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不言之教”?如何理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不言之教”?

知噫zy


不言之教,無為而為,這些都是《道德經》當中的教誨。其實我常說中西文化在高的境界上是一樣的。《聖經》當中也說過類似的話。你學到的不該這樣做,如何那樣做,這些話對於靈魂來說沒有任何的作用。正如我們的小學生在學校學的東西。不如學習中華文化更能夠打動自己真正的內心。

孩子總是看著父母老師的行為。不用看他們說啥。慢慢就學會了。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現在舉一例,在齊桓公的時代出了一位烹飪大師叫做易牙。這就是廚師業的鼻祖。齊桓公叫姜小白,他好吃。他和易牙說我什麼都吃了,就是沒吃過小孩兒。易牙到家就把自己的長子給蒸了,獻給了齊桓公。

齊桓公就是行了不言之教。他的孩子也學會了他的行為。不是完全模仿他去吃孩子。而是學會了一顆毫無慈悲的心。

在齊桓公重病後,他的五個兒子就開始爭奪王位,齊桓公自己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被易牙禁閉在寢宮當中活活地餓死。這也是易牙為自己的孩子報了仇。齊桓公死後67天都沒有人管,因為他的孩子們都在爭奪王位。齊桓公的不言之教非常到位。

在現實生活當中非常的多。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行為心理學。行為是可以習得的。這裡面有一個學問。你會把原生家庭的影響帶到自己的家庭中。也就是說你父母給你的不言之教。甚至按照家族系統排列的觀點,你歷代祖先都在你的身上種下了許多的不言之教。

這些不言之教都會帶入到你自己的家庭中。帶入到你的人生中。即使你是家庭的反叛者,逃脫者。你依然保持著這些。

現在社會上這樣的家庭反叛者逃脫者非常多。其實他們內心更加痛苦。不會因為逃脫與反叛距離變遠了就會內心變遠。越討厭的就是越親近的。

最後還是我的個人愛好。我的一副書法送給大家。揚仁者風,居清涼地。希望各位能成為行不言之教的仁愛之人。



鐵筆禪心


  • 先說說我對“不言之教”的理解:“不言之教”就是不要過多的對孩子進行言語灌輸式的教育,不要只進行言教!要多教孩子做一些適合他年齡的具體的事情,讓孩子在做的過程中瞭解客觀規律,掌握客觀規律,而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夠順應客觀規律,利用客觀規律更好的學習與生活!而不是進行言教,使得孩子只是聽說了客觀規律,而不瞭解客觀規律,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只會說而不會用,只會紙上談兵,而不會應用,以至給生活和學習造成很大的困擾!
  • 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並不是“不言之教”!我覺得它和“不言之教”,沒有什麼必然的關係與聯繫!雖然都有“不言”,但一個是“言語灌輸,言語教育的說教”,另一個是“不宣傳,不誇耀的做法與行為”,根本沒有關係!要是硬是說有關係的話,就是都在說不要刻意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別人未必會接受的事!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不言之教”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出處和原意!

“不言之教”最早出現在老子所著《道德經》中,在其中第二章和第四十三章中都有出現!

《道德經》第二章全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一章先是羅列了一些現實世界中相互矛盾又對立統一的一些觀念和形式,繼而提出了聖人應對這個複雜世界的一種方式,那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做事不要過分干預而要順應自然,教育不要有過多的言語教化灌輸而要順應人心順應規律!”

  • 從這裡可以看出,“不言之教”就是順應客觀規律而不過多的言語灌輸的教育,是聖人的教育方式!

第四十三章全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這一章是先誇讚了柔弱的東西可以在世界上最堅硬的東西中奔馳,虛無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空隙的東西之中。然後提出來清淨無為是有很多好處的!並且,“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翻譯過來就是:“不做言辭灌輸式的教育的好處與不去刻意干預事物發展的好處,天下是很少有什麼能比得上它們的!”

  • 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認為“不言之教”是天下最好的教育方式,沒有任何教育方式能比得上它!

所以從《道德經》第二章和第四十三章來看,“不言之教”都是指:順應客觀規律的教育,實踐式體驗式的教育,而不是灌輸式的脫離實踐式的純言語教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則是一句古諺語!最早出現在《史記。李將軍列傳》。

《史記。李將軍列傳》相關原文:“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翻譯過來就是:“桃樹李樹不會自我宣傳,但是到樹下來的行人不斷,樹下的地上也會被踩出一條路來。這句話說的雖然是一件小事,不過也可以用來形容‘抵抗外敵’,‘忠君愛國’等大的事情與品德!”

