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不言之教”?如何理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不言之教”?

知噫zy


"不言之教"來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章:"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不言之教,就是無言的教誨,以自己的所做所為來影響人,開導人。

無為而治,一切順應自然,這是老子的重要哲學思想。這對於今天仍然有指導意義。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能只憑說教,而要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成長。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能說明"不言之教"的教育意義。孟母為了孟子有一個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三次搬家,用心良苦。偉大的母愛終於使孟子成為了一代大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說桃樹和李樹雖不言語,但它們的花和果實散發出的芳香會不斷吸引來人,以至樹下走成了一條路。比喻為人品高尚,雖不言語,也會受到人們的敬仰和愛戴。這也是一種"不言而教"。


手機用戶墨海聽濤


不言之教,無為而為,這些都是《道德經》當中的教誨。其實我常說中西文化在高的境界上是一樣的。《聖經》當中也說過類似的話。你學到的不該這樣做,如何那樣做,這些話對於靈魂來說沒有任何的作用。正如我們的小學生在學校學的東西。不如學習中華文化更能夠打動自己真正的內心。

孩子總是看著父母老師的行為。不用看他們說啥。慢慢就學會了。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現在舉一例,在齊桓公的時代出了一位烹飪大師叫做易牙。這就是廚師業的鼻祖。齊桓公叫姜小白,他好吃。他和易牙說我什麼都吃了,就是沒吃過小孩兒。易牙到家就把自己的長子給蒸了,獻給了齊桓公。

齊桓公就是行了不言之教。他的孩子也學會了他的行為。不是完全模仿他去吃孩子。而是學會了一顆毫無慈悲的心。

在齊桓公重病後,他的五個兒子就開始爭奪王位,齊桓公自己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被易牙禁閉在寢宮當中活活地餓死。這也是易牙為自己的孩子報了仇。齊桓公死後67天都沒有人管,因為他的孩子們都在爭奪王位。齊桓公的不言之教非常到位。

在現實生活當中非常的多。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行為心理學。行為是可以習得的。這裡面有一個學問。你會把原生家庭的影響帶到自己的家庭中。也就是說你父母給你的不言之教。甚至按照家族系統排列的觀點,你歷代祖先都在你的身上種下了許多的不言之教。

這些不言之教都會帶入到你自己的家庭中。帶入到你的人生中。即使你是家庭的反叛者,逃脫者。你依然保持著這些。

現在社會上這樣的家庭反叛者逃脫者非常多。其實他們內心更加痛苦。不會因為逃脫與反叛距離變遠了就會內心變遠。越討厭的就是越親近的。

最後還是我的個人愛好。我的一副書法送給大家。揚仁者風,居清涼地。希望各位能成為行不言之教的仁愛之人。



鐵筆禪心


不言之教出自老子《道德經》。“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無言的教誨,無為的治理,世間很少有人做得到。老子推崇無為而治,不言之教是教育中的無為而治。

不言之教就是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按照生長規律,感受道理、健康成長。不用刻意去做什麼事情或者說什麼話,他就能從你身上得到很多的啟示和教育,這其實是最難的也是最高的境界。

父母親相親相愛、彼此尊重、相互體貼,孩子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會耳濡目染的受到教育,長大之後自然也會重視婚姻和家庭。這也讓人想起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身教,就是一種不言之教。父母把“不言之教”的道理潛移默化到整個家庭裡,雖然孩子們看不到摸不著,但孩子在這樣的氛圍裡,自然可以感受到家人之間的溫暖和體貼、尊重和呵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你這個人是怎樣的,不用言論自我標榜,大家自然感受的到,也會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這也是一種“不言之教”。




醉眠芳草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與第四十三章

是老子哲學理論裡,重要主張之一,認為人應該向自然學習,以萬物為師.

參看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譯成口語是說,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善之所以為善,因此,從比較上也產生相對的惡與不善的概念。於此同理,有與無,難與易,長短,高下,音聲,前與後等等,兩極的概念也如是而生…”

老子所謂的不言之教,指的是自然規律,也就是上述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等等…自然中對立但統一的現象,換句話說,也就是自然法則,這些自然法則沒有語言,但藉由觀察自然,讓我們學習到宇宙自然現象中,恆久不變的道理。

「行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條規的督教,而為潛移默化的引導。「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提到: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這裡「不言」指的就是天之道。



運河文化書院


《不言之教》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以及《老子》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言之教,意思是無言的教誨。言傳身教,言傳是用言語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身教就是不言之教,以無言的方式,通過自己的行為進行教化。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山師曾經說過孟母三遷,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問題。孟母三遷中孟母沒有選擇和孩子的價值觀起衝突,而且選擇三次搬遷。這不是教育後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是想告訴後人她用一種成本最高的方法,來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而沒有選擇成本最低的,直接要孩子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孩子一起玩。因為孩子是有好奇心,有叛逆心理的,你越不讓他幹什麼,他偏要幹什麼,有時候還會產生反感。所以她沒有選擇用說的,直接跟孩子價值觀起衝突,而且費盡苦心想辦法。身教勝於言傳,這是一種不言之教。

有很多成語都在說明不言之教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的意思是以自己的行動給他人做出榜樣;“身先士卒”是做領導的藝術;“為人師表”則是當老師必備的素養。

