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開始虧錢了,有地方的房價一度腰斬,我還要“上車”嗎?

用戶68044589


剛需住房,很多時候購房時機不是能夠選擇的,尤其是為了結婚購置的住房,而投資性購房則需要慎重,目前不是好時機。

今天SPR第二次報價已經確定,五年以上是4.85%維持不變,五年以上實際上就是按揭貸款,那些希望降低按揭貸款利率的購房者可能會很失望。

按照4.85%基準利率加點形成的按揭貸款利率不會比目前基準利率上浮10-25%的按揭貸款利率只會高不會低。購房成本也就不會下降,投資性投機性購房意願下滑已經是難以避免。

就目前來看、地產調控政策沒有任何放鬆,只不過是有部分地方變相放鬆而已,但在一城一政下,部分地區房價下跌壓力下,也只能是不管了,只要整體地產調控政策不變,房價上漲就不可能任性。

地產明顯是政策利空資產,不要小看政策調控威力,逆勢而為只能是虧錢。


杜坤維


買房,絕對是當下最熱門的一個話題!而說起買房虧錢,我想說真的沒有多少人買房虧錢,也不用等什麼房價會降類的忽悠話語。

10年前,我要買房,那時候秦皇島才5000多一平米,身邊的人說你在等等,房價肯定會降……

5年前,我又要買房,那時候秦皇島房價80000左右,買房錢我看了看自己的全部家當,等再努力點,爭取全款。

去年年底,我買房了,房價每平米11000!我特麼想死的心都有了,首付40萬,還有30多萬的房貸!!

所以,我大徹大悟了,買房子這事兒一定要趁早,越遲疑越吃虧!畢竟房子放在手裡能增值,錢在手裡只會貶值!

而之前跟我說房價會降的人,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早就買了房……

以上本人親身經歷的血淚史……



秦皇島身邊事兒


20年前,你讓周圍的人買房,他們會告訴你,我有房子了,還要買房子幹嘛?

10年前,你讓周圍的人買房,他們會告訴你,房價太高了會跌的!
5年前,你讓周圍的人買房,他們會告訴你,等等就買,現在漲太高了,等一個回調!

而如今,就連那些賣茶葉蛋的大媽大叔都會告訴你,有錢就買房子,閉著眼賺錢的,放心!
你認為現在還是“炒房,上車”的好時機嗎?

如果09年你買了一套90㎡的房子,你什麼都沒幹,北京漲373.4萬,深圳漲368.6萬,上海漲275.8萬,廣州漲213.4萬!

但是對於這種閉著眼買買買,然後躺著賺賺賺的趨勢可能已經結束。未來的中國房地產會進入一個兩極分化的走勢!

也就是說,一線和新一線依然有著一個較強勁的投資價值,而對於許多三四五線的城市來說,他們不僅沒有了投資價值,就連炒作價值也蕩然無存。只能滿足一個剛需!!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9年裡,其實大部分的房產已經開始出現了有價無市,甚至回落的跡象!經濟的蕭條和實業的萎靡,導致了大部分的房產出現了下滑,和出手難的現象。

特別是對於三四五線的城市而言!

因為人口紅利是促使房價上漲的最大的動力。

從總體看,20-50歲人口於2013年見頂、需求峰值已過,存量住房套戶比近1.1和房地產長效機制加快構建,標誌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告別高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新週期。

目前大部分的人口的流入還是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和強二線,所以部分三四五線的短暫瘋狂,我們需要理智看待!

總結一句話給你:剛需的話,任何的地方都可以,只要你住的舒服!

