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

茳J魚兒的淡淡心事


要說火箭炮最遠的射程,神鷹400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神鷹400是航天科工集團研發的一種遠程制導火箭炮,總設計師是湯課輝。

可能有些人很奇怪,怎麼沒聽說過有神鷹100、200、300,直接就崩出個神鷹400來?呵呵,親,這400一指的是它的彈徑400㎜,二指的是它的最大精確射程400㎞。



400㎞,這是什麼概念啊?要知道美軍的AH64D“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作戰半徑也就260多㎞而已。換句話說,假設對手擁有神鷹400,那美軍的武裝直升機就不敢隨便崩出來了設置什麼前進基地了。它可以將以它為中心,周邊半徑400㎞內的基地炸個稀巴爛。



神鷹400除了射程遠之外,它的發射方式也很奇特。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火箭炮是傾斜發射的,可這貨卻是可以傾斜/垂直髮射的。無論敵人在哪個方向,它都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攻擊周邊的敵人,不需要轉動發射架。

另外,神鷹400它是精確制導火箭炮,外貿型採用GPS+慣性制導;自用型採用北斗+慣性制導。慣性制導的優點就是不受電磁干擾,但缺點是隨著射程的加大累積誤差會越來越大;GPS制導可以有效的修正慣性制導帶來的累積誤差,但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兩者相結合,正好取長補短。在戰爭中,如果GPS不受影響,它可以精確的打擊敵方目標;如果GPS信號受到干擾或者敵方關閉了戰區的GPS信號,它可以依靠慣性制導保持一定的精度,依靠數量優勢對敵目標進行火力覆蓋,達到摧毀敵方目標的目的。



神鷹400配種多種戰鬥部,如集束炸彈戰鬥部,末敏彈戰鬥部、鋼珠戰鬥部、破片戰鬥部、穿甲戰鬥部、燃燒戰鬥部等。如採用鋼珠戰鬥部,一枚神鷹400火箭彈就可以覆蓋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目標,對裸露在外的敵方人員、車輛、電子設備進行暢快淋漓的殺傷。如果採用集束炸彈戰鬥部,當一枚火箭彈飛到敵方上空時,搖身一變,就可以變出140多枚小炸彈來。而末敏彈戰鬥部呢,一枚火箭彈可以攜帶50至60枚左右。一飛到敵方目標上空,它就搖身一變,變成五六十枚末敏彈。這些末敏彈可以自主尋找打擊目標,以平均每五六枚末敏彈就可以摧毀一輛坦克計算,一發神鷹400火箭彈就可以摧毀10到12輛坦克。當然啦,在實戰中,各種戰鬥部的火箭彈是混合配備,套用某句電視劇的臺詞就是“穿甲、燃燒、爆破一氣呵成”,賜予敵人淋漓酣暢的吊打,讓敵人的多彩人生瞬間變成一張張黑白照片。



更絕的是,神鷹400的發射架除了可以裝火箭彈外,還可以裝一枚由東風11改進而來的BP12A戰術彈道導彈。當神鷹400發射車全部裝火箭彈時,一輛發射車上可以裝8枚火箭彈,當它裝上BP12A戰術彈道導彈後,就變成1+4了。


血染戰旗紅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火箭炮的射程,原則上可以和導彈一樣。

火箭彈同導彈原則上沒有大的區別。

今天火箭彈都是採用固體燃料,導彈也是一樣。

以往火箭彈同導彈的最大區別,在於一個有制導,一個沒有制導。

但今天火箭彈也可以有制導,所以區別也可以省略了。

比如網上說的射程可以擴展到400公里的神鷹400火箭炮,當時採訪就很有意思:

記者問:請問這款SY400真的是火箭炮嗎?從展示的實體彈來看,配置了引導頭和燃氣舵的SY400和導彈幾乎已經沒有區別了吧?

