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什麼神?為什麼會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

正前商貿


“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卻是沒有被封神,也就是沒有神位,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成為管神的人,因為他的來頭不小,手上還有把神兵利器,那就是打神鞭。



姜子牙絕對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在他70歲前還是啥都沒有,年輕時幹過屠宰生意,開過酒店賣過酒,做些小本買賣,日子過的不咋地,姜子牙是個文韜武略的全才,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子一事無成,在72歲那年跑到渭水之濱,搞了一出“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戲碼,每天拿著直鉤釣魚,這種怪人怪事自然吸引了別人目光,最後在八十歲時把周文王吸引來了。

一番交談後,周文王姬昌高興壞了,說道:“我的先君太公說有聖人來周,周因此而興旺,看來說的就是你啦。”(太公望之久矣),就這樣姜子牙“太公望”這個名號傳了出來,後來大家都叫姜子牙為“姜太公”了,隨後周文王請姜子牙上車,自己跟車步行,以示尊敬,就這樣走了八百多步,周文王吃不消了,姜子牙讓他上車一起坐,然後跟他說你走了八百多步,可保周朝八百多年,周文王一聽還要下車走,姜子牙說這是天意,這才作罷。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山上已經修行了幾十年,攻讀兵書四十載,精通六韜三略,不過一心想要成仙的姜子牙卻是沒有仙緣,所以元始天尊找來姜子牙說這一段話:“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勞,下山封神,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修仙無緣,封神也是無緣,因為他要幫師傅元始天尊代為封神,看看《封神演義》中所有被封神的人,都是由清福神柏鑑打著招魂幡領到封神臺,再由姜子牙封神,所以說鬼神鬼神,這些被封神的都是死後才被封神的,也就是說姜子牙要封神就必須身死,元始天尊是不會讓姜子牙死的,要是姜子牙死了誰來幫他代為封神?


在《封神演義》中有一出就是姜子牙差點身死,後來被元始天尊救活的戲,聞仲請了十天君擺下十絕陣,其中姚天君擺了個落魂陣,在落魂陣內設一香案,臺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寫著“姜尚”二字,草人頭上點三盞燈,足下點七盞燈,姚天君在陣中施法,過了20天,姜子牙三魂七魄去了二魂六魄,只剩下一魂一魄。

這一魂一魄飄飄蕩蕩居然跑到封神臺那去了,清福神知道天意,這不是姜子牙現在該來的地方,就將姜子牙的一魂一魄輕輕推出封神臺,然後這魂魄飛到了崑崙山,可見姜子牙心裡是想封神的,這一魂一魄到了崑崙山,元始天尊很輕易就把姜子牙救活了,讓他繼續主持封神大戰。


姜子牙無緣仙道,也無緣封神,不過他手中有元始天尊賜給他的寶貝,就是打神鞭,這打神鞭打不得仙,也打不得人,就是可以打神,這封神任務完成後,元始天尊念在姜子牙封神有功,讓姜子牙把打神鞭留著,這個意思很明顯了,這神是你封的,你就負責管理吧,這神仙也有犯戒的時候,你就幫忙監督管理一下,特許姜子牙可雲遊眾神部,每到一處,那些神們都要恭恭敬敬的把位子讓出來,所以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說法。

姜子牙成了管理天下所有神的人,成了驅邪扶正的民間偶像,這是緣於歷史上姜子牙本身就是個神奇的人物,他是兵家宗師,被稱為兵家鼻祖,象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從姜太公的《六韜》中得到學習並吸收精華,在歷史上大放異彩,姜子牙不僅軍事厲害,治國也是能手,把自己所封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發展壯大,還輔佐周室幾代,開疆拓土,建立了成康之治,是中國歷史上全智全能的人物,雖然他在《封神演義》中沒有封神,在民間卻是武神、智神,是“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歷史紅塵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沒有神位的。申公豹在領取最後一個神位時,還不忘嘲笑一下姜子牙只能在人間做一方諸侯,最終難免黃土一抔。

在演義中,姜子牙只是這場封神大戲的執行者,背後的導演者就是道教三清。姜子牙也算是圓滿的完成了封神任務,將365位正神全部送上天庭。關於封神完成後姜子牙的去向,有說是繼續輔佐周武王,還有說他拿著打神鞭監督眾神。

那麼姜子牙為何沒有神位?又為何會有“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說法?

