少戰場上的照片。

戰場攝影在第一次大戰並不新奇,更早就有過1846年美墨之戰、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10月到1856年2月)、甚至於美國內戰都留下不少照片,但那些日子的攝影師都得扛著又大又重的攝影器材。到了第一次大戰,因為VPK的尺寸是12×6×2.5cm,裝了膠片後直接放到大口袋中就可以拍8張照片,而且膠片又是卷軸式,於是口袋中還可以多帶幾卷膠片,只是沖印是個問題,因為前線不太可能有暗房。

當時的攝影師保留了相當多數量的一次大戰戰場的照片,然而過了100年後、其間又有二次大戰,剩餘下來的一次大戰照片就不很多了,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介紹VPK和不少一次大戰時在前線用VPK拍攝的照片。本書第6和7頁是理查德·凡·埃姆登寫的前言,書的內容從第8頁開始,到29頁介紹VPK各型和使用方式;從30頁到91頁是照片和說明,這些照片雙方(協約國、同盟國)都有,很多都是前線拍攝的照片。

因為版權關係無法翻拍許多書裡頭的照片,下面是少數幾張。這一張是1915年夏天在比利時伊珀爾地方由亨利科爾弗中尉拍攝,對面是德軍陣地,畫面中間偏左的白色木十字是陣亡官兵的墳地。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這張照片是1915年4月13日在英國約克市火車月臺上拍攝,這是要上法國前線了。照片中右邊的是亨利科爾弗中尉(上一張照片的拍攝者),左邊著軍服者是艾爾弗雷德卡爾中尉,拍攝者不詳。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其次是一張在西方前線戰壕中的比利時士兵,拍攝者不詳: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最後一張是位一次大戰名人,艾爾西·克諾克,她是照片中左邊的女士、手中拿的正是一臺VPK,右邊的是比利時軍官喬治·吉爾森少校,拍攝者是另一位一次大戰名人梅里切斯霍爾姆,拍攝地點是比利時的一個小鎮、時間是1914年末。

相機簡介

柯達在早期至少生產過三種基本型式的VPK。下面照片中最左邊的就是最早期的VPK,中間的和最早期版相同、但加上可以在膠片上加註的手寫筆功能,這兩型的鏡頭是個非常簡單的新月形透鏡;照片中最右邊一型使用Rapid Rectilinear鏡頭、這是比較好的鏡頭不過本文討論的是最早期使用新月形透鏡的那一型。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三臺相機的反面,順序和上面照片的相同。最左邊的是第一型,背面很簡潔,那個長方形的窗是用來看膠片上號碼的。中間和右邊兩臺靠上方是一個可以掀起來的長方形蓋子,蓋子上方一短一長的孔是用來放一支尖筆用的(下面再談),這是稍後的手寫筆版。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照片中間是書,右邊是有手寫筆的VPK、左邊是用Rapid Rectilinear鏡頭的版本: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VPK最早一型的正面。中間是鏡頭、鏡頭右上方是取景器。在兩側中間各有一個折向下、差不多是個半圓型的“耳朵”: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抓著小耳朵向外拉把鏡頭拉出來、得把鏡頭拉到不能動為止才會進入定位;用完後把鏡頭往回推就行了。鏡頭面板左下角後面有一根銀色支撐腳,把它往下轉90度就可以讓相機在平面上站得好好的。另外,面板右上方後面是取景器,拍攝時通過這個取景器取景。然而這個取景器中看到的被攝體是上下正確、左右倒過來的,而且經過百多年恐怕髒到不能用了,何況還可能發黴。這不影響本文,因為我們只用鏡頭而不用取景器。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鏡頭面板的背面。取景器右邊有根黑色的短杆(左圖),使用人把短杆往上撥就把取景器往左邊轉90度(右圖)。鏡頭面板後右有一個有紋路的突出,這是快門鈕,我們也不會用它。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相機的一側有一個刻了OPEN和LOCK的開關,這是用來裝膠片用的,撥到LOCK鎖住蓋子讓膠片不會掉出來、撥到OPEN則可以取下蓋子(見下面照片)。照片中左邊是上片旋鈕。

下面第一張照片是把蓋子取下後的樣子,相機內左邊還有空卷軸;第二張是把卷軸拿出來後的樣子。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這就是VPK的一般功能,鏡頭的功能在下一節討論。

