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止秸杆焚燒,禁止家禽家畜養殖,禁止土灶使用的情況下,秸稈的最終出路還有哪些呢?

黑水虻虻多多


凡事都存在著利與弊。

時空進入當代,給人們帶來了很多超出人們想象的現實和迷茫。是緊跟時代順應潮流,還是有保留和選擇性的繼承發揚傳統,我看得因事,因地制宜,決不能一律否定!

即然是農村,那就得有農村的特點:遍地雞戲追逐,處處都能聽到咯咯噠的叫聲,才能有千古流傳的"白毛浮綠水"和"春暖鴨先知“詩句。才有那豬羊滿圈,肥魚滿塘的盛況,才能形成每年一度的春節,家家戶戶殺豬宰羊曬鹹魚壯麗景觀。

農村的一切,都來源於自然,而又回饋於自然。

雞鴨遍地,肥了魚塘,豬羊滿圈,肥了農田,零添加無汙染。……

土灶臺,是歷史的產物,也是農村的一大特色。古往今來,裊裊炊煙往往都是縈繞遊子心頭的美好記憶。

農村有取之不盡的春榮秋枯的柴草,隨手拈來。即美畫了環境,又減少農民一項不必要的開支。鐵鍋土灶,健康實惠,自然與人相得益彰。

過去的秸稈,是牲口過冬不可缺少約飼料和農家一日三餐做飯的燃料,。然而,現在農田耕作基本都是機械化,牲口也就沒了用武之地,現已都被迫退出過去那種"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奮蹄趕"的悲壯境地。

對於秸稈的未來,確實讓人頭痛。秸稈還田處理不當,影響下季耕作操作,還影響下茬作物生長……。如果一炬了之,難免烏煙四起……

現在很多與環境有關的事,總有那麼些人生硬地與農村掛鉤,讓農村農民脫不了干係。

事實如否,捫心自問,誰都很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