姜子牙在崑崙山元始天尊處修道,修道之人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得道昇天,姜子牙也不例外。而師傅元始天尊早就看出姜子牙與仙班無緣,繼續修行也難成正果。至於原因可能就是天資愚鈍,慧根太淺之類的了,演義中並未具體說明。

於是,元始天尊對已修行了四十年的姜子牙說明了實情,說姜子牙既然與仙班無緣,那就只能在人間有所作為了。便讓姜子牙輔佐周室推翻商朝,在功成之後替他完成封神任務。姜子牙雖不情願,但也師命難違,自己只能認命了。

七十二歲的姜子牙下山幫助周武王推翻殷商,建立周朝,同時也替師傅元始天尊完成了封神任務。姜子牙封神完畢後,向師傅奉還打神鞭,元始天尊念其封神有功,故而沒有收回,並特許他可巡視眾神部,監督每位正神。

姜子牙拿著打神鞭每去一處,該處的正神暫時讓位,就是“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說法來歷之一,也有人說是“太公在此,諸神迴避”之說。所以說,姜子牙沒有封神,這是元始天尊定下的。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

姜子牙之所以沒有被封神,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眾所周知,玉皇大帝沒有得道前的名字叫做張友仁,也就是張百忍。姜子牙本是要把最後一個玉皇大帝的神位留給自己,但有個名叫張友仁的猜出了姜子牙的心思,於是就藏到封神臺下。

所有的神位都封完了,唯獨剩下玉皇大帝神位沒有封,於是有神仙就問,為什麼還沒有封玉皇大帝?姜子牙帶著喜悅的神色不慌不忙的說:“不用急,自然是有人來座。”這時,藏在臺下的張友仁一下跳到神位上,說道:“謝謝丞相,友仁在此。”張友仁升入天庭,姜子牙就這樣丟掉了神位。

六神無主的姜子牙氣的啞口無言,一下子竄到封神臺的房樑上詛咒張友仁。所以在民間的房梁之上也會有“太公在此,祝神退位”這麼幾個字,意思是此處或者這家有姜太公守護,其它鬼神一律就不要過來了。

姜子牙替元始天尊完成封神任務,自己卻沒有進入封神榜,沒有什麼神位,這就是所謂的定數。但這並不意味著姜子牙沒有法力與權利,他照樣能手持打神鞭,雲遊於眾正神之間,負責監督的職責。姜子牙是沒有名份的眾神管理者。

姜子牙辛辛苦苦完成封神大業,到頭來卻沒有神位,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不妨評論一下


教團的狂魔


封神榜上,姜子牙一口氣封了365個神。

暴虐無道的紂王封了神,一肚子壞水的申公豹封了神,就連拋棄他的老婆馬氏也封了神,可是,姜子牙自己卻沒有封神。


這是為何呢?關於此事,有個有趣的小故事。

其實,365座大神的神位中,最有含金量、最有權勢、最尊貴的是玉皇大帝神位。

姜子牙打著自己如意算盤,他準備先把不好的神位先封出去,剩下玉皇大帝神位正好留給自己。

就像賣房子似的,一到售樓部,售樓小姐就說,房子都賣完啦,就剩這幾套啦,其實哪裡還剩幾套,房子還多著呢!

售樓小姐推薦的都是戶型、地段不好的,不太好賣的,戶型最好的房子一定是最後才賣的!


且說,姜子牙封完364個神之後,長舒了一口氣,終於封完了,就剩下最後一個了,現在該封的神都封完了,終於輪到我登場了!哈哈!

這時候,下面的大小神仙有些著急了,他們急等著封完之後下館子搓一頓呢,臺上的姜子牙磨磨蹭蹭的,他們有些不耐煩了,只聽有個神仙大喊:

“我說老薑啊,這個玉皇大帝你還封不封啊,再不封我們就散場了啊!”