廠家人員:你這麼說也沒錯,SY400配備了引導頭和燃氣舵等設備確實起到了引導和控制飛行軌跡的作用,這點和導彈很相近。但是SY400配備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彈體落向目標時仍然是慣性彈道。另外這是款外貿產品,考慮到相關的國際規則,我們還是傾向稱之為火箭炮。

看看,這說得已經很清楚了。

實際上,所謂的超遠程火箭炮,尤其是我國外貿火箭炮,只是規避國際導彈出口限制的東西而已。

真正的遠程火箭炮,性價比最高的就是我軍現役的03式遠程火箭炮。

如果只是掛羊頭的導彈,那麼火箭彈射程要多遠有多遠,800公里,1000公里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火箭炮並非導彈,有著自身的戰術任務,不能將這種導彈性質的火箭彈代替火箭炮。

這不是一個概念。


薩沙


射程最遠的火箭炮就在我軍,而且紙面數據都終究是紙面數據,來一起看看我軍軍官是怎麼說的

所謂的遠程多管火箭炮就是03式遠火,其基準打擊距離為70公里,而新型火箭炮打擊距離是以前7倍的話,則是490公里,接近500公里!已經超過了很多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


軍博大數據


火箭炮,國際上哪家最強,衛士-2D在航展的展板上,顯示達到了380公里,專業之士分析,口徑達到了425毫米,可達到425公里,正是目前最遠的。除了“衛士”(WS),還有SR系列,最新的型號SR-5,發射箱實現了220多種發射模塊,可以發射不同口徑的火箭彈,目前知道的三種,122毫米、220毫米和300毫米火箭彈,可以兼容北約227毫米火箭彈,彈徑不同,射程不同,122毫米“火龍”彈最大射程60公里,220毫米GR-1型火箭彈,最大射程70公里,然而70公里不是SR-5的最大射程指標。火箭彈各種口徑,炮射導彈能力水平還是蠻高的,專用的炮彈導彈型號BP-12A,射程在280公里以上。有專家分析,SR-5有發射類似ATACMS的600毫米口徑戰術導彈的能力,近似亮相珠海的M20。兼容能力高,箭彈共架,發射數量是美製M270“海瑪斯”的一倍以上。SR-5代表了火箭炮技術發展最高水平,一經亮相珠海,即受到追捧,已出口給巴林和阿爾及利亞等多個國家。

從107到PHL03

三大遊擊神器之一107,射程不過8.5千米,而現役裝備的遠火PHL03,使用的370毫米火箭彈能至280公里,精度可在3米以內。走過昨天,其中好多故事,屬於中國的一份火箭炮精彩,很值得說一說。63式,107,代表了當年最高水平;爾今不論現役還是出口的各種型號,實現了最遠射程,技術上突飛猛進,具備了多種模塊化發射能力。魂舞大漠的看法,未來火箭炮的趨勢。不能像“約巴龍”式那樣,尺寸過大,展開不便,SR-5才是未來的。當然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如果有人喜愛“海瑪斯”,我們也有相關型號,如已經推出的PHZ11。技術先進,型號多,彈藥豐富,正是我們火箭炮熱銷的原因。

誰能代表未來?

坊間有種聲音是,制導火箭彈,射程是很遠,但發射費用也高,效費比太高,不具經濟性,因此不能代表未來發展。是否這樣,我們來說一說。所謂作戰需求正是一切,戰場一切皆有可能,火箭炮作為大面積快速壓制火器,不管淺縱深目標,打不到,辦不到,還能說什麼。所有裝備都應考慮極限條件下使用的情況,這才是遠程火箭炮設計和發展的初衷啊,所以從實用性出發,開發價值還是蠻大的,這也是我們的遠程火箭炮熱銷的一大原因哪。


魂舞大漠


要問火箭炮最遠射程能達多少,這星球上除了中國沒人能給出準確答案。師從蘇聯大炮至上理論,長期小米加步槍的現狀讓早期中國軍隊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所以,大炮一定要多、火力一定要猛、射程一定要遠。

全球最有名的火箭炮非蘇聯BM-13型“喀秋莎”莫屬,完全算的上現代火箭炮的始祖,最大射程可達到8.5千米,在二戰期間大量裝備蘇軍,德國的人噩夢。

回到我國,50年代初期進口了喀秋莎火箭炮,後續研製出63式107毫米火箭炮。雖然個頭小,不過射程也可以達到8.5公里,因為攜帶輕便、威力大,在世界各地使用,所以被稱之為火箭炮界的“AK-47”。