投資的話,僅剩下一線,新一線和部分的強二線可以選擇;

炒房的話,任何時間,任何城市都不值得了。否則未來的結局就是楊百萬進入,楊白勞出來!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財經背後更多的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當前的房價出現下跌,炒房客開始出現虧錢的現象屬於正常。但是你說有地方的房價出現腰斬,這未免有些誇張的成本,面對當前的樓市環境你還要不要上車,下面說說我個人看法。

如果你15年前問我這個問題,我回答絕對要上車;10年前問我這個問題,我回答是完全可以上車;5年前的話我回答上車;而現在是2019年現在的樓市行情今非昔比,我回答到要下車,絕對的下車。

當然我建議下車的意思就是針對哪些買房來投資或者哪些炒房客而言,如果對於剛需購房的話,房價下跌就是機會,剛需購房是上車還是下車不用考慮太多,房子是用來住的,買與不買根據你自己經濟條件來決定的,走經濟條件什麼時候買都是正確的。


為什麼我建議你不要上車呢?

根據當前的樓市環境,我建議你不上車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樓市黃金十年宣佈結束

現在的房價經過過去十幾年的漲價,已經漲到大家買不起房了。買房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並非像幾年前買房就是賺錢的時代了,現在買房搞不好就很容易虧錢的。

(2)樓市有泡沫

怎麼說有泡沫呢?其一國內商品房太多,已經足夠34億人居住了;其二國內房產總市值450萬億,已經超越美日歐三大國的總市值。就憑藉這兩大數據可以說明現在的樓市有泡沫。


(3)抑制房子升值空間

最明顯的抑制房價升值空間就是新的房貸利率,改變了以為以央行基準利率為準,以後就是以LPR利率為準。首套房最低4.85%,二套房最低5.45%,以後房價再度上漲,LPR利率就是敢加基點,上調房貸利率,抑制房價升值空間。

(4)樓市受壓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已經給房子定位了。已經明顯變態,炒房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未來的房子不是用來炒,而是用來住,伴隨著各種樓市消息出來,讓樓市再度上漲承受很大的壓力。

當前的樓市就是處於尷尬期,再度上漲不現實,想要出現大跌也是不可取,當前房價就在高位橫盤為主,我認為房價在接下來1~3年之內選擇方向。在當前選擇方向時候,再度加上以上4大原因,這就是我個人認為你現在不應該上車的真正理由,僅供你參考。


老金財經


我來回答些不一樣的角度吧。

買房開始虧錢了,所以還要“上車”嗎?

一、您知道嗎,房價的“幫兇”是買房人自己

買漲不買跌這種“看似很有道理的道理”,放在房價上是一種怎樣的體現呢?

打個很直接的比方:5000是某一個城市的市場合理價格,在這個價格下,房屋的供應和需求,都非常守恆,價格自然也比較穩定。突然有一天,出現了一大堆“因為棚改貨幣化拆遷而需要買房的人”,他們一下子把5000的房子買光了。開發商一看,趕緊漲價。沒買的一看,5000變6000了,趕緊買房。開發商於是6000又提到7000。這時候本來觀望的人坐不住了,再不買就買不起了,趕緊買房。開發商於是乎7000漲到8000。這時候,本來不需要買房的人看見房價蹭蹭蹭的漲,也抄起現金去買了房。開發商8000又又又漲到9000。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扎入樓市買房子,開發商房價又漲到了10000。最後,還剩一些實在買不起房的人和剛剛才有需要買房的人,望著10000的價格心裡拔涼,高喊:這房子買不起啊買不起。

當然,筆者說了,買房人是“幫兇”,“元兇”顯然是4萬億棚改帶來的第一波需求爆發,和巨大的M2帶來的市場流動性過熱。可是,買房人“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讓房價“過快”的增長了,這是事實。本來,棚改的目的是去庫存,M2的目的是擴大流動性提升經濟,房價即使受影響,比如從5000漲到7000才是比較合理的,而不應該是從5000到10000的翻倍。

雖然只是例子,卻是2016年到2018年,部分城市到19年,各地樓市的真實寫照。好,說了這第一點,我們再來說第二點。

二、為何越漲越買,跌了卻猶豫買?