  • 從這裡可以看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和教育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主要說的是:只要你為人們提供了服務,創造了價值,即使你不刻意的宣傳自己,人們也自然會歡迎你,到你這裡來,留下對你的讚美,留下對你的認可!

所以,所謂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是“不言之教”,而且和“不言之教”講的完全是兩個事情!

這就是我的觀點,肯定也有很多沒講到的地方,希望朋友們多多批評指正!


中華一小童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與第四十三章

是老子哲學理論裡,重要主張之一,認為人應該向自然學習,以萬物為師.

參看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譯成口語是說,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善之所以為善,因此,從比較上也產生相對的惡與不善的概念。於此同理,有與無,難與易,長短,高下,音聲,前與後等等,兩極的概念也如是而生…”

老子所謂的不言之教,指的是自然規律,也就是上述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等等…自然中對立但統一的現象,換句話說,也就是自然法則,這些自然法則沒有語言,但藉由觀察自然,讓我們學習到宇宙自然現象中,恆久不變的道理。

「行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條規的督教,而為潛移默化的引導。「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提到: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這裡「不言」指的就是天之道。



運河文化書院


《不言之教》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以及《老子》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言之教,意思是無言的教誨。言傳身教,言傳是用言語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身教就是不言之教,以無言的方式,通過自己的行為進行教化。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山師曾經說過孟母三遷,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問題。孟母三遷中孟母沒有選擇和孩子的價值觀起衝突,而且選擇三次搬遷。這不是教育後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是想告訴後人她用一種成本最高的方法,來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而沒有選擇成本最低的,直接要孩子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孩子一起玩。因為孩子是有好奇心,有叛逆心理的,你越不讓他幹什麼,他偏要幹什麼,有時候還會產生反感。所以她沒有選擇用說的,直接跟孩子價值觀起衝突,而且費盡苦心想辦法。身教勝於言傳,這是一種不言之教。

有很多成語都在說明不言之教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的意思是以自己的行動給他人做出榜樣;“身先士卒”是做領導的藝術;“為人師表”則是當老師必備的素養。

反過來說有些人也是在行不言之“教”。官二代違法後說,我爸是某某。官太太說,馬上給某書記的女兒道歉。這都是被孩子,被老婆看在眼裡的身“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鮑魚之肆,肯定裡裡外外一股子海蠣子味兒。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其實是順其自然,效法天地萬物。烏鴉不言而反哺,羊羔不語而跪乳。孔子在川上嘆光陰似水,牛頓於樹下悟萬有引力。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這都是不言之教,或教或被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同樣是不言之教,教了蹊上的他們,教了屏幕前的我們。


神助渡人的


不言之教:與言相對,行。不用言語,用行動指導教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主動招引人,但人們都來看它們開出的鮮花,採摘它們結出的果實,在樹下走成了一條小路。都因芬芳引人,不請自來。



凌霄Hua


不言之教出自老子《道德經》。“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無言的教誨,無為的治理,世間很少有人做得到。老子推崇無為而治,不言之教是教育中的無為而治。

不言之教就是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按照生長規律,感受道理、健康成長。不用刻意去做什麼事情或者說什麼話,他就能從你身上得到很多的啟示和教育,這其實是最難的也是最高的境界。

父母親相親相愛、彼此尊重、相互體貼,孩子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會耳濡目染的受到教育,長大之後自然也會重視婚姻和家庭。這也讓人想起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身教,就是一種不言之教。父母把“不言之教”的道理潛移默化到整個家庭裡,雖然孩子們看不到摸不著,但孩子在這樣的氛圍裡,自然可以感受到家人之間的溫暖和體貼、尊重和呵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你這個人是怎樣的,不用言論自我標榜,大家自然感受的到,也會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這也是一種“不言之教”。




醉眠芳草


不言之教當然就是無需言語的教誨,聖人一貫的做法就是無需廢話,清者自清,明者自明,用無為之姿行不言教化,理解它並不難:

