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農村過年蒸裝碗,怎麼烹製才好吃?


關中地區農村過年,家家戶家都要“裝蒸碗”,這是春節時必備的農家菜餚,不管誰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吃蒸碗。我們【鄉村關中】外景攝製組小分隊依然邀請了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給我們介紹“關中蒸碗”。“蒸碗子”將專用小碗洗乾淨,晾乾,碗內塗抹菜油,以防粘碗,碗底放二、三顆陝北大紅棗,意味紅紅火火。今天,我們跟隨寇蓬勃的介紹,循蹤關中“年俗盛宴”。

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關中地區農村過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都要“蒸碗子”,製作工藝和食材大同小異。一般都選用五花肉、江米、優質紅薯、蜂蜜、紅糖、白糖、冰糖等作為製作食材。圖為我們看到農家師傅正熬製江米,這樣的江米在鍋內要熬製成粘稠狀為最佳。

農家師傅反覆在鍋內翻攪,在熬製江米的過程,同時把蜂蜜、紅糖、白糖、冰糖等食材混合在鍋內,用中火熬製成粘稠狀,待這些工序一切準備停當,按比例再將其倒入熬製好的江米鍋內,再在鍋內混合攪拌,必須均勻,讓食材間充分吸收,才能達到良好的口感。


“蒸米碗”的食材熬製成功啦,馬上就要裝碗了!我們【鄉村關中】外景攝製組小分隊迫不急待地抓緊時間,搶著拍攝每一個瞬間的每一個鏡頭。這時,蜂蜜與紅糖、冰糖都已融化,達到了最佳狀態,糖汁泛出濃郁的甜香,整個庭院飄來陣陣糯米和糖類的香味,片刻就在小院內飛散,而又直撲人的每一個感官。

我們看到,農家師傅將粘稠的江米裝入淺口小碗中,熬製得好粘稠啊!據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這些食材裝入碗中,再上蒸鍋;出蒸鍋後,放置晾涼,食用的時放入蒸鍋內“溜熱”就好啦!他說,關中地區吃蒸碗的最大好處就是簡單,到時吃幾個“碗子”,就“溜”熱幾個,這樣用來招待親朋好友,顯得大氣、方便,也是關中民間最傳統的菜餚。

我們【鄉村關中】外景攝製組小分隊成員被飛來的陣陣江米的香味所陶醉,紅糖溶解於色澤絢麗、筋粘綿甜的米碗內。據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在關中農村,“農家蒸碗”一般都有四大樣,蒸燒肉、蒸蜂蜜肉、蒸米碗子、蒸條子肉等,這些“碗子”葷素皆有,香味濃郁,老少皆宜,非常可口,是農村人必備的春節菜餚之一。


近年來,關中地區的農家人都喜歡吃“紅薯碗子”,今天,我們拍攝圖片就是蒸紅薯碗子。這時,人們把選購的長條紅薯,清洗乾淨,切成四方小塊,準備烹製啦!我們【鄉村關中】外景攝製組小分隊因為搶抓拍攝蒸米碗子,而錯過了拍攝清洗紅薯過程中的每一個鏡頭,覺得十分可惜。

圖為農村老人正在切紅薯,因為紅薯整塊較硬,放在案板上切時,一定要小心,防止菜刀滾刀,不慎切到手指上。據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關中地區過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都有“七大碟八大碗”之說;其中,陝西人有著非常深厚的蒸碗情結,關中蒸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逢年過節、宴請賓客,陝西人的飯桌上必備蒸碗的“硬菜”,彰顯陝西人厚道的稟性。

據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裝好的蒸碗放入蒸鍋內,蒸制大紅3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這就成為家家戶戶年飯必備的“硬菜”。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漫長的農村生活發展過程中,“關中蒸碗”已成為弘揚陝菜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極具鮮明關中地方特色的“宴會主角”。


或許,對於每一個地道的陝西人來說,過年蒸碗不單單是一道道美食菜餚,或許更多的是生活的儀式,是年的存在,是幸福生活的所盼!在關中農家人的眼裡,過年,或許有了“蒸碗”,才有年的味道……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的介紹,對我們瞭解關中蒸碗和過年風俗,具有深深的啟示……

紅薯太硬了,農家人拿起菜刀,生硬地砍著,我們聽到廚房裡傳來了一陣又一陣“咚咚”砍紅薯的響聲。據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 做蒸碗對關中人來說,本身就是豐盛的美食,承載著一家人的團聚,期盼家人平安吉祥,在這個時候,“關中裝碗”把農家人的內心情愫,化做一道道精美的菜餚,在數代同堂面前,讓大家享受甜甜蜜蜜的美好生活。

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口頻繁流動,“關中裝碗”逐步成為各大酒樓、飯店的招牌傳統名菜,以更好地滿足了遠走他鄉的遊子,對故鄉的思戀和美味的追求;或許,吃到“關中蒸碗”,每一個人內心的思念和滿滿的鄉愁也就在時間的洪流中一點點地被吹散而去,但這樣的味道,是關中人心中無限的思念和永遠的回味……


不管我們怎麼理解,不管我們怎麼留戀,“關中蒸碗”是農村人過年團圓的顯著標志,這些蒸碗作為民間傳統美食,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逾越的舌尖挑戰……

切好的紅薯小塊放中盆中待用,拌上精製麵粉,與熬製好的蜂蜜、紅糖、白糖等均勻混合,與之前裝好的米碗放入蒸箅上,這時把所有的蒸碗放入蒸籠,一層層蒸籠,高高壘起,孩子們的期望在爐膛裡紅紅的碳火中,在“突突”冒出的蒸汽中。這時,誰都眼饞了那一鍋的美味和鑽入鼻孔的香味……

我們看到,農家人廚房的案板上,擺滿了裝入大紅棗的蒸碗。此時,農家人正在切制紅薯,每個方塊均勻,大小基本一致。然後在盆內均勻的攪拌上面粉,再根據工序製作。據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近年來,關中地區農家人都喜歡蒸紅薯碗子,因為其香味濃郁,糯而清香,酥而爽口,甜綿酥軟,紅白相間,深受人們的食用。


把裝好的“米碗子”、“紅薯碗子”、“蜂蜜肉碗子”、“燒肉碗子”等上蒸鍋蒸八分熟即可,這樣放置起來晾涼。據關中民俗百事通、職業農民寇蓬勃介紹,待大年初一閤家團聚、親朋好友上門做客時,農家人就蒸碗拿出來蒸熟,就削好的筷子從碗子的邊沿劃過,使碗子與碗沿分離,反過來扣在菜盤內,關中人稱為“翻碗子”,這樣碗底的紅棗就呈現在菜盤上面,這時在頂端均勻撒些白糖,用筷子夾起,吃起來糯糯的,非常香甜。

碗子蒸好了,放置起來,用保鮮膜覆蓋,濃濃的年味這時在農家各戶都拼命散發,關中農民就自己的聰明才智,製作出綿延百年的美食享受,是人們新年滿滿的喜慶甜蜜祝福……大大小小的碗子擺滿了廚房,一陣陣的煙火氣,使關中農村的年味更加濃厚……我們【鄉村關中】外景攝製組小分隊,謝謝閱讀,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我們持續奉獻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