姜子牙捋了捋鬍鬚,呵呵一笑,說道:

“別急啊,老弟,這個玉皇大帝自然“有人”來坐了!”


“到!有仁在此,謝謝姜大哥!”只見一個二十歲的小夥子跳了出來,手舞足蹈,喜極而泣,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是踩了狗屎運了啊,這隻狗還是哮天犬。

原來這個小夥子叫張有仁,他媽真會起名,堪稱宇宙級的撿漏王。

姜子牙臉瞬間氣綠了,剛要鄭重解釋一下,哪知道張有仁早就一屁股坐在神位上了,塵埃落定!

完了!姜子牙癱坐在地上,內心沮喪,目光呆滯!

當然以上是個段子。

其實姜子牙根本就不能當神仙,他缺少慧根,與神仙無緣,這是元始天尊親口說的。


然而,姜子牙雖然不是神仙,但在世間富貴已極,他幫助周武王擊敗商紂王之後,因功被封為齊國第一代國王,這個封賞已經相當可以的了!

那麼,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怎麼回事呢?

原來,姜子牙封完神之後,打神鞭還留在手裡,這鞭子可不是普通的鞭子,要是被抽一鞭子,立馬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神仙非常害怕。

有時候,姜子牙閒來無事,雲遊四方,到了一處地方,當地神仙會主動巴結討好,不僅把神位讓出來給姜子牙坐,還好吃好喝款待著,唯恐照顧不周,惹姜子牙生氣。

姜子牙不是神仙,但勝似神仙啊!


一半秋色


一,姜子牙不是神;“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因為他有打神鞭。

封神榜中到了姜子牙時無神可封,姜子牙還被申公豹結結實實嘲笑了一回。但是原始天尊把打神鞭留給了姜子牙,不得不說是對他的一種愛護。


這就相當姜子牙不是神,但是可以管神,是一個有很大權利的人。所以說“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

雖然不是神,但是封神的要麼是姜子牙的手下敗將,要麼是戰友。

因此“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證明了姜子牙是無冕之王。


星其裡


姜子牙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周朝的開國元勳,72歲出山,據說活了139歲。

姜子牙什麼神也不是

關於姜子牙封神是演義中的事,在演義中姜子牙自己至始至終也沒封上什麼神。他本來給自己留了個不錯的神位:“泰山東嶽大帝”,但最後給黃飛虎了。商紂王殘暴荒淫,他禍害了黃飛虎的妻子,使她自殺而亡,黃飛虎的妹妹是紂王的妃子,因對紂王的暴政不滿,被紂王摔下摘星樓而死,黃飛虎帶著血海深仇投奔周武王,在澠池和商軍大戰而死,得到武王的高度讚揚。所以姜子牙特把最好的神位讓給了他,封黃飛虎為五嶽之首、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總管人間吉凶禍福。


封神結束姜子牙本人無神位,所以最後他仍是人。

為什麼姜子牙沒有封為神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了365個神卻沒有自己,其實是天意也就是他的命數。一是他沒修成正果;另外被封的那些都已經死了,只有死後魂魄才能去封神臺才能封神,而姜子牙還活著呢。再者女媧娘娘說姜子牙並非凡人,他可以直接成神仙。所以沒必要再封神;元始天尊說過,姜子牙命薄只能享人間富貴,沒有成神成仙的命,但他認為姜子牙有諸神之力,就將打神鞭賜予他,並特許他在眾神中游走,比神仙自由,封完神後神鞭也沒有收回。無神位的姜子牙只能繼續輔佐周武王,稱為一方諸侯,封地為齊。


為什麼會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

“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在以前的農村蓋房上大梁時,屋主會貼上這句話用來辟邪。

姜子牙給其他人封神後,元始天尊交給他一把打神鞭,此鞭長3尺6寸5分,有21節,每一節有4道符印,共84道符印,既能打人也能打物還能打神,此鞭一出眾神要退避三舍,姜子牙帶著神鞭有就等於身份的象徵,他有奉命管理眾神的權利,在他巡查的時候附近的神都要回避,才有了“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可以說姜子牙扮演的就是驅邪扶正的角色。蓋房是大事,古代迷信生怕蓋房上樑時有誰搗亂出岔子,也為圖個吉利,就貼上“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由此民間還流傳一句話“能打就打、三天不打便要上房揭瓦。”



