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孫氏宗祠訴說孫中山先祖往事

400年孫氏宗祠訴說孫中山先祖往事

  中山市孫氏後人給祠堂送的牌匾

  大家都知道,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故居在廣東中山市。但不知中山的孫氏一脈,卻來自東莞長安。長安上沙社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這裡已經是高樓林立、人流如梭。坐落在社區內的孫氏宗祠,四百多年來,見證著家國興衰及時代變遷。而孫中山,正是其祖先常德公第18代孫。

400年孫氏宗祠訴說孫中山先祖往事

  兩旁的側殿內,全部展示著與孫中山先生相關的一些物件

  鬧中取靜 訴說中山先生往事

  探訪

  從長安鎮區去到上沙社區,遠遠就能看到一座大型的牌坊矗立在村口,這是原來的古牌坊翻修而來。牌坊上端赫然寫著“上沙”二字,中間掛著孫中山遺像,兩側是一副對聯“中所景仰外所景從革命首倡共和肇建,山無不容河無不潤故鄉追念浩氣長存”,嵌入孫中山的名字,橫額是“孫中山先生先代故鄉”。孫氏宗親點擊加入全球孫氏群

  之所以是先代而非中山先生本人,這裡面還有一些講究。據瞭解,孫氏祖先常德公,在元朝末期(約公元一三五零年)受到朱元璋等民族革命思想的影響,因而與東莞的何真交往很好,所以也就由南雄珠璣巷遷來上沙村定居,到了第五世房禮讚公搬遷至香山,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市。據中山翠亨孫中山故居“孫氏家譜”所載,始祖、二世、三、四世祖,都在東莞上沙鄉居住,五世禮讚公才從上沙遷走,先輩的族譜仍以上沙作為故鄉。當地孫家後輩介紹,在長安上沙,孫家從一個外來小姓發展成為當地的一個大姓,從寥寥幾戶發展成為聚集有3000多人的大家族,繁衍至今已有26代,依孫家祖籍追溯,孫中山應為孫氏第18代。

  走過牌坊徑直往南走,再轉幾個路口,一棟鑊耳封火山牆的明式建築映入眼簾,這便是孫氏宗祠。祠堂內別有洞天。除了祖宗牌位、各種匾額、名人題字外,還有農耕時代的耕犁、風車、簸箕等農具。“這些都是前人留下來的,是要讓後人記住,我們從哪裡來,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負責看守祠堂的孫卓輝老人告訴記者,除了村內的族人,還經常有外人到祠堂參觀。

  記者還留意到,兩旁的側殿內,全部展示著與孫中山先生相關的一些物件,包括個人相片、民國時期的報紙、票據、信件、函件等等。孫卓輝說,這些物件都是孫氏族人捐獻的,其中最多的是長安收藏家協會會長孫偉超。

  除了祠堂,上沙社區內還建有中山公園,一尊孫中山先生銅像矗立眼前。銅像名叫《奔走革命》,據悉,是由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中山先生孫女孫穗芳出資捐贈。荔枝樹掩映的山麓間,有一座明代古墓,據說是孫中山先代三世祖墳。

400年孫氏宗祠訴說孫中山先祖往事

  坐落在長安上沙社區內的孫氏宗祠,四百多年來,見證著家國興衰及時代變遷

  四次重修 已成愛國教育基地

  上沙社區相關負責人孫沛軍告訴記者,宗祠始建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於同治三年(1864年)、1942年、1962年、1987年四次重修。如今,孫氏宗祠是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孫氏宗親點擊加入全球孫氏群


  不過,關於“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多年來存在兩種說法:“紫金說”和“東莞說”。“紫金說”由廣東學者羅香林在1942年重慶出版《國父家世源流考》提出,並得到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和國民黨一些元老及蔣中正的認可;與之相左的另一派史學研究者認為,中山先祖故居地則是上沙。“東莞說”被成長於海外的中山先生的胞兄孫眉的嫡孫孫滿、孫乾等親屬後代認同。

400年孫氏宗祠訴說孫中山先祖往事

  “1935年11月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總理年譜長編稿上卷》就有記載上沙為總理孫中山先代故鄉。1937年胡去非編的《總理事略》,在關於孫中山的家世述略中記載東莞上沙為孫中山先代故鄉。孫中山兒子孫科為書題寫書名和序。”長安收藏家協會會長孫偉超告訴媒體,除了大量史料記載,翠享孫中山家族在祖籍問題一直承認中山孫氏始祖來自東莞上沙,其中編成於清末,原由孫中山家庭保存的翠亨《孫氏家譜》明確記錄了這一史實。翠享孫中山家族後人孫滿、孫乾、孫穗芳等也相繼到訪上沙尋根問祖。

  此外,上沙還保存不少關於先代故鄉的歷史資料,民國元年(1912)5月11日,廣東孫族在廣州召開懇親大會,歡迎前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東莞上沙鄉孫族父老三四十人應邀參加,與會者在茶會後與孫中山合影留念。會後,上沙父老收到“廣東孫族歡迎中山先生懇親大會攝影紀念”照片和《孫族懇親會歡迎中山記》紀念傳單。兩件紀念品現由與會者孫同發之子孫衍佳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