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別保險代理人的專業程度

保險,是對未來風險的一種投資,它不像別的商品,看得見,摸得著。買了它,一輩子可能都用不上;但用上了,就是要命的大事。

所以,它具有一定的複雜性,需要非常專業。

很多人埋怨說,看人家歐美國家,很多代理人陪著客戶一輩子,甚至子孫的保險都會找同一個人買。而我們的保險代理人,自己剛上崗還稀裡糊塗的就出來賣保險,沒幹幾天又辭職。太不專業。

這種一輩子的顧問,其實咱們也有,只是人數少了些,富人家庭遇到的概率會更高。

而且,富人對保費也不敏感,更加註重服務品質。

咱們大部分普通人家,就不能那麼大手大腳了,對每年家庭支出的保費得精打細算,確保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那對保險代理人的專業程度,也是有很高要求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一下,如何識別你身邊的保險代理人是否專業和靠譜。

一個最簡單的標準就是至少從業三年以上。

因為代理人從業第一年基本全靠親戚朋友支持,再往後就得靠自己,能幹滿三年還沒離開,說明自身的專業程度基本有保證。

當然,也不是從業年數少就絕對不專業。只是能做三年以上的,靠譜機率更大。

向你銷售保險時,說過下面幾句話,或有以下幾點特徵的,那是絕對不靠譜的,建議無論是誰,直接更換。

一、我這個保險什麼都保

買一份保險,就能全面保障。是我們作為保險消費者的訴求,但實際中,這個是不可能的,如果一款產品具備了以下功能:

1、所有門診、住院費用100%都報銷;

2、不幸死亡了賠付;

3、不幸傷殘了賠付;

4、不幸患大病之後還可以額外賠付一筆錢

那價格肯定是非常貴的,原因很簡單,保險不是慈善,它是一個商品,如果門診、住院等發生概率很高的情況都能100%報銷的話,那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所要收取的費用肯定很貴,因為不光要包含賠付給你的費用,還有保險公司自身運營費用,當然還有保險公司的利潤。

現實的情況:

1、門診、住院費用報銷的時候,會區分社保內用藥、社保外用藥,會有免賠額、報銷比例、報銷額度限制、報銷醫院限制,甚至現在含門診的普通保險都已經很少見了。

2、含各類情況死亡的保險,基本只含有全殘責任,傷殘責任只有意外險才有。

3、不幸患大病可以額外賠付一筆錢,這個是重疾險的責任,但是不是“確診即賠”?還真不一定。除了惡性腫瘤以外,基本上每種大病都在條款中有程度上以及治療方式的要求。你不懂不要緊,除了醫學專業人員誰也不太懂。但肯定不是我們理解的只要是大病就可以賠付了。

專業的代理人會告訴我們:這個並不能轉移所有的疾病以及意外為家庭帶來的經濟風險,而是解決大部分核心的風險問題。

二、未了解具體情況直接推薦產品

“不用想,XXX產品是最好的,買它肯定錯不了”

我們說保險是一個商品,任何商品的出現都是解決問題的,保險商品也一樣,不同類型的商品解決不同的問題,而每個家庭情況雖然大體類似,但是依然有差異。

就算是家庭當前收入類似,但是收入構成不同、支出情況不同,對自己家庭收入的預期,對風險的偏好,對看病時候的訴求,這些因素不同都會影響到保險中的保額、繳費年限、險種選擇的差異。

未了解被保人,被保人家庭情況、健康情況等直接推薦產品絕對不是個好的選擇。

三、優先推薦萬能型、理財型產品

前些年,國民保險教育的缺失和國家監管的力度不夠,保險業出現了“輕保障、重理財”的現象,很多保險產品跑到銀行去賣。對於保險代理人來說,賣萬能型、理財型保險產品容易且金額高,佣金也豐厚,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如今,國家已注意到這個問題,銀保監會正式提出:“保險姓‘保’, 迴歸本源”的理念。我一直給大家反覆宣傳:先保障,後理財。說句極端的話,一般家庭不建議買這些萬能型及理財型產品。收益不高,所佔保費卻不少,很容易讓一般家庭因保費支出過高而降低保障保額,降低或者失去保險的抗風險能力。

這些理財險,等先把保障做足,有閒錢又沒有別的理財渠道再考慮吧。

四、購買前不給你查看產品條款

因保險產品是合同契約類的產品,其中對於保障責任以及免責條款都有清晰的闡述,只要耐心去看,那一定是滴水不漏的描述,對保什麼,不保什麼都非常明確,只是閱讀體驗不好而已。

如果,僅僅通過電話或口頭溝通,而不看文字條款及介紹的話,我任何時候都不建議決定購買,因為你沒有辦法證明保險代理人說的是不是真的?