下面是手寫筆版,很明顯地標示了柯達字樣,手寫筆的意義是可以讓使用人在膠片上加一列註解。這張照片下方空著的小圓筒原本是用來裝一支金屬筆用的,手上這臺相機的金屬筆早就不知去向。掀起蓋子後是一道長條(下面第二張照片),使用人可以用金屬筆寫字做註記,照片中很明顯地看到裝筆的孔。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另一臺有手寫筆功能的相機(不是VPK),上方就有一支黑色的金屬筆,第二張照片是把筆抽出來後放在寫字區域上: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這張照片(也是取自同一本書)是由理查德.霍金斯在英軍前線拍攝,照片下方正是用手寫筆功能加上的註記,右邊是日期25.1.16(1916年1月25日)、左邊是地點F..c...t,這是由德軍佔領叫做Fricourt的村落。(德語稱“弗賴堡”。瑞士西部城市,弗裡堡州首府。在阿勒河支流薩林河畔。)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相機鏡頭

下面是VPK第一版的前方: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這個鏡頭(如上所述)使用一個新月型簡單透鏡,它有光圈和快門兩項功能。下面是光圈部分: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在VPK時代,光圈的標示並不是F1.4、F5.6、F8等等。上面照片中有4個光圈設定(1、2、3和4),定在1時是近距離拍攝人像、定在2時是一般的景物、定在3時是拍攝較遠距離景物、定在4時是多雲海邊;這些設定值越大、光圈開孔就越小,1和4分別是最大和最小光圈。選擇光圈的方式是把銀色的小三角形撥到這四個光圈設定之一。下面是四個光圈對應的光圈開孔;要注意的是,新月形透鏡是在光圈葉片後方: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在鏡頭頂端的快門設定,它有25(1/25S)、50(1/50S)、B和T,設定的方式是把銀色三角形撥到需要的快門速度,照片中是定在T。使用B快門是按下快門鈕後打開快門、放開快門鈕關閉快門;使用T快門時,按下快門鈕打開快門,再按一次快門鈕關閉快門。本文只使用T快門,由相機的測光機制決定快門速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把鏡頭裝上索尼相機

接下來我們看看如何把VPK鏡頭裝到索尼A72上頭拍攝。在研究如何把VPK的鏡頭取下來時發現有相當的困難,因為沒有辨法從相機後方把鏡頭取下來、而且伸縮皮腔似乎是用某種方式硬裝到鏡頭面板上的。首先我得做的是把鏡頭從面板上取下來,發現很簡單,把下面第一張照片中兩個黃圈標示的螺絲取下來就行了;於是鏡頭就從面板上掉下來,從第二張照片看來,連光圈和快門控制也一起隨鏡頭從面板上脫落(第二張照片)。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然而因為無法從機背看到鏡頭的裝著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研究之後決定把鏡頭從伸縮皮腔剪下來。這似乎是毀掉一件古物、很可惜的,但是這一型相機實在很多而且也不貴,把鏡頭剪下來拍攝應該更能讓此地讀者瞭解百年前的相機和鏡頭的科技,所以最後還是忍痛把鏡頭剪了下來。下面照片就是把鏡頭剪下來後的樣子,很顯然地這個鏡頭是很解分解的: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請注意到鏡頭後方是高出面板少許的,而且也沒有任何可以裝著的機制。想了一會兒,倒是有了個主意:我剪了一些條薄的塑膠條(照片左邊),打算粘在面板上、塾高到可以和鏡頭平面齊平(見下面第一張照片)。為了保證鏡頭四周都一樣齊平或高一些,所以四邊都粘了塑膠條(下面第二張照片):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有了這個超越鏡頭的平臺之後,就可以再粘一個接環產生螺紋。我發現一個27-37mm轉接環正好可以套在鏡頭上(下面照片),於是另一端就有了一個37mm的內螺紋。為什麼是27-37轉接環?首先,鏡頭的外徑約24mm,而27-37mm轉接環的外徑比27mm略小而內徑正好比鏡頭外徑大一些,套在鏡頭上產生的空隙不多。至於37mm基本上是方便而已,不過也是有一點考量的;因為轉接環得粘在塑膠條上,所以接著面越大、粘住的面積就越大,鏡頭就越不容易鬆動從而掉下來。從下面照片看來,37mm就足夠寬了。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有了37mm內螺紋後就得想如何裝上相機了。我們得注意到一點,原VPK上沒有對焦機制,鏡頭到膠片的距離大致上比泛焦距離近一些,為了要能夠在今天的數碼機身上對焦,我們得要找一個對焦機制。柯達 No. 3 Brownie Model B的鏡頭(1917) 這篇文章中提過,現成的對焦機制不外乎伸縮皮腔或有對焦機制的對焦筒兩者,本文打算用後者。常見的對焦筒不外乎尼康版或M42版,我選用M42版。市面上有前方有42x1mm螺紋、後方是索尼 E接環的對焦筒,所以我們得想個辦法把上面弄出來的37mm內螺紋轉成M42(42x1mm)的外螺紋才能裝到M42的對焦筒中。