歷史上的姜子牙

歷史上的姜子牙,是東海邊之人或牧野之人,屬於官後代。其先祖做官期間曾輔佐夏禹治水,並立下大功被封在呂地,所以又稱呂尚,但等到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貧寒。有句話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姜子牙便如此,為了生活他當過宰牛賣肉的屠夫,還賣過酒……,但他從未放棄過學習,他用心苦讀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一直到70多歲終於派上用場。


他成為姬昌的大智囊,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經濟學家,全知全能的人物,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最為厲害。他輔佐姬昌(周武王)消滅商紂建立霸業,建立周朝。周武王死後,他輔佐代理周武王幼子執政的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

姜子牙死後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尊為兵家鼻祖、武聖。唐太宗還宣稱自己是姜子牙的化身,要重用像姜子牙這樣的能人,他廣泛收納人才,使唐朝出現“貞觀之治”的繁榮局面。唐玄宗尊崇姜子牙,為抵禦外寇入侵,下令他的軍事將領熟讀《太公兵法》。

姜子牙已故3000多年了,後人崇拜他,把他徹底神化,編造出他的各種神話傳奇故事,並搬上舞臺。明朝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小說後,姜子牙成為老百姓心裡的神,民間把他尊為“武祖、天齊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眾神之神、神祖”, 影響深遠。


小姐姐講史


姜子牙本人並無神位,這事兒是人所共知的。
按照封神演義的故事,姜子牙自幼修道,32歲上西崑崙修道,拜元始天尊為師,但由於沒有仙緣,以至於在山上40年,直到72歲時仍不能得道。
不過姜子牙是玉虛宮門下三代弟子,在道門中輩分極高。因為他師傅是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的弟子中,除了燃燈道人、南極仙翁、雲中子,十二金仙,姜子牙就是十二金仙以下第一人。
在很多劇情中,申公豹能夠和姜子牙並列,甚至法力好更高,實際上是不對的,
姜子牙是元始天尊最小的弟子,也是閉門弟子,申公豹只能算是記名弟子,他雖然也在玉虛宮學道,但是並不直接接受元始天尊的指點,另外玉虛宮中住的還有不少的龍套弟子,如果非要說的話,申公豹是這些龍套弟子中位居首位的。
因此姜子牙除了見到十二金仙以上的人可以客氣一下,幾乎再往下都是他的晚輩。
姜子牙之所以不能像十二金仙一樣得道,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按照運數,他正好趕上了仙界幾千年以來的大殺劫。
十二金仙因為未斬三尸,犯了紅塵之災,殺罰臨身,原本已經得到的正仙都遇到災難,更可況他們之下的弟子呢?
姜子牙正好就卡在這個檔口,而偏巧昊天上帝和鴻鈞老祖商量,要求十二金仙稱臣,為了保住弟子的仙位,後來三教共同商量,令門下三代弟子之中選出一部分來入封神榜,原本是安排元始天尊封神,元始天尊也估計不願意紆尊降貴,但因為正好有姜子牙在,所以姜子牙就代替師傅執行這個任務。
十二金仙在黃河大陣的時候,本身就已經被削去盯上三花,也就成了凡人一個,雖然他們是姜子牙的師兄,但入了封神榜以後,也就再難比得上姜子牙。
姜子牙本身就是代表元始天尊,加上人間氣運旺盛,所以本身地位就高於封神榜上諸神,雖然他並未在榜上有名,但諸神自然都比他矮一截。
因為封神有功,原本該在封神以後,交還的打神鞭,卻被元始天尊直接賞賜給了姜子牙,
打神鞭是什麼東西,從名字就能看得出,是專門對付神仙的,姜子牙拿著打神鞭,等於說拿著聖旨,每到一處,諸神就必須讓開位子,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說法。
當然封神榜上榜大部分成員,其實除了十二金仙以外,大部分地位都在姜子牙以下,是玉虛宮四代弟子以後的人物(除了通天教主門下的幾個人),所以醬紫也也理所應當的接受這些榮譽。