按照第一大點的例子,房價從5000漲到了10000。

再舉個例子:房價10000的時候,突然樓市出現了一些危機,房價又從10000跌到了9000。然而,很多人一下子不敢買了,怕買了9000跌到8000,還可能出現“腰斬”。這就像網上今天買了個手機,過兩天突然發現降價了,心裡賊不是滋味。

這雖然還是例子,卻是2014年-2015年各地樓市的真實寫照。那兩年,房價真的“挺便宜”,但真的“很少人買”。根據我知道的數據,14、15這兩年小年的樓市成交量只有16、17、18這些樓市大年的一半甚至更低。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很多人真的不太瞭解房地產,買也跟風,不買也跟風。但我們來換一個角度看:你需要買一雙鞋子,而且是必須要買。那麼,你會問身邊的人你買鞋了嗎?你不會,你只會直接到鞋店選一雙自己需要的鞋子。但是有一天,每個人都在拼命買鞋子,你都不知道為什麼,你知道鞋子比以前貴的。於是,本來你不需要買的,你也跑去又買了一雙。

所以,我們發現了:房子不管怎麼流通、增值,它依然屬於商品範疇。有需要的人買,沒需要的人不買,才是更健康的市場行為。那麼,如果您是切實需要買房子的人,那就去買,當然我會在第三大點講為什麼現在可以買。

三、要學會看懂樓市的規律

為了方便您理解,我依然用舉例的方式。

二十年前,大米6毛錢一斤(我的記憶)。十年前,大米1塊錢一斤。現在,大米大概是2塊多一斤。當然,筆者說的是普通的大米。

要知道,我國每年大米的產量都是一年高於一年的,那為什麼大米還會變貴呢?很簡單的道理,貨幣貶值了、化肥貴了,人工也貴了。

房子,如果是外行人,不用去想太多複雜的因素,那是內行人需要研究的東西。我們只需要知道:

01、需求確實還沒到頂,城市化率才剛過60%,很多地方才40%、50%,無房人還是很多很多的,這確保了十年內需求還是旺盛的,對不對。

02、貨幣一直在貶值,這個不用我多分析。

03、原材料成本也是上漲的,這裡面有貨幣貶值因素、有人力成本因素、有產量因素。

別的專業性的內容我就不說了,就這三點夠不夠支撐房價未來十年裡,相對穩定的增幅,至少是跟貨幣貶值一個頻率吧。

所以,您擔心的房價下跌、甚至腰斬,是偶然因素,而不是必然因素。這個我在第四點中為您分析。

四、這次房價“閃了腰”是偶然因素

因為有了16-18年這三年的房價“過快增長”,國家從18年開始三令五聲“房住不炒”,也在這兩年取得了成效,很多“炒房人”被擠出了樓市或者被套牢,總之樓市正在恢復“健康”中。

但您一定要明白。“房住不炒”的潛臺詞是什麼?就是過快增長不允許,不該漲的地方漲不允許,但該漲的地方合理的漲是允許的。原因很簡單:比如大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就那麼多尤其是優質土地,那麼供需不平衡,漲是正常的。國家只是讓你不要漲太過分。而像人口少、產業薄弱的小城市,房價就不該漲。

好,說完上面這一段,說下面這一段:這次房價只是“閃了腰”。這次的特殊事件,是沒有任何預兆的,眾多房企也完全沒有料到這一幕。而這次事件影響最大的在於:“買房人被困在家中哪也去不了”,樓市直接連續將近一個半月的零成交。房企們再厲害,也無法讓人出家門上街買房子,而房企們的債務、回款壓力一直存在,一個半月不賣房哪扛得住。所以,線上賣房、直播賣房+折扣促銷成了房企們唯一的選擇。

但是同樣要知道,這次危機對於要買房的人而言,只是推遲了買房時間,並沒有取消買房這個想法。這一次危機,確確實實會淘汰掉一些實力較差的房企,這個毋庸置疑。但買房人的需求會逐漸恢復,“活下來”的房企們也會逐步恢復元氣,市場還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中,並按照“房住不炒”的邏輯,繼續在不同的城市能級中價格分化。


小結

1、買漲不買跌這種想法要不得,“可憐”天下買房人,又何必相煎太急;