手續其實不難,請看下面照片。因為M42對焦筒有42x1mm的內螺紋,得把它轉換成常見的內螺紋才容易使用,我選的是一個42-52mm轉接環。要注意的是,42-52mm轉接環中,42那一端得要是42x1mm而不是42x0.75mm;52mm那一端一定是52x0.75mm內螺紋。把這個42-52mm轉接環裝到M42對焦筒上,就有了一個標準的52mm內螺紋。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再看鏡頭端。它已經有了一個37mm內螺紋,加上一個37-52mm轉接環,就也有了一個52mm的內螺紋,這樣鏡頭端和對焦筒都有一個52mm的內螺紋。要連接這兩個52mm內螺紋,我們需要一個52-52mm的近攝接圈,這種近攝接圈兩端都是外螺紋,所以52-52mm近攝接圈就是兩邊都有52mm的外螺紋,於是就可以用來把兩個有52mm內螺紋的部分接起來了,這就是上面照片的樣子。

最後把42mm端裝入M42對焦筒中就有了可以對焦的機制: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把整個組合裝上索尼A72的樣子。在這個組合下,使用人在鏡頭上選四個光圈之一、把快門速度定到T再按下快門杆(照片中鏡頭左上角的銀色小杆),這樣快門葉片打開,快門速度由相機決定(使用A光圈先決模式)。如果拍攝時取景器或屏幕全黑,就表示可能無意中碰到了快門杆把快門關了;沒問題,再按下快門杆就可以打開快門。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拍攝經驗

VPK的鏡頭是為127膠片設計,涵蓋面積是65mm x 40mm,但我拍攝用的相機是索尼A72,感光芯片尺寸為36mm x 24mm,所以127膠片面積是索尼A72感光芯片面積的三倍、從而索尼A72只看到原鏡頭中間1/3的部分。這意味著索尼A72看到的是原鏡頭品質較好的區域,而品質較差的邊緣區域都排除在外。縱使如此,這個簡單的鏡頭在近代數碼機身上的表現是不如新鏡頭的;但要注意的是,這是個一百多年前的簡單、為平價機身設計的鏡頭。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以下的照片都是在黃昏散步時拍攝,因為這個鏡頭炫光十分嚴重,所以照片都幾乎是順光拍攝、而且都降低了曝光避免炫光的泛白洗掉照片太多細節。另外,拍攝時都沒有記錄光圈,但可以確定的是沒有用最小光圈拍攝,大多數都是用1(近物)或2(稍有距離)。下面,每一景都有三張照片,第一張是沒修過的、第二張是用Photoshop的自動色階調整亮度和對比(因為鏡頭的對比不高)、第三張是從第二張用降低飽和度轉成的黑白照片。VPK現世的年代並沒有彩色膠片、所以只能拍黑白,當時印相時有高對比相紙可用,所以此地調整過對比並且轉成黑白的照片大致上就是用高對比相紙印出來的相片。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走近些拍橋,大約是200多米拍的。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近中間部位和畫面右邊的原照片裁剪。顏色有點濁而不絕(鏡頭本來就不是為彩色攝影設計的),分辨率並不十分高(欄杆細節有點吃力);右方的裁剪(其實距對焦部位並不遠)有點鬆散,而且出現紫邊。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散步快到橋邊時發現立了一個看板,但卻是中空的,四周走走發現中空部位正好可以把橋框起來,這就是下面的照片。這張照片是稍許裁過,去掉邊緣部分、使整個框佔滿畫面。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這張是停在碼頭邊上的船。畫面一貫是對比低、顏色有點濁而不純。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其次我們看看中間對焦部位(下面第一張照片)和右邊船首部位的裁剪。以分辨率而言,中間部位還相當不錯,但在右邊就鬆散了,而且還有隱約的紫邊。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其次我們看看中央對焦部位(下面第一張照片)和右緣船首部位的裁切。以解像力而言,中間部位還相當不錯,但在右邊就鬆散了,而且還有隱約的紫邊。

