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的葬法簡直毀三觀!皇帝變肉乾,百姓拋樹上三年後火葬

帝羓,是遼太宗耶律德光身後的綽號。遼太宗崩時,正值初夏,為把太宗的遺體運回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根據契丹的習慣,遼國人用一種在漢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方式,處理了太宗的遺體。“契丹人剖其屍,摘去腸胃,澆以鹽,載運而去,漢人呼為‘帝羓’。”(《舊五代史・契丹傳》)羓,即肉乾。其實就是把太宗遺體做成乾屍木乃伊。

契丹人的葬法簡直毀三觀!皇帝變肉乾,百姓拋樹上三年後火葬

網絡圖片

中原漢人多實行土葬與火葬,屍體不能毀壞,對這種把遺體處理成乾屍的做法比較新奇,故給過世的遼太宗送了“帝羓”的綽號。後來,在文人筆下,“帝羓”就成為乾屍的代名詞。清人袁枚在《梁武帝疑陵詩》中,就借用這一典故大發感慨:“古來萬事風輪走,除去虛空無不朽。……是梁是陳語正譁,東風一陣吹煙花。黃圖我欲披黃覽,白骨人誰認帝羓。”

契丹人的葬法簡直毀三觀!皇帝變肉乾,百姓拋樹上三年後火葬

網絡圖片

契丹這種處理屍體的方式,被在不斷出土的遼墓古屍所證實。不少古屍均以金銀為面具,用銅絲絡其手足,有的全身還穿著銅絲編織的衣服。做成乾屍是遼代貴族處理屍體的方式。

契丹人的葬法簡直毀三觀!皇帝變肉乾,百姓拋樹上三年後火葬

遼人畫作 網絡圖片

一般遼國百姓沒有這樣的條件,據葉隆禮的《遼志》記載,普通人採取了先樹葬後火葬的二次葬方式:

契丹國在庫莫奚東,唐所謂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統制,好為寇盜。父母死而悲哭者,以為不旺,但以其屍置於山樹上,經三年後,方取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時,面陽食;我若射獵時,使我多得豕鹿。”其無禮頑囂,於諸夷最甚。其風俗與奚、靺鞨頗同。

契丹人的葬法簡直毀三觀!皇帝變肉乾,百姓拋樹上三年後火葬

遼宋局勢 網絡圖片

《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也說:

契丹比它夷狄尤頑傲,父母死以不哭為勇,載其屍深山,置大木上,後三歲往取其骨焚之。酹而咒曰:“夏時向陽食,冬時向陰食,使我射獵,豬鹿多得。”

契丹人的葬法簡直毀三觀!皇帝變肉乾,百姓拋樹上三年後火葬

遼國人 網絡圖片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契丹人眼裡是最正常不過的喪葬方式,漢人卻因少見多怪,在“帝羓”這個綽號上露了怯。

內容整編自:李大鳴《皇帝的綽號: 帝羓》,《紫禁城》2011年8月刊 。感謝《紫禁城》及作者提供資料,如有疑問請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