2、不要過多受輿論的影響,學著自己去看懂這個樓市;

3、房住不炒會在不同的城市分化成不同的結果;

4、這次房價閃了腰是偶然突然事件,買房人是個入手的好時機。


我的正文回答到此結束。希望我用白話為您分析的這些,能夠得到您的喜歡。

樓市迷霧,關注作者不迷路哦。@xi說樓市,十年資深地產從業人員,為您說真話、說體己話。


xi說樓市


此時買房,很可能是去當“接盤俠”的!勇氣可嘉,但並不可取!尤其是在當前的政策背景下,哪怕是剛需,也可以稍微等一等,看清楚情況,再出手也不遲啊!

9月20日(今天),最新一期LPR利率公佈。其中,1年期LPR為4.2%,比前值下降了5個基點;5年期LPR為4.85%,保持不變!

從這一點來說,有沒有品出點“意味”呢!短期LPR利率的下降,也就意味著變相“降息”,降低企業實際貸款利率,如果再加上9月6日的降準,這將極大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但10月8日,即將實施的房貸利率新政,主要參考的就是5年期以上LPR利率。此時,維持LPR(5年期)利率不變,不是正體現了“房住不炒”、落實“長效管理機制”的調控總基調麼!

另外,這兩天部分城市已經公佈了,房貸利率地方“加點”基數

比如,北京地區,首套房利率不得低於LPR+55個基點;二套房不得低於LPR+105個基點。按最新的LPR利率來算,首套房利率不得低於5.4%(4.85%+0.55%),二套房不得低於5.9%,比之前的房貸利率略有上升!

而此前房價上漲較快的蘇州,首套房利率至少加120個基點(6.05%),二套房加150個基點(6.35%),與此前的標準相當!其他城市(南京、深圳)也差不多!

也就是說,企業融資利率在下行,而房貸利率卻保持不變、甚至略有上升!

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考慮買房抄底,是不是得先做好被“套牢”、甚至當接盤俠的準備!

總之,買房不用著急,想“上車”有的是機會,未來房源只會多、不會少的!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理性一點,切勿盲目追漲殺跌才行!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對於絕大部分購房者來說,對房地產市場的瞭解太少,在買房的時候就會有特別多的擔憂和猶豫。其實這是對樓市走勢不明確,對樓市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認識造成的。

有朋友說,買房開始虧錢了,有的地方房價一度腰斬,我還要不要“上車”買房?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買房真的開始虧錢了嗎?現在要不要立刻買房及時上車?

一,買房真的開始虧錢了嗎?為什麼有人覺得他現在買房會虧錢?

隨著這一波全國去庫存,各大的小小的城市房價發生很大漲幅之後,很多城市的房市現在進入了一個橫盤的狀態,大部分的新房二手房屬於一個有價無市的狀態。

有一些在之前掛牌價過高的二手房,因為沒有軌道交通,沒有學區等等優勢在價格上有所回落。讓一部分短期買了高價房子的朋友,有一些價格上的虧損。

但是這樣的虧損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不斷向後推移,價格仍然會越來越貴。

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朋友,普遍認為現在買房會虧錢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簡單的羅列一下,匯個總:

第1個原因,買房不易,短期的漲跌會影響購房者的心情。

對於絕大部分購房者來說買房並不容易,房子是一件涉及金額特別大的商品。大部分的家庭買房,要舉全家之力甚至花費10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存款。

如此不容易才能購買一套房子,短期的漲跌自然會影響他們的心情。一旦房價下跌,他就覺得自己虧錢了。

第2個原因,對樓市的認識不夠。

大部分的購房者都是買來自住的,從來沒有研究過樓市,也沒有關注過各個城市的市場動態和相關政策。

所以短期的市場回落和輕微的陰跌會造成他們極度的不適,認為自己買房會虧錢。

實際上買房投資賺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的市場波動沒有太大的影響,長期來看城市的房價仍然會越來越貴,擁有充足的上漲空間。