保險合同一簽都是十幾、幾十年,在多年以後理賠時,代理人(還在的話)完全可能說“你記錯了吧,我不是那麼說的”、“我沒說過啊”等等。你完全無法證明。

理賠的唯一依據就是合同條款,誰說過什麼都不算數。

五、某癌症B公司不賠,只有A公司能賠

這肯定是保險代理人對你的誤導。

實際的情況是:我們普通人根本不用關心重疾險的疾病種類和種數。

怎樣判別保險代理人的專業程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所有重疾險中,最高發的25種基礎重疾(佔比理賠率的95%左右),國家已經做了統一的規範。所有保險公司的所有重疾產品都包含。基本上所有重疾產品對這25種疾病要求都是一致的。

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輕症病種,國家沒有規範。不用過多要求數量,只要高發的那幾種都涵蓋就基本ok了。不要出現花好多錢買重疾險,卻高發輕症不保的像X安福那樣的情況就好。

怎樣判別保險代理人的專業程度


而且有些重疾險是不涵蓋輕症的,如果不涵蓋輕症,就會出現原位癌不賠的情況,

具體請看帶大家解讀最複雜又最關心的重疾險

六、健康告知不用管,健康問卷上都勾無

購買重疾險、醫療險產品的時候,我們都會涉及到健康問卷,如果我們知道自身有些小毛病,健康問卷不符合。而你的代理人說不用管,都勾無就行。那也是不負責任的。

怎樣判別保險代理人的專業程度


保險公司一直奉行“寬進嚴出”的投保政策。投保時不會調查,而在理賠時才會調查。如果不如實告知,保險公司是完全有理由拒賠的。

那為什麼不在投保的時候調查,原因很簡單,調查是存在成本,如果對每個被保人都調查的話,保費就會提高啊。

關於健康告知的重要性和正確告知,我前文已寫過,具體請看賣保險的不會告訴你 健康告知有多重要,應該怎麼樣正確健康告知

就算最後因為健康原因沒有承保,其實也沒有問題,自己強制儲蓄一筆健康基金也是解決方案。這一定比你不如實告知,擔心將來拒賠的解決方案來的有效。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千萬別僥倖將來調查不出來,今後的調查成本只有越來越低,調查範圍越來越廣。

七、我們公司是世界500強,其他都是小公司,買了隨時可能倒閉跑路,理賠都是萬分刁難,能賠都不賠。

這些臺詞大都是X壽、X安等老牌保險公司的經典臺詞,在9102年的今天,還在沿用和欺瞞不懂行的普通民眾。

再次強調:

保險公司沒有小公司,最少都是十幾億、幾十億的金融巨頭。

我國保險監管制度世界領先,保險保障基金確保不會出現公司經營不善,無法賠付的現象

想拿到保險牌照非常難,萬一哪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要破產,那會有一大堆有錢人打破頭皮去接盤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都在排隊中

以前也詳細寫過:名字聽都沒聽過的保險公司,你敢買嗎?不多說了。

還有兩個賣保險的小套路給大家分享:

1、炒停售噱頭。

我們經常會看到朋友圈裡有這樣的廣告

給你造成好產品得靠搶,不搶你就損失100億的印象,好讓你緊張,趕緊買。

可在保險行業,停售大多是假,炒作才是真。

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原來的產品,換了個名稱,改了點內容又出現了。

對此,保監會官方公眾號“保監微課堂”專門發文打臉過《停售的產品還要不要搶》。

其實,確實看好的產品,停不停售都不用緊張糾結。買就買了,沒買到也沒問題,以後還會出現。

原來重疾多次賠付的標杆“守衛者1號”(百年人壽)由於賠付壓力停售了。沒過多久,保障更好,價格相近的“備哆分1號”(復星聯合)不又出現了。

所以,不用糾結,都是套路。

2、返傭讓利

有的保險代理人,為了能快速達成銷售,會承諾返還一部分佣金、或者送禮物。

別以為自己佔了便宜,

這種行為是由於對自己專業的不自信,怕給不了你優質的服務,只有許諾給你一部分利益,讓你幫其完成業績。很大可能會導致我們買了不合適的產品。

保險是幾十年繳費的產品,為了一點優惠,如果買了不適合的保險,後面幾十年的保費還得交,退保又將是一大筆損失。

而且,這是違法的,如果被發現。代理人被吊銷從業資格,而你的保單成了孤兒單,後續服務、理賠都麻煩。

得不償失啊!

總結

我們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花費時間去熟悉瞭解,也可以通過保險代理人諮詢購買,但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所購買的保險要

可以有效應對對家庭財務有重大影響的風險;

不能保費過高,對現有家庭生活造成影響;

保障相同下,價格相近選擇老公司;價格相差太多不要糾結新公司,都沒問題。

如果是親戚介紹的,儘管產品不太好,但為了人情、面子,無論如何都得在親戚那裡買。

只要自己想清楚,自求多福,有總比沒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