目前全球範圍內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俄羅斯9A53多管火箭炮、美國M270多管火箭炮,兩者最新改型最大射程分別達到120公里、300公里。而我國的衛士系列火箭炮,以衛士2D遠程火箭炮為例,公開資料顯示其射程為360公里,但普遍認為認為其射程可以達到425公里(排名首位)。

400多公里的射程,加上多管300毫米以上口徑的威力當量,完全可以實現以火箭炮的價格獲得短程戰術導彈的作戰效果。


河東三叔


談起火箭炮,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可能就是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該火箭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顯神威,令德國等聞風喪膽,並以一首“喀秋莎”的歌曲廣為流傳!不過,那時候的“喀秋莎”火箭炮口徑還只有132毫米,最大也僅有射程8.5千米,如今的火炮炮射程早已遠遠超過了“喀秋莎”!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從俄羅斯引進“龍捲風”多管火箭炮,之後我國在“龍捲風”的基礎上“逆向工程”研製出了性能更加先進的火箭炮,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其他國家的火箭炮射程還在150公里以下時,我們的卻早已達到300公里,甚至超過了400公里,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三款射程400公里以上的火箭炮!

第一款:衛士-2D,衛士系列應該是我國遠程火箭炮發展的先驅,也是我軍裝備最多的,其最新款衛士-2D多管遠程火箭炮口徑達到了425毫米,最大飛行速度5.8馬赫,官方宣稱其最大射程是360公里,不過不少消息人士稱其最大射程425公里!

第二款:神鷹400,據悉,“神鷹400”火箭炮是在衛士-2D的基礎上研發的口徑為400毫米的制導型火箭炮,為了提升該火箭炮的精度,除了採用衛星制導之外,該火箭彈還代有彈翼和氣動舵,而且可以採用垂直髮射,雖說長得特別像導彈,但其歸類還是火箭炮!另外,由於外貿的限制,該火箭炮出口時“標”的最大射程為280公里,其實真實射程為400公里!

第三款:火龍480,射程400公里口徑400毫米難道就夠了嗎?當然不夠,“火力不足恐懼症”豈是那麼容易就能好的,所以我國又研發了一款名為“火龍480”的超遠程火箭炮,該火箭彈口徑達到了驚人的750毫米,比大多數遠程反艦導彈的彈經都要大不少!

那“火龍480”火箭彈尺寸那麼大射程應該也會很遠吧?不好意思,出口的時候“標”的還是290公里,但具體能打多遠就看怎麼用了!要不然“火龍”後面加個“480”幹嘛,當然是最大射程是480公里了!

最後,雖說我國的遠程火箭炮技術是一騎絕塵,但以上列舉的三款射程400公里的火箭炮還是以外貿為主,我軍似乎並未裝備多少!這個然布武很是疑惑,畢竟某海峽寬度也就200多公里,理論上自用威懾也很合適啊!


天下布武


這個問題問兔子啊!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兔子付出沉重代價,以一國之力連挑聯合國17個堂口。在那場戰爭中,兔子第一次見識到鷹醬強大火力在戰場上摧枯拉朽的攻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火力壓制帶來的快感。於是兔子就患上了一種痼疾,學名叫做火力不足恐懼症。其主要的臨床表現則是,武器的威力越來越大,陸軍武器的火力簡直可以用變態來形容,讓人歎為觀止。


而火箭炮,正是這一堆因為火力不足恐懼症而開發出的變態武器中,威力最為恐怖的一款。▼這張圖是火箭炮的發射瞬間,能夠看到的不斷超天空飛去的紅點就是火箭彈。超大的口徑,超快的射速,大量火箭彈被髮射升空,朝著預定目標陣地飛去,一瞬間就可以對敵方陣地實現火力覆蓋。我國的火箭炮技術來自於俄羅斯。上個世紀末,我國從俄羅斯引進了龍捲風火箭炮的技術資料。在將技術全部消化吸收之後,我國意識到了這種武器的強大威力。於是,開始將火箭炮作為我國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的重點方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反哺軍事工業,同時加上軍方的重視,我國發展除了多款先進的火箭炮。這其中就包括射程世界最遠的衛士-2D遠程火箭炮系統。