第3個原因,二手房市場流動性很慢,好多房子長時間賣不出去。

這一波去庫存,各個城市的二手房供應量嚴重的增加,導致了供需失衡。而房子本身就是一個涉及到金額特別大的商品,正常的市場在3~6個月之間能夠成功的賣出二手房都是一個特別正常的現象。

而大部分的朋友在本輪去庫存,經歷了薩姆掛牌,下午就賣出的快速流動性之後,突然一下不太適應現在的房地產市場。

他們看到很多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增加,想要賣出也特別的困難,甚至很多房子長達一年不能成功的賣出。

不能成功的賣出,就意味著不能安全的變現,就意味著虧錢。

……

是的,很多朋友覺得現在買房會虧錢,也就是基於以上這個原因。但實際上買房賺錢是一個長期持有的過程,在以往的樓市裡,三年一小漲,5年一大漲,並不是你買了它就得馬上漲。

長期來看,只有當你熬過了3~5年的平穩期,才能夠迎來下一波房價上漲的好時機和變現機會。

二,當下是買房的好時機嗎?應不應該立馬上車?

在第一大點已經非常明確,有部分朋友因為買到了本輪去庫存房價上漲後的高峰期。在目前市場回落的情況下,導致自己的買房行為開始虧錢了。

但是這只是短暫性的,長期來看房價仍然會上漲,彌補這樣的損失,帶來更好的收益。

那麼,當下是不是買房的最好時機呢?對於絕大部分朋友來說,應不應該立即上車?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現在是一個買房的好時機,確實需要買房的朋友,現在可以立刻上車。未來房價只會越來越貴......

第一,政策觸底。

從2019年我們就看到了這個城市的政策,已經變相的放鬆。降準降息,放鬆限購,放鬆限貸,放鬆門檻路戶購房等等。

可以說,在2019年各個城市的限制性政策都已經觸底,接下來的樓市會在政策上異常的寬鬆。

寬鬆就意味著有上漲的空間和動力,如果不及時上車,可能購房會越來越貴,付出的成本也將越來越大。

第二,價格觸底。

本輪去庫存是從2015年開始,剛開始只有一線城市率先領漲。到2016年這波漲幅輪動到了,二線城市二線城市也開始上漲。到了2017年三四線城市也開始上漲。

但是到了2018年一線城市的房價開始回落。2019年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也處於一個回落的狀態。

可以看出本輪去庫存之後,一線和二線房價已經接近觸底。當然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在一個下浮的通道上。

換句話說,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這樣優質的城市價格已經接近觸底,這個時候買房,有更多的價格優勢。

記住,沒有一個人能夠買到絕對的低點,都只能買到相對的低點,而目前這個相對的低點就是當下。

第三,人民幣在不斷的貶值。

房價歸根到底就是貨幣現象,貨幣不斷的貶值,房價就會跟著水漲船高。這也是這麼多年,樓市一直漲價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是通貨膨脹帶給我們的傷害。

同樣的10元錢,在過去,在現在,在未來所購買的物品就不盡相同,購買力逐漸在減弱。

而房子卻變相的成為了抵禦通貨膨脹的增值品,投資品,價格反而越來越貴。

在政策處理,價格處理的當下買房。就是在抵禦人民幣貶值的一種變相投資,更是一種讓自己的錢擁有購買利益的一種能力體現。

……

是的,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我覺得當下是買房的一個最好時機,確實需要買房的朋友可以把握現在的機會及時上車。

這樣不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多的價格優勢,而且還可以快速的讓自己資產化,財富化。

三,小結

總的來說,買房投資一定是一個長期持有的過程,短期的價格上漲或者回落不要太過在意。

如果太在意短期的價格漲跌,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同時會失去對樓市最本質的判斷。

最後,要特別提醒一下,房子對每一個人每個家庭都非常的重要,它涉及到的金額特別多。

無論是剛需購房者,改善購房者,還是投資賺錢的購房者。在購房前都應該做好充分的學習,掌握一個城市樓市的動態和市場價格以及宏觀的政策。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買房這件大事上,更準確,更安全,讓自己的買房之路更舒心。

同時要不斷的學習房地產相關的知識,在不同的時期,對自己持有的房子或者即將買入的房子做出相應的調整。

我是 重慶樓市老司機,十餘年房產投資經驗,熟悉重慶各區房產價值,板塊輪動,購房貸款政策,購房知識,時常還要分享重慶樓市一線動態,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吧!