漫步史書


姜子牙是歷史上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

據史料記載,姜子牙曾經長期在朝歌以屠牛為業,是一個屠戶。後來,又在孟津開過酒館,成了酒老闆。最慘的是,姜子牙一直想入仕輔佐諸侯,卻一直沒人請他。

姜子牙只能改變思路,不走尋常路,來個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天天蹲在渭水邊,用直鉤釣魚。正好讓出巡到此的周文王遇到了,很好奇的上前一問,才有了姜尚出山,輔佐文王、武王滅殷商,造就了周朝800多年基業的故事。

姜子牙從此在民間也是越傳越神,最終有了明朝的神話鉅著《封神演義》。

演義中,姜子牙代元始天尊行封神大事,總共敕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外加飛廉、惡來兩個最後被斬首的“奸佞”。也就是說,姜子牙實際上總共封了三百六十七位神。按道理說,姜子牙請求元始天尊封自己一個神,應該也是可以的,神位並沒有滿。

那為什麼主持封神的姜子牙,卻沒有被封神呢?

在民間傳說中,說是姜子牙最開始是想封自己為玉皇大帝。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冊封完畢之後,有人問姜子牙:“玉皇大帝的神位還沒封呢,是誰呀?”姜子牙聞言答道:“有人,有人做玉皇大帝!”結果,姜子牙話音未落,一道金光閃現,封神臺下一名衣衫襤褸之人竟然飛身成神,做了玉皇大帝。原來,此人姓張名有仁,正好悄悄躲在旁邊封神臺下看熱鬧,結果被誤打誤撞封為了玉皇大帝。

姜子牙見狀是目瞪口呆,最後只能被武王封為了齊國的國君,在世俗間過完了餘生。

這個傳說明顯是跟《封神演義》衝突的。在神話體系中,仙和神還是有些許差別的。

仙一般是修煉歷劫而來,道行很高。而且,仙都是活著的時候修煉而成的。

神呢,修煉的道行不夠,沒法修煉成仙,甚至是活著時根本就沒修煉過。但是,因為在人間做過一些事情,最後死掉了。天界正好缺一些打雜的,就被招去了天界,做一名基層的辦事人員。所以,想要成神,必須身死。

《封神演義》中所有被封神的人,都是由清福神柏鑑打著招魂幡領到封神臺,再由姜子牙封神的。震驚吧,原來姜子牙所封的神,全是死人……

演義中,姜子牙下山之前,元始天尊已經告訴了姜子牙,說姜子牙“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姜子牙跟成仙無緣了。姜子牙同樣也跟成神無緣,因為姜子牙要成神,就必須身死。但是,他不能死呀,姜子牙死了誰來代元始天尊封神。

現在就可以明白元始天尊所說的話了。

首先,姜子牙修煉道行不夠,無法成仙。

其次,周要代商,必然會有一場惡戰,造成死傷無數。元始天尊是想趁機擴充天界力量,就讓姜子牙代自己封神。所以,姜子牙一定不會死,也就成不了神。

最後,元始天尊為了給姜子牙一些補償,就讓姜子牙輔佐文王、武王推翻殷紂,成為周朝開國第一功臣,然後被封齊國國君,在人世間享盡榮華富貴。

除了姜子牙之外,還有七人也並未封神,分別是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和雷震子。他們七人都未戰死,且均有仙緣,所以,在周武王大封諸侯時,七人均不要封賞,而是選擇了隱居崑崙,以肉身修煉成仙了。

姜子牙既不是仙,也不是神,為什麼有了“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麼牛的地位?