它是一種無言語勸說的行為教化

教化總體上分為言語傳達和行為示範兩種,既然不用言語那就需要示範了,怎樣去示範呢?必然是自己要先做到,所謂“君子有諸己而後求助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人成聖以後就不會再像那些江湖術士一樣口若懸河了,而是靜待花開,他們也不會有把學生教成什麼人的慾望,而是隨緣教化,答問解惑而已。所以,不刻意、不強求成為他們育人的特點,而且即使在解惑的過程中也不會滔滔不絕,而是惜字如金,古人十分明白說多都是錯,大道至簡。想來也是,越是言簡意賅的東西說服力就越強,比如我們流傳幾千年的經典著作都很精簡,幾千年來都被人奉為圭臬,相反,越是冗長拖沓的內容說服力就越弱。所以,老子的這種教育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的先成聖,之後的事就是靠被教育者的積極和悟性。不言之教的方法對小孩對大人都適用,對小孩是通過示範,對大人則是通過行為感召。

它是高人境界點化的特殊手段

古聖授課的記錄幾乎都是被問及的解答,字字珠璣,因為聖人明白一個道理,道可道,非常道,越是精妙的至理大道就越不能用語言表達,只可描述引導別人去意會,所以到了至德妙道的關鍵環節,索性就不用語言了,改用肢體來表達,至於弟子們能不能領會得到那就全看造化,不能強求,畢竟大道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悟得到的。所以印度僧人釋迦牟尼在傳授佛法的時候佛口不開,只是手拈蓮花,而後才有迦葉一笑,秉受衣缽。孔子在傳道的時候,一指啟發“吾道一以貫之”,只給出了一個一字,只有曾子曉誨。至於老子,雖說著有道德經,但是通篇看下來你會發現出現字眼最多的就是無、無為、不等,老子就是要崇尚這種無為教化,不需言語,因為語言多了紛爭就多了,思辨起來了就永遠都找不到真理了,人會陷入永無休止的辯論旋渦當中而無法自拔,正所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總之,行不言之教,也不是讓人不去教,而是通過處無為之事達到教化他人的目的。至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似乎只做到了成聖,而沒做到教化他人,因為一個人成聖成名了,無需言語也會門庭若市,僅此而已,未表現教的意義。


水清樸一


不言之教就是人應該學習自然,以萬物為師,一個聖人想要教化普通人,那麼不需要刻意說什麼,做什麼,本身就能讓普通人學到更多東西,讓普通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實就是人只要真實誠懇就能感動別人,這裡其實兩個成語的意思是一樣的,都可以理解為:只要足夠的真誠,那麼別人也能從你這學到東西。


卿永藝術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析:對於這種事實的認知就好像打開了人們的思維,從而知道了類似的還有: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很明顯這些都是相輔相成而形成對比的叫法。但能夠形成如此對比的東西,就如同一種不變的存在規律一樣。

這其實就是萬物的特徵,而人們通過思考進行對比發現了這一特徵。比如陰陽,比如天地,比如圓缺,盈虧。其實你再深入思考下,是不是和相對論也有那些意思?只是文本看起來是死的罷了,如果你能看的活起來,那就是相對論的文字簡說。

既然一切都是如此有機的存在,那麼對於擁有大智慧的人他就需要應道而行,如何行呢?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怎麼個處無為之事?從這個句式和文字來看,所謂無為,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因為從句子當中就能看到,人家還是處事的,只是這事是無為之事罷了。那麼什麼是無為?道德經是這麼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無為是為道的結果,後面專門詳說。而從前面的理解也就可以看到,既然存在都安排的合情合理的,你說你還能再畫蛇添足嗎?我們從“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器成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不宰,是謂玄德”就可以看出,道出了保護,呵護萬物的成長之外是不干預萬物自身的成長的,這也就是說,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立屬性和生命之路以及人生之路,我所能做的就是效仿道從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行為去作為教化,而不是言語直接的干預。





認修知行


經常聽到人們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表達對老師的讚美。據考證,該成語最早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司馬貞《史記索隱》記載:“姚氏雲:桃李本不能言,但以華實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徑也。”

由此可知,這句成語是司馬遷所引用的當時的“諺語”,是民間流傳的俗話。這句諺語後來也出現了一些類似的說法,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桃李成蹊”等,意思基本是一樣的。