重慶地產視野


要不要買房,你要明白幾個規則,規律,之後你才能夠決定要不要上車,房地產的市場,究竟和什麼有關,你要明白,這裡簡單告訴你幾個規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地方的房價最貴,是因為這四個地方的經濟最強盛,對不對?

為什麼縣城的房價,沒有那麼高,就是因為縣城的人比較少,縣城才有幾個人,哪怕是地級市,城區常住能超過100萬人口的也不是很多,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口比較少,而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人口比較多,所以那裡的房價也很貴。

為什麼越是限購的地方,房價增長越快,就是因為那裡有需求,人多的地方有需求,為什麼是這個些地方人多,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經濟比較發達,才會導致這些情況的發生,明白這兩個道理,那麼接下來該不該買房,你就一目瞭然了,你要看看所在的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你再去決定。

一方面,你要看一下,是不是在一二線城市?或者是在一二線城市的周邊200公里商圈之內,或者是不是在城市群的周邊,那你就能知道,是不是要購買房子了,這個時候一定要買,因為這些地方未來房子還會市場,倘若你是在縣城,或者鄉鎮,或者西北地區東北地區,那你還投資房子幹什麼呢?



樂福居


買房開始虧錢了,有地方的房價一度腰折了,我還要上車嗎?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地方,但是如果像你說的那樣房價腰折了的話,就買啊。疫情影響任何地方的房價都走低,銷售額下降,但是都沒有腰折。我認為可以買,如果你剛好需要買房子,而房價又是剛好腰折,那你還不買等待何時啊。如果你有房子居住的話,也可以觀望。畢竟買房子不是小錢,何況以後房子落價是遲早的事。



喬萍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7日電(薛宇飛)2018年初入手了一套住房的吳夏(化名),最近一直在糾結買房是否是個正確決定,因為一年多來,房子不但沒有漲,還讓他虧了幾萬塊錢。劉卿(化名)也是這樣,2016年底以2萬元/平方米買下了河北燕郊的樓盤後,當地房價就坐上了過山車,價格一度漲至3萬元/平方米,之後又幾近腰斬,房子至今沒能脫手。

  房價從高位回落的城市並不少。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份,在100個城市樣本中,有29個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市場轉冷的同時,“房價難有大漲”“房子賣出骨折價”的觀點越來越多,不少投資客著急出手,剛需群體則出現觀望情緒。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房企大幅打折促銷多是噱頭,當前整體房價仍是小幅下跌,市場仍平穩。

  買房虧損 有投資客被套牢

  樓市 中新經緯 高曉瑛 攝

  始於2015年年底的房價上漲風潮,直到2017年年初才刮到重慶,那時,剛畢業沒幾年的吳夏沒有多少積蓄,對買房也沒有概念。但隨著房價飆升,身邊的同學、朋友都開始買房,吳夏也在2018年5月東拼西湊地交了首付,在重慶南岸區買下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

  令吳夏沒有想到的是,房地產市場的冷暖變化這麼迅速,他感覺自己成了高位“接盤俠”。吳夏購房時的價格約為1.4萬元/平方米,幾個月後,同小區四期住宅的價格降到了1.35萬元/平方米左右,大戶型的均價更加低,且室內裝修標準還有了提升。

  “四期開盤沒多久,很多鄰居就以裝修標準低、學區配套差等理由去開發商售樓處拉橫幅,要求解決問題,但效果不是很大。” 吳夏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說,“鄰居們去維權,可能也與房價下跌有關吧,畢竟大家的賬面資產在縮水,還要揹著鉅額房貸。不過,像我這種自己住的,價格漲跌也無所謂了。”

