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中國的古人是詩意浪漫的,是追崇寫意高尚的文人氣節。古典園林是古代達官貴族和文人為了補償人們與大自然環境相對隔離而人為創造的“第二自然”,更是國人精神追求的表達。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中國古典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境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為最終和最高目的的審美旨趣。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於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築物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如亭、臺、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是在幽靜典雅當中顯出物華文茂。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無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書畫墨跡在造園中有潤飾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古典園林的風格是古人的智慧和藝術的融合,也是中國人的精神之所在。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園林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中國人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環境的物化品。它來自伊甸園,來自崑崙仙境,來自人們一直夢想的桃花源、烏托邦。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小橋流水,楊柳依依;粉牆黛瓦,草長鶯飛。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煙雨迷濛中,江南春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亭臺樓榭的倒影,盪漾著一池碧水。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風乍起,落英繽紛,只有白蘭花的香味氤氳在美人的笑靨,瀰漫在衣袂,停留在每個人的心上。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留園:

| 水景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水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元素。水上浮著翠綠的植物,花葉之下,成群的小魚嬉戲玩耍,給園林中增添了份靈動與情趣。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庭樹不知人去盡,秋春還放舊時華。

多情唯有池中鯉,猶為離人護落花。”


| 假山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賞假山,也是賞奇石。尤其是留園假山奇石的俊秀崎嶇,全凝聚到了冠雲峰這一方奇石之上,依山傍水,符合了古人對於仙境的追求。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假山在中式園林中也具有另一層意思,不僅起優雅的裝飾作用,又賦予了招財聚寶的效果。

| 翠竹之美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君子如竹,竹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它也與中國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竹文化。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 花卉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花是園林庭院中不可或缺的之物。人格寄託於花格,花格又依附於人格,二者不可分離。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繁華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看四季的顏色。


| 洞門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門是開合的樞紐,而有這麼一扇門卻與眾不同,它僅有門框而沒有門扇,這便是洞門。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留園洞門有62處,形式多樣,有長方、長八方、圓形、六角等,都用磚細邊框,而又富於變化,中部和邊角常有角花,有回紋、雲紋、花草等圖案。


| 花窗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漏景是古典園林建築藝術中的構景方法之一。框景景色全觀,漏景若隱若現,更顯含蓄雅緻。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留園漏窗有80多孔和款式,極少雷同。因安置環境不同,尺寸大小因地而宜。因此,圖案千姿百態,不下數十種。


| 屋簷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在中式建築中,屋簷是一道靚景。屋簷中的飛簷更是獨具特色,優美的飛簷將視線延展至遙遠的天際,給人廣闊深遠的想象空間。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其實,屋簷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官員、平民老百姓用什麼樣式都有嚴格的規定,通過古建築的屋頂形式就能知道建築等級。留園就常出現硬山頂這樣的屋頂形式。


| 亭廊 |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亭廊相當於園林的經脈,它既有遮廕庇雨、休息、交通聯繫的功能,又起分隔空間、增加風景層次的作用。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廊貴有闌,廊之有闌,如美人服半臂,腰之為細。”——陳從周《品園》

  • 園林鋪裝的園路,具有一種自然、純樸、恬靜的古典美,在園林中應用廣泛。今天我們以古典中式的鋪裝看中國園林設計的古往今來。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這就是古典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