衛士-2D火箭炮是中國精密機械出口總公司和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衛士細節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最新型號。根據其在航展上給出的數據,最大射程為360公里。不過根據有關專業人士透露,這款火箭炮的射程我國給出的官方數據其實是有所保留的。也就是說,表面上說這款火箭炮的射程為360公里,其實最大射程就已經達到425公里。我猜,之所以會給出這個數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款火箭炮是外貿產品,降低射程數據以避開國際上對於武器出口的條條款款。

除了衛士-2D,我國的神鷹-400和火龍280也相當可怕。和衛士-2D定位為遠程火箭炮系統不同,神鷹-400和火龍280的定位是遠程制導火箭彈。也就是說,神鷹-400和火龍280除了具備超遠的射程之外,還擁有制導功能。其中神鷹-400的射程預計在350-425公里之間,而火龍280的射程在280公里左右。火龍-280的射程稍微低,但是其口徑達到了750毫米,可以安裝480公斤的高爆/預製破片彈頭,其威力非常恐怖。其實吧。當火箭炮有了超遠的射程,再加上制導功能之後,火箭炮就變得不再單純了,可以理解為戰術導彈。以神鷹-400為例,它採用了慣性導航+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其精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地對地戰術彈道導彈。再加上採用火箭炮的發射方式,具備出色的射速,極佳的機動性能,讓這款火箭炮受到世界多個國家的重視。甚至有外國媒體宣稱,這種武器系統未來將可能代替短程的彈道導彈,成為普通國家的護國重器,上升到戰略高度。


赤焰噠噠噠


只能說沒有最遠,只有更遠!目前遠程火箭炮,客氣保守的說還是火箭炮,嚴格來說其實就是導彈了,同樣能夠制導,精度很高,使用火箭發動機!

火箭炮目前就是一種介入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的新式導彈,飛行的高度高於巡航導彈,射程也一般低於巡航導彈,普遍在幾百公里,但是速度比巡航導彈快。

不過當然火箭彈的射程不會無限制的增大,個人覺得500公里是個限度!因為比如說超過了500公里,要求精度高的話,就可以使用巡航導彈了,巡航導彈的精度要比火箭彈的要高,抗干擾的能力也強,能夠精確的打擊摧毀目標。

一開始火箭彈算是一種介入火炮和巡航導彈之間的武器,爆發力非常強,在短時間內一輛火箭炮發射車能夠發射幾十枚火箭彈,並且還能快速的裝填,機動性也是非常好,比傳統的火炮好用多了。不過漸漸的,火箭彈也追求起來了精度,不再是傳統的瞄準方式了,開始使用GPS衛星等制導方式,極大的提高了精度,讓火箭彈也有了精確打擊的能力。

目前世界上服役的射程最遠遠程火箭炮,應該是我們的SY400火箭炮了,雖然官方沒有公佈具體的射程,但是應該是超過了400公里,不過肯定是低於500公里的!採用的是垂直導彈發射方式,以至於別人一開始以為它是一種新型的遠程防空導彈。

為了提高SY400遠程火箭炮的打擊精度,設計師採用了慣性導航、主動雷達制導和衛星制導等各種方式結合的複合制導方式,這簡直就和巡航導彈一樣的制導方式了。不過為了控制成本,火箭炮的整體系統要比巡航導彈簡約的很,否則火箭彈的優勢就沒有了,因為火箭炮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比巡航導彈至少動輒就是幾百萬的成本來說,火箭彈的成本要低不少。

而且遠程火箭彈也已經不是簡單的配備普通的對地殺傷性彈藥了,還裝備有末敏彈這樣的反裝甲武器等戰術彈頭,也就是可以攻擊防護力極強的裝甲目標,都是從空中灌頂式攻擊裝甲目標最薄弱的頂部地方,這樣一輪齊射,就可攻擊方圓幾公里內的裝甲集群目標。

當然火箭彈也是一種第三世界國家急需的武器,因為它們導彈研製不了又買不起,就算買也買不到,因為國際規定超過300公里射程的導彈不給售賣,然後火炮精度又不夠,所以火箭彈就成為一種很好的替代武器!