  對於房價下跌有明顯感受的還有劉卿。2016年年底,劉卿以約2萬元/平方米購得了河北燕郊的一套住房。大量資金的湧入,讓當地樓市熱度超前,房價最高達到了3萬元/平方米,此時,劉卿覺得當初的冒險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不過,限購等調控政策的落地,讓燕郊樓市迅速冰凍,價格直線下滑,到2018年年底,劉卿房子所在地區的房價已經降至1.7萬元/平方米左右。近期,她一直在關注燕郊地鐵的進展,希望藉此利好房價能有所上漲。

  中泰證券在近日的一份研報中稱,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房價不上漲、甚至漲幅小的話,持有房產每天都在虧錢。該券商認為,持有房子的成本其實很高,包括買房時至少5%的資金成本和房屋折舊成本。

  根據復旦大學2012年的測算,上海市房產平均每年折舊率在3%~5%之間,若按照4%來算,持有房產的總成本有近9%,而收益不到1.2%。像學區房這種能帶來額外收益的,可以彌補一部分虧損,但對於絕大多數房產來說,已經開始虧錢。

  “事實上,買房虧錢的又何止是上海,百城房價統計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過去一年的房價漲幅不到6%,即使按照3%的租金回報率、5%的資金成本、4%的房屋折舊率來算,在這些城市持有房子都是虧錢的。而且絕大部分小城市租房市場很小,房屋空置率高,租金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中泰證券在研報中稱。

  房企打折套路多 市場總體平穩

  樓盤 中新經緯 賈亦夫攝

  不過,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並不認同“買房者或有房者每天都在虧錢”的觀點。他稱,近20年來,中國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平均每年都有8%~10%的增長,而一些核心城市的漲幅更高,這遠遠超過了物價漲幅、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和一般的理財產品,買房仍是賺錢的。機構不能以一兩年內房價漲幅變小而得出買房虧錢的結論。

  其實,樓市轉冷後,市場上的一些悲觀論調有所增多,諸如“房價難有大漲”“房子賣出骨折價”等報道漸漸讓一些購房者觀望情緒加重。但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並未出現急劇的價格調整,只是在小幅下調。

  國家統計局1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0.6%,但降幅比1~7月份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了0.6%;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增長6.7%,增速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9.9%。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已連續7個月呈現出負增長,說明市場有所降溫,但也要看到,跌幅並沒有擴大。出現這種情況,一是房企積極推盤、降價促銷,二是銀行貸款利率的變化導致部分購房需求提前釋放。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選取了50個區域價格變化作為數據樣本、對比這些城區今年8月上旬與8月下旬房價的變化,得出了以下結論:近期新房價格下降並不是空穴來風,房企確實有降價的步伐,但並不是普遍現象,大城市的中心城市區及產業園區、環大中城市的周邊三四線城市價格仍在上漲。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8月份以來,市場上降價促銷現象有所增多,新房8折、9折銷售的情況並不鮮見,某大型房企甚至對尾盤住宅給予了最高近6折的優惠,員工內部推薦的,還會在折扣基礎上進一步優惠。

  但諸葛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卻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房企降價並不是普遍現象,只是個別房企在6折、8折出售項目,價穩仍是主基調。同時,購房者拿到大幅折扣的門檻也較高,應該謹慎對待這類降價噱頭。

  “大幅降價多是企業搞出的噱頭,或者就是在清理尾盤。有的企業就是先漲後降,真正的價格並沒有多少變化。”謝逸楓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稱。

  嚴躍進認為,從短期看,部分年份的房價確實較高,買賣可能會面臨虧損的情況,但從大趨勢來看,持有房產還是有盈利的機會。對於很多更早之前就持有房子的人來說,基本都享受到了房價上漲的紅利。

  謝逸楓稱,近兩年,政府已經從多方面收緊樓市調控,但目的還是維持市場平穩,既不讓其暴漲,也不能大幅下跌,房地產市場仍有發展的空間。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