下面是原圖中對焦部位和畫面右邊的裁剪,和其它照片一樣,中間部位的分辨率相當不錯,然而靠邊緣區域就鬆散很多。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這組是夕陽下的街景,經過調整亮度後效果好了很多: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原圖中對焦部位和畫面裁切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停在碼頭邊稍大的客船,拍攝時忘了調整曝光補償、使得照片曝光不足;但調整過亮度之後效果卻很好。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是近中間的對焦部位和畫面頂端的裁剪,中間部位依然不錯、而邊緣部位比較鬆散。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炫光、鬼影、和紫邊

二十世紀初的鏡頭不可能有抗反射膜,這個鏡頭也不例外。下面第一張照片中太陽在左上部分,炫光是很明顯的。縱使是強光源不在畫面中,也會有少許炫光。第三張照片更糟,太陽在畫面右上角之外,這一次炫光(或者是加上鬼影)更加嚴重,所以本文的照片幾乎都在避免畫面周圍附近有強光源。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紫邊和綠邊前面看過了,下面是上面第二張照片的左上角裁剪,它很明顯地有很強的紫邊和少許綠邊(見裁剪左邊)。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下面這一張是湖面的落日反光,對焦部位是在畫面的底部。小張照片看起來沒多大問題,第二張照片是左下角的裁剪,問題就明顯了。每一個水面的反光都有少許紫邊,而且高亮度區域都有暈開來的尾巴,這表示鏡頭可能有彗形像差等問題。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欣賞經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達)實拍效果測試

綜上所述

前面介紹了袖珍式柯達的最早一型(1912年推出)小相機,它使用一個十分簡單的新月形透鏡,但不知道它是否是一個兩片透鏡粘起來的消色差(achromat)透鏡。這個鏡頭是為127膠片(65x40mm)設計的,而135膠片的片幅是36x24mm,所以135膠片的面積只有127膠片的三分之一。

換句話說,在拍攝本文的照片時,索尼A72的感光芯片只選取了橫向55%、縱向60%的中間部位,因而畫面邊緣品質較差的區域就被切掉了,當然索尼A72拍到的結果是VPK畫面中品質較好的區域。

結果如何呢?

從上面的照片看來,似乎並不十分理想,但又似乎比上次介紹過的柯達 No. 3 Brownie Model B的鏡頭(1917)好。一般而言,這個VPK新月形透鏡的分辨率並不十分高,紫邊和綠邊在高對比區域邊緣很容易出現,索尼A72拍到影像中的邊緣品質已經降低、表示鏡頭在原來127膠片中只有中間約25%的區域有好品質。此外,這個鏡頭很容易產生炫光,縱使是畫面中沒有強光源也如此,前面已經看過不少例子。

炫光問題可以部分解決。這個鏡頭很難像柯達 No. 3 Brownie Model B的鏡頭(1917) 一樣戴一個遮光罩,然而因為鏡頭很小,用手圈成一圈放在鏡頭前方通常可以降低炫光出現的機會(除非強光源在畫面內),此地的照片都是這樣拍的。

把很老的鏡頭拆下來拍攝當然不會也不應該期望有很好的結果,只是想了解100多年前的平價鏡頭會有什麼效果而已。那個時候拍的黑白膠片通常是不會放大的,而是直接印(而不放)相、印出和膠片一般大的照片,所以鏡頭的分辨率不必很高,就好像是今天把數碼相機拍到的6000x4000的影像印成5x3照片一樣,一縮圖什麼缺點就幾乎都消失了。

總之,近幾個月來拆了一些個二次大戰後的摺疊式相機的鏡頭,它們的影像品質當然比較好,在拍攝足夠多的照片後會在此地和大家分享,也會繼續分享旅途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