原因很簡單,還是因為元始天尊。姜子牙下山時,元始天尊給了姜子牙三樣寶物,分別是打神鞭、杏黃旗,以及姜子牙的坐騎四不象。姜子牙的打神鞭很厲害,但是有屬性限制,那就是“此鞭只打的神,打不得仙,打不得人”。《封神演義》中,未成神之前的四大天王,原本是釋家,所以,打神鞭沒法打。結果,打神鞭就被多聞天王的混元珠傘給收去了。

姜子牙封神完畢之後,元始天尊並沒有收回姜子牙的打神鞭。這意思很明顯了,這些神都是你封的,你負責管。姜子牙就成了天界免費僱傭的管理諸神的監察御史。

因此,姜子牙每到一地,只要喊一聲:“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那些神們必須恭恭敬敬的把位子暫時讓給姜子牙。不過,仙卻是不必理會姜子牙的,姜子牙管不了,實在是打不過呀。

至於以前蓋房子時,喜歡在主樑上貼“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紅紙,是因為姜子牙曾經主持過修房子的工作,當過建築工地的監工。

姜子牙剛下山時,無處可去,就投靠了結義兄弟宋異人。姜子牙雖然未能修煉成仙,卻是個半仙,會一些看相、風水之術。有一天,姜子牙跟宋異人一起到宋家後花園散步,看到了一塊空地,就跟宋異人說這裡應該造一座五間樓。宋異人說造過七八次,都被火燒了。姜子牙就代宋異人監工,再造五間樓。

結果,樓房上樑的時候,狂風大作,走石飛沙,播土揚塵,來了一個五色臉的怪物。當然了,有姜子牙在,一眼就識破了是五個精靈在作怪。姜子牙把五個精靈胖揍一頓,給收服了。從此,宋異人家的五間樓再也沒有鬧過災,反而是家道興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所以,後來的人蓋房子,在給房子上樑的時候,就會在樑上張貼“姜太公在此,諸神讓位”的紅貼。並且準備好鮮果、美酒、牲肉、筷子、銅錢等供品,祭拜一番,將姜太公請來,保房子上樑順利,人口平安。姜子牙因此也有了“樑上仙”的美譽。


奕天讀歷史


姜子牙在分神時,具體情況眾說紛紜,一說是他給自己留了一個玉皇大帝的職位來管理眾神,但是卻讓他的僕人張友仁搶了先機,先他一步踏上神位,玉皇大帝的神位便飛走了。一說是他在分最後一個神位是,被一個不知名的亡靈進來攪局,所以最後一個亡靈得了最後一個神位。綜上來說,會有一個事實浮出水面,姜子牙是沒有得到神位的。

而姜子牙在分完神位後,自己沒有得到神位,後悔的不要不要的,所以一分神完畢之後就去找了他的師傅,說明自己分神的事宜都完畢後,自己是來交差的,並且說自己沒得事幹,說要繼續留在師傅身邊去修行,但是他師傅說分神雖然已經完畢,但是卻缺少一個管理者,就讓他去做了,姜子牙於是就手持打神鞭去巡遊監視眾神的所做所為去了。

為什麼會有那句“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因為姜太公給封的神位,他是神位的管理者,具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有一說是封完神後姜太公沒有神位,眾神可能情緒有點不穩,開始議論,場面有點失控,所以姜子牙就跳上房梁,說出了那句話,現在很多地區上房梁就有一個要拜的就是姜子牙。另一個說法是有的地區有一個天地窯洞,大概就是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小洞,裡面祭拜姜子牙,這個洞說是當年姜子牙沒有分上神位,沒處容身才住到那兒的。


逆生長的向日葵


姜子牙是眾神之神,這個封號元始天尊賜給他的,雖然說他不是神仙,但被他封過的神仙都得讓著他!

姜子牙之所以道號叫飛熊,是因為他前世是一隻上古神獸飛熊(即長著翅膀的老虎),有著幾萬年的道行,但是不知怎麼得罪了另一隻更加強大的上古神獸貪狼,所以貪狼追著飛熊想要吃了它,飛熊被逼無奈,逃往西崑崙,想找元始天尊求救!

飛熊來到西崑崙後,跪在元始天尊面前求助,元始天尊心生憐憫,就打跑了貪狼。飛熊感恩帶德想拜元始天尊為師,原始天尊說我不收獸類為徒(這也是元始天尊12大弟子沒一個是獸類修煉而成的原因)!

