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黃河古渡

遠在漢唐時期,由西安進入河西走廊通往西域,靖遠是必經之地,這條路就是所說的絲綢之路北線。從長安出發,經過陝西彬縣、長武,進入甘肅涇川、平涼,再經寧夏固原轉向北進,過境靖遠,抵達靖遠北部的哈思堡,經過休整,從哈思堡西行五公里到達黃河岸邊,渡河後通往河西走廊。自此開始,靖遠境內的黃河上,先後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渡口,其中著名的有虎豹口、鸇陰口、索橋渡、北卜古渡等處。

北卜古渡 或稱北城灘古渡,如今已改名金坪渡,在靖遠縣北部雙龍鄉境內,距離縣城190公里。這座渡口的形成年代久遠,是古絲綢之路上最早最為繁忙的渡口,從漢代開始就是一座重要的黃河渡口,為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到了唐代,這裡依然是過河的首選渡口,據傳曾在此處建有浮橋,以便商旅使團來往過渡。《方輿紀要》中記載有“自蘭州而東過北卜渡至鳴沙河,過應理州(今寧夏中衛)”的文字,北卜渡即謂這一古老的渡口。

鸇陰口 即紅山峽上口,原屬靖遠縣,在今平川區境內,距離鸇陰古城遺址10公里。三國時期,涼州盧水胡起兵反叛,魏文帝曹丕任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率兵討伐,盧水胡叛軍曾在鸇陰口黃河西岸等待迎擊,足見其重要地位。西夏曾在此建造索橋,修築迭烈遜堡並駐兵防守。明初,於此置迭烈遜巡檢司,戍防蒙古人的南下入侵。

索橋渡 位於哈思山北麓的石門鄉小口村,是絲綢之路著名的黃河古渡之一,這裡河床稍寬,水流較為緩慢,兩岸為石山,容易修築碼頭。據史料記載,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用當地一種野生植物的根編織成為繩索,將24艘木船連接成為一座浮在水面上的橋,索橋的稱謂由此而得。這種繩子柔性極好,堅韌耐磨,而且在水中長期浸泡,不會腐朽。在渡口以南5公里處,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哈思堡,在當時是一個專供過往商旅歇腳修整的地方,有許多商鋪和旅館。

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重修被河水沖毀的往日索橋,在兩岸石山之間架設索道,仍用24只大木船連接而成浮橋,以通往來。並於渡口臨黃河東山之上修築堡寨,名為鐵鎖關,駐兵防守,以確保渡口的安全暢通。直到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南大道西(安)蘭(州)公路開通之前,索橋渡一直是絲綢之路北線進入河西走廊的必經渡口。

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8年),這裡商旅過往的繁忙景象,依然興盛不衰。可是由於哈思堡到索橋渡口之間十數里的路段,是在紅砂石上鑿開修築的石頭道路,因年久失修,崎嶇不平,路面狹窄,行走很是不便。有一位名叫胡正寬的人,是寓居在這裡的大商戶,以開旅館和店鋪為業,年逾古稀,曾率領家人和夥計不辭勞累,劈山鑿石,整修拓寬哈思堡至索橋渡口這段石質山路。

由於人力不足,他苦口婆心說服過往的商戶,募捐銀兩。先後有山陝兩省的一百八十多家商戶慷慨捐贈,涉及兩省的四州七府共三十縣的商家,得銀三百四十多兩,終於將此路整修拓寬,沒有靠官府的任何支持,做成了一件便利民眾的好事。為了紀念胡正寬募捐銀兩修路的功德,人們選用兩塊相同的石碑,刻上相同的文字,分別豎立在哈思堡和索橋渡口。如今,這兩塊記載修路歷史的《山陝碑》依然屹立在破石殘瓦之中。後來,索橋逐漸被棄用,但索橋渡為貫通絲路所起的作用,被永載史冊。

虎豹口 又名河包口,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渡口,也是明清以來靖遠四大官渡之一,為蘭(州)靖(遠)交通要渡,用木船數只終年供渡,晝夜繁忙。清代光緒年間靖遠知縣儲英翰勒石立碑,親撰《河包口官渡記》,記述渡口歷史淵源,以及過渡車輛、人畜等價目。1936年10月24日至30日,紅四方面軍21800餘人,在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等率領下,突破國民黨重兵防守,在此成功強渡黃河,虎豹口古渡為世人所注目。2002年,甘肅省文物局和靖遠縣政府劃撥專款,地方人士捐資,建成虎豹口紅軍強渡黃河紀念碑,雕塑家孫紀元創作的紅西路軍渡河塑像巍然屹立黃河南岸,虎豹口已成為人們憑弔和遊覽的勝地。


靖遠縣平堡鎮文化中心主任劉文清摘自杜樹澤主編《靖遠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