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攻蜀,與蜀國伐魏,策略上有可比性嗎?為什麼蜀國北伐不成?

大馬哈魚12


諸葛亮之所以北伐失敗,總結最重要的三點原因:其一,國力差距,曹魏地處北方,農業發達,軍民身體素質好。其二,北伐路途遙遠,蜀軍糧草不濟。其三,諸葛亮手下人才不濟。

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佐後主劉禪。經過一番休養生息,蜀國國力逐漸恢復,諸葛亮說服吳國孫權,吳蜀結盟為他北伐中原做準備。 諸葛亮北伐一是為了完成先帝遺願,二是為了先發制人,曹魏日益強大,蜀國不能坐以待斃。但北伐的結局並沒有取得成功,諸葛亮也沒等到北伐結束,隕落五丈原。

北伐失敗我們總結了幾點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國力,劉備死前在與吳國的交戰中把諸葛亮積攢的家底都打光了,丞相費心費力平定了南蠻,儲備了北伐的物資,但這個過程中曹魏卻是憑藉自己廣闊的北方領土,大力發展農業國力日漸昌盛。

二是,蜀國北伐路途遙遠,且蜀道難行運送糧草困難,沒有軍糧補給,諸葛亮只能退軍。

三是蜀國在關羽、張飛等人死後,人才不濟。諸葛亮提拔的馬謖失守街亭,搭檔李嚴在後方攛掇後主劉禪讓他退兵。

本來北伐已經步履維艱,身邊沒有能幫忙的,還盡是些拖後腿的人,最後諸葛亮心力交瘁死於五丈原,接任的姜維也沒能力挽狂瀾,北伐以失敗告終。


葡運算元


司馬攻蜀和蜀伐魏策略上是否有可比性?為何蜀國北伐不成功?

第一個問題,司馬攻蜀和蜀伐魏策略上是否有可比性?

首先,司馬攻蜀是發生在263年8月,此時已是三足鼎立的後期,三方力量已發生消長變化而趨於崩潰。蜀漢自諸葛丞相死後,其指定的接班人蔣琬董允前後病逝,接著費禕遇刺,姜維掌握大權,不斷向北用兵,國力嚴重消耗,民心不穩。加上後主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竊弄機柄,朝政日非。262年候和之戰,姜維大敗,內部勢力欲罷免姜維取而代之,姜維為避禍災,沓中屯田,各方勢力角逐,朝局不穩。再看魏國,魏國自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獨攬大權,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勢力,籠絡士族,一邊招攬人才,一邊推廣屯田等發展國力,此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強盛。262年,司馬昭分析天下局勢後,制定了“先取蜀再滅吳”的統一天下戰略方針。263年8月,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滅蜀。從司馬伐蜀制定戰略意圖來看,司馬伐蜀三路大軍出擊,兩路偏師圍困蜀國主力姜維軍,主力劍指成都,是站在直接滅亡蜀國的高度而制定的全局策略,主帥奉行全面的進攻策略,縱然冒險,旨在拿下成都,是一場滅國戰爭。而蜀漢自諸葛亮多次北伐意圖佔領雍涼緩圖中原,到姜維屢次率萬餘蜀軍攻魏,意圖佔領涼州緩圖關中進圖中原,都是介於政治考量,明知不可為而不得不為,故統軍主帥奉行保守的進攻策略,能戰便戰,不能戰便退,爭得一州一域便是目標,發動的是一場局部戰爭。一場大國對小國的全面滅國戰爭和一場小國對大國的局部奪地戰爭,戰爭策略上顯然是沒有可比性的。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蜀國北伐不成?

從古至今,戰爭拼的不只是軍人勇武,將帥謀略,更拼的是國家實力。魏國地處中原,人口稠密,領土是蜀國近四倍,多為平原,經濟發達,人才眾多。反觀蜀國,偏居一隅,人口基數不足,疆域面積約106萬平方公里,大多山地,行軍不便,後勤不濟,再加上層內鬥致朝局不穩,好戰致民困兵疲,縱然一戰得力,也傷不了曹魏根本。從地理區位來說,魏國分西部雍涼區域,北部袁紹舊地,中部曹魏起家舊地。這三地和蜀漢相比,相當於三個國家,皆被曹魏治理的不錯,等同於三國鐵盟。縱然沒有馬謖誤失街亭,諸葛亮第一次進攻就奪得雍涼,然而初得雍涼,民心未穩,大軍補給還要從屬地運來。此時曹魏三個蜀地算失了半個,還有兩個半在手中。而蜀漢得了半個雍涼,也就一個半蜀地。一旦曹魏派國內大軍再戰,不一定守得住,一旦被斷了糧道,有可能被困死。除非在奪得雍涼之地時,遇到魏軍主帥犯渾,魏軍被大量殲滅,自身損失不大,再與東吳默契配合,互相掩護,讓曹魏短時間不敢派軍奪回,給蜀漢贏得同化雍涼民心的機會。但哪有這麼多好事呢?先不說蜀軍能不能大量殲滅魏軍,而保證自身損失不大。單回想當年劉備得了漢中,東吳就坐不住吞了荊州。現在得了那麼大塊蛋糕,東吳不反過來進攻蜀地也就罷了,還能一起進攻曹魏?估計也是坐上觀虎鬥,誰贏就湊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