反過來說有些人也是在行不言之“教”。官二代違法後說,我爸是某某。官太太說,馬上給某書記的女兒道歉。這都是被孩子,被老婆看在眼裡的身“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鮑魚之肆,肯定裡裡外外一股子海蠣子味兒。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其實是順其自然,效法天地萬物。烏鴉不言而反哺,羊羔不語而跪乳。孔子在川上嘆光陰似水,牛頓於樹下悟萬有引力。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這都是不言之教,或教或被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同樣是不言之教,教了蹊上的他們,教了屏幕前的我們。


神助渡人的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析:對於這種事實的認知就好像打開了人們的思維,從而知道了類似的還有: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很明顯這些都是相輔相成而形成對比的叫法。但能夠形成如此對比的東西,就如同一種不變的存在規律一樣。

這其實就是萬物的特徵,而人們通過思考進行對比發現了這一特徵。比如陰陽,比如天地,比如圓缺,盈虧。其實你再深入思考下,是不是和相對論也有那些意思?只是文本看起來是死的罷了,如果你能看的活起來,那就是相對論的文字簡說。

既然一切都是如此有機的存在,那麼對於擁有大智慧的人他就需要應道而行,如何行呢?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怎麼個處無為之事?從這個句式和文字來看,所謂無為,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因為從句子當中就能看到,人家還是處事的,只是這事是無為之事罷了。那麼什麼是無為?道德經是這麼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無為是為道的結果,後面專門詳說。而從前面的理解也就可以看到,既然存在都安排的合情合理的,你說你還能再畫蛇添足嗎?我們從“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器成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不宰,是謂玄德”就可以看出,道出了保護,呵護萬物的成長之外是不干預萬物自身的成長的,這也就是說,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立屬性和生命之路以及人生之路,我所能做的就是效仿道從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行為去作為教化,而不是言語直接的干預。





認修知行


不言之教:與言相對,行。不用言語,用行動指導教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主動招引人,但人們都來看它們開出的鮮花,採摘它們結出的果實,在樹下走成了一條小路。都因芬芳引人,不請自來。



凌霄Hua


不言之教就是人應該學習自然,以萬物為師,一個聖人想要教化普通人,那麼不需要刻意說什麼,做什麼,本身就能讓普通人學到更多東西,讓普通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實就是人只要真實誠懇就能感動別人,這裡其實兩個成語的意思是一樣的,都可以理解為:只要足夠的真誠,那麼別人也能從你這學到東西。


卿永藝術


“不言之教”,不用簡單的言語去進行教導。

聯繫現在的現實熱點,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你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得首先變成什麼樣的人”,是對“不言之教”的現代詮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與“不言之教”是有一些差異的。

希望這個回答能給大家以幫助!



人文世界


不言之教當然就是無需言語的教誨,聖人一貫的做法就是無需廢話,清者自清,明者自明,用無為之姿行不言教化,理解它並不難:

它是一種無言語勸說的行為教化

教化總體上分為言語傳達和行為示範兩種,既然不用言語那就需要示範了,怎樣去示範呢?必然是自己要先做到,所謂“君子有諸己而後求助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人成聖以後就不會再像那些江湖術士一樣口若懸河了,而是靜待花開,他們也不會有把學生教成什麼人的慾望,而是隨緣教化,答問解惑而已。所以,不刻意、不強求成為他們育人的特點,而且即使在解惑的過程中也不會滔滔不絕,而是惜字如金,古人十分明白說多都是錯,大道至簡。想來也是,越是言簡意賅的東西說服力就越強,比如我們流傳幾千年的經典著作都很精簡,幾千年來都被人奉為圭臬,相反,越是冗長拖沓的內容說服力就越弱。所以,老子的這種教育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的先成聖,之後的事就是靠被教育者的積極和悟性。不言之教的方法對小孩對大人都適用,對小孩是通過示範,對大人則是通過行為感召。

它是高人境界點化的特殊手段

古聖授課的記錄幾乎都是被問及的解答,字字珠璣,因為聖人明白一個道理,道可道,非常道,越是精妙的至理大道就越不能用語言表達,只可描述引導別人去意會,所以到了至德妙道的關鍵環節,索性就不用語言了,改用肢體來表達,至於弟子們能不能領會得到那就全看造化,不能強求,畢竟大道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悟得到的。所以印度僧人釋迦牟尼在傳授佛法的時候佛口不開,只是手拈蓮花,而後才有迦葉一笑,秉受衣缽。孔子在傳道的時候,一指啟發“吾道一以貫之”,只給出了一個一字,只有曾子曉誨。至於老子,雖說著有道德經,但是通篇看下來你會發現出現字眼最多的就是無、無為、不等,老子就是要崇尚這種無為教化,不需言語,因為語言多了紛爭就多了,思辨起來了就永遠都找不到真理了,人會陷入永無休止的辯論旋渦當中而無法自拔,正所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總之,行不言之教,也不是讓人不去教,而是通過處無為之事達到教化他人的目的。至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似乎只做到了成聖,而沒做到教化他人,因為一個人成聖成名了,無需言語也會門庭若市,僅此而已,未表現教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