飛熊無奈只能轉世輪迴,投胎成為姜子牙前來西崑崙再拜師,元始天尊被飛熊的誠意感動,收下了沒有仙緣的姜子牙,只傳授了他一些最基本的奇門遁甲之術,便打發姜子牙下山保文王滅紂興周。由於姜子牙前世飛熊有幾萬年道行,在元始天尊12大弟子中道行最深,所以元始天尊讓姜子牙掌管封神榜斬將封神!



姜子牙也沒讓元始天尊失望,一路斬將最終滅紂興周,打下了周朝八百年江山,當姜子牙來到封神臺封神時,由於存有私心就想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給自己。在365路正神都封完後,有人問姜子牙:“玉皇大帝的神位還沒封呢,是誰呀?”姜子牙聞言答道:“玉皇大帝的位置自然有人來坐!”姜子牙剛說完此話,他手下一名叫張有仁的僕人,趕忙跑到玉皇大帝的位置坐下,成為了玉皇大帝,姜子牙看木已成舟,在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發作,於是姜子牙再次無緣成仙!



之後,姜子牙非常失落,就去找了師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說:“既然他們的神位都是你封的,我就封你為眾神之神,這365路正神位置你想坐哪個就坐哪個”。所以就有了“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說法!


唐古看今


姜太公,字子牙,呂氏,名尚,號飛熊。不過他叫什麼無所謂,反正大家都知道他是姜子牙。姜子牙在《封神演義》當中冊封了三百六十五個神,可以說天上的福神凶煞都是姜太公所冊封的。但是我們仔細的看書卻發現,在《封神演義》的最後,似乎姜太公沒有給自己封個什麼神位啊,這個姜太公他是什麼神呢?這個我們等會兒再說。

相信即便是在先在,還是有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老話,叫做“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或者“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那麼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看看民間傳說當中,這兩句話是怎麼來的吧,其實還就與姜子牙的神位有關係呢。

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

在舊時候,我們建新房或者上樑的時候,都會房樑上貼一張紅紙或者黃紙,上書“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或者在房脊上用青磚立一個小樓,中間放一塊磚,上面刻這九個大字。這個習慣大概在周代以來就有了,同時在《史記·封禪書》等文獻當中也有記載。刻這九個大字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鎮宅,避凶煞等等,其作用和泰山石敢當,山海鎮,天官賜福匾等東西差不多。在風水卦書《靈驅解法洞明真言秘書》(我國古代木工匠師的職業用書)當中有記載:“凡寫姜太公貼者,不宜用白紙,要用黃紙,吉。但一應興工破圖,起造修理皆通用。”

而這個習俗的由來,相傳是姜子牙在封完三百六十個神以後,發現忘記給自己留一個神位了,最後沒得選了,只能當房頂守護神。於是呢,姜子牙就坐鎮在房頂之上,由於天上的福神凶煞都是姜子牙所封,姜子牙一手持封神榜,一手持打神鞭。當福神來你家中,姜子牙可以讓他進屋裡來,給你帶來福氣;而如果是凶煞來你家中,姜子牙就會讓他們退避,從而起到一個鎮宅的作用。此外諸神退位的意思,就是讓他們臨時退避或者退位,姜子牙代替他們的神位。

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

這句話在舊時候要比上一句話還要流行,特別是在春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門楣上貼上這句話,算是漢族的傳統習俗吧。這個習俗大概也是起源於周朝時期,書中有不少的記載,到了明代時期,已經是很普遍了。

根據民間傳說,姜子牙在封完神以後,將打神鞭交還給元始天尊,但是元始天尊讓姜子牙自己留著,監管眾神的善惡之舉。同時呢,姜子牙還是忘記給自己封神了,於是他只能坐在門楣之上,當一個監察神,巡查眾神。一方面是姜太公在此,如果其他的神有疏忽的話,姜太公可以代替他們值守,另一方面是有姜太公在此,就算是不小心犯了禁忌(舊時候的禁忌很多),姜太公也能夠保佑你,所以說是百無禁忌。此外民間還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