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東北有過年立燈籠杆子的習俗,你們那裡有嗎

小時候,每年過年之前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準備一根很好的木杆做燈籠杆子,然後就是一個燈籠和紅蠟燭。燈籠杆子長大約5米以上,當然是越高越好,燈籠杆子的頂端拴一個鐵環(因為沒有滑輪,用鐵環代替),把掛燈籠的細繩在鐵環中間穿過,用來升降燈籠;然後把這樣的燈籠杆子立在院子裡,等過年的時候用。

我們東北有過年立燈籠杆子的習俗,你們那裡有嗎

小時候大家都困難,再加上物資匱乏,燈籠杆子上面並沒有五彩繽紛的布條,而且這樣的燈籠杆子和燈籠也不是家家都有的。那時候的燈籠不是買的,而是自己用木頭做的一個長方體框架,然後四周貼上紅紙,下面有一塊和燈籠框架相匹配的方形小木板,在木板的對角穿入一根鐵絲,鐵絲的兩端固定在木板的對角上,中間部分彎曲並露出燈籠上部框架一部分,用來拴繩子;木板的中間釘一顆尖朝上的小釘,用來插蠟燭。這樣一個燈籠就做好了。

我們東北有過年立燈籠杆子的習俗,你們那裡有嗎

年三十晚上天一黑,大家就把燈籠裡的蠟燭點燃,把燈籠掛升到燈籠杆子的頂部。掛燈籠預示著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身體健康,也是孩子們最關心、最熱衷的一件事,因為互相之間可以炫耀自己家的燈籠杆子有多高,燈籠有多大,燈籠的貼紙有多漂亮。燈籠釐米的蠟燭多數都是紅色的,因為紅色代表著吉利,在蠟燭快要燃完的時候要換上新的蠟燭,這些事一般都不用大人操心了,家裡孩子多,他們就都想著呢,那時候和現在可是完全不同,那時候我們農村沒有電,點蠟燭都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所以孩子們關心燈籠裡的蠟燭很正常的。

我們東北有過年立燈籠杆子的習俗,你們那裡有嗎

選擇過年的時候已經見不到誰家有燈籠杆子掛燈籠了,多數都是在門口的雨答上掛兩個紅燈籠,或者是掛一些彩燈。至於自己做的那種燈籠早已經是記憶了,現在的小孩子根本沒有見過那時候的燈籠杆子和燈籠。說實話,有時候還真的挺懷念小時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