資訊所長


你說火箭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這樣你怎麼回答呢?這個比較籠統,什麼型號的?什麼口徑呢?比如說63式107火箭炮。衛士系列火箭炮。神鷹400火箭炮。俄製龍捲風火箭炮。美式m270火箭炮。以哪種火箭炮為標準呢?那我們就再舉這幾個例子吧。一:63式107火箭炮。最大射程是8500米。二:衛士系列火箭炮.衛士有個種系列,比如說最新型的衛士2d. 其最大射程達到480公里。不過這個480公里是網上傳的。官方給的資料顯示為360公里最大射程。但還有專家認為可以達到425公里,衛士1的話,射程就差很多,只有80公里。三:龍捲風火箭炮。早期型號射程為70公里。後來火箭彈技術升級射程可以達到90公里。但是龍捲風E型有一種,改進後可以達到150公里。四:美國m270火箭炮。由於該火箭炮上面裝備有兩枚導彈與12枚火箭彈。其火箭彈射程,42公里。導彈的射程300公里。


農民打工仔豬葛的日常


火箭炮是一種主要用於面殺傷的多管火箭發射裝置,其特點是結構簡單、發射速度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對目標區域實施火力覆蓋,深受各國陸軍的喜愛。從原理上來講,火箭炮能夠打得很遠,無非就是把火箭彈做得更長更粗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術門檻。但是長期以來火箭炮一直受到精度問題的困擾,尤其是射程越遠、彈道散佈就越大,所以火箭炮的射程通常不會太遠。比如,二戰時期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其實射程還不到10公里。

到了冷戰時期,隨著制導技術的進步,美蘇等主要軍事強國相繼發展出了風格各異的遠程火箭炮,不僅射程大幅提高,打擊精度也是日新月異。以美方的M270型227毫米火箭炮為例,配備了模塊化設計的兩部發射箱,可以攜帶12枚火箭彈(最大射程45公里)或者2枚戰術彈道導彈(最大射程150公里),也可以混裝6枚火箭彈和1枚戰術彈道導彈,命中精度達到100米級別,在海灣戰爭中大發神威,被伊拉克軍隊畏懼地稱之為“鋼雨”。

嚐到甜頭的美方又對M270型火箭炮進行了改進升級,升級了觀瞄火控系統,加裝了高精度的激光陀螺儀,還有中段GPS修正和末段雷達制導,將火箭彈的射程提高到了70公里,戰術彈道導彈的射程提高到了300公里,命中精度進一步縮小到了十米級別。俄羅斯則推出了著名的龍捲風遠程火箭炮(也是我軍03式遠程火箭炮的原型)。龍捲風遠程火箭炮最大射程70公里,改進型提高到了100公里,但是比較遺憾的是不能兼容戰術彈道導彈。

真正把遠程火箭炮玩出花來的國家當非中方莫屬,除了裝備我軍部隊的03式遠程火箭炮(最大射程150公里)以外,還有多款外銷型遠程火箭炮,還出口到了多個國家,其中衛士2型遠程火箭炮最大射程可達400公里,不過由於精度和成本問題,至今尚未獲得客戶訂單。在前不久,我軍新型箱式遠火亮相,採用模塊化設計同時兼容300/370毫米火箭彈(最大射程300公里)和750毫米戰術彈道導彈(最大射程500公里)。

新型箱式遠火的列裝,標誌著我方陸軍已經具備了獨立遂行戰區遠程火力壓制的能力,縮短了火力支援的響應週期,極大地降低了對空軍、火箭軍等其他軍種的依賴性,對陸軍作戰模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目前我國還在加緊研製新概念的電磁發射火箭炮,也就是將傳統火箭彈使用電磁發射裝置彈射升空,在自身體積、口徑不變的前提下,將射程成倍提高,達到上千公里也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成本低得令人髮指,使用化學燃料推進的火箭彈,射程每提高100公里,成本至少增加上萬美元;電磁發射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堪稱人擋滅人、佛擋滅佛的戰爭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