既然是諺語,就表明它在民間相當流行,不僅如此,它還進入詩詞之中,如宋代的辛棄疾在《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中寫道:“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又如,金朝的元好問在《送杜招撫歸西山》中也寫道:“父老樵漁知有社,將軍桃李自成蹊。”再如,元好問《南鄉子》一詞有云:“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綠漸稠。”一句民間諺語竟能被文人騷客所接受,進入詩詞作品,可以見其流傳範圍之廣,影響之深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本意是說,雖然桃樹和李樹不會說話,但它們有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會被踩出一條小路來。這句話後被引申用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誇耀,也不用向別人邀功,人們自然也會記住他。

這句成語為什麼會流傳如此廣泛?在當今時代的環境下我們可以對它的寓意和哲理進行哪些新的解讀?值得我們細細考究。

一是自然純真,永葆本色。桃樹和李樹是相當常見的樹種,幾乎到處都是,它們的生命力十分頑強,比如,吃完桃子後把桃核隨手扔在土裡,稍微掩埋一下,第二年,桃樹苗就能夠破土而出了。桃核的外殼如此堅硬,用石頭都未必砸得開,但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嫩芽竟然能夠衝破堅硬的外殼,破土而出,桃樹有如此順應自然召喚的能力,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不能不令人驚訝和感慨。正因為它的生命力如此強大,所以在生長過程中幾乎不需人工介入。桃樹和李樹與玫瑰等需要人工精心栽培的植物不同,它們是自然生長的植物,無須雕琢就能成就自然和純真的美,而且靠其本色就能吸引人們前來觀賞。

二是謙虛低調,實至名歸。這個成語的重點之一是“不言”。“不言”就是不張揚不吆喝、不顯山不顯水,深藏若虛,大智若愚。老子曾言,其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所謂的“不敢為天下先”,說的並非是碌碌無為、不敢進取,而是說要低調做人、不事張揚,畢竟寶玉在璞,不減其光,寶劍在鞘,不損其鋒。

桃樹、李樹花朵顏色淡雅,並不炫耀自己的美麗芬芳,而是默默無言。做人也應當如此,時刻保持謙虛、低調的品格。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會發現,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謙虛,而喜歡自我吹噓的人往往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所謂“滿桶水不蕩,半桶水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讚美的就是這樣一種低調、無聲、不炫耀、不邀功的良好品行修養。

三是埋頭做事,默默耕耘。“不言”還表明桃樹和李樹不與外界爭鋒,而是默默汲取營養,悄悄綻放花朵,結出果實,這也象徵著一種埋頭做事的精神。有一個稻子與稗草的典故與此異曲同工,說的是有一個城裡人到鄉下,無法區分稻田裡的稻子和稗草,他去請教一位老農,問他如何區分稻田裡的稻子和稗草,有經驗的老農告訴他:沉甸甸低頭向著大地的就是稻子,而向著天空朝上的就是稗草。

在這個典故中,稻子的成長就是默默做事精神的化身,而且其頭愈低,表明其愈成熟。真正做實事的人,不會像稗草眼高於頂,高高在上,而是像稻子低頭不語,埋頭做事。就此說來,學習桃李的“不言”,就是要有一種腳踏實地做事的精神,只要勤奮努力,達致惠及他人的程度,就自然能夠得到人們的肯定和讚賞。

四是人格感召,道德吸引。“桃李”的意象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有多重含義,它們既是最常見的果實,也是美好形貌的象徵。例如,唐朝張說在《崔訥妻劉氏墓誌》一文中寫道:“珪璋其節,桃李其容。”“桃李”還被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如《詩·召南·何彼襛矣》有云:“何彼襛矣,華如桃李。”陶淵明更是用桃花源來描繪其設想的人間仙境,桃花是仙境中一個重要的意象。不過在我看來,“桃李”最重要的內涵,是其被用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只有具備這樣強大的人格感召力,才能感召人心,人們才會紛紛聚集在桃李樹下,以至於踏出一條小路來。

晉代潘岳《太宰魯武公誄》雲:“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中國上下幾千年出現了無數的偉人,他們無一不是憑著自身的道德感召力,來獲得民眾的認可和稱讚,並引領社會進步的。顏淵讚美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論語·子罕》)。”曹操在《短歌行》中這樣讚美周公:“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都是在表達高尚人格的感召力作用,它是一種無聲的力量,是最強的感召,可以說是無言勝有言。

中國傳統意象中的“桃李”一直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指的是賢才俊彥。宋朝楊萬里在《送劉童子》中說:“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清朝金人瑞在《吳明府生日》中說:“菖蒲夜雨平郊埛,桃李春風動學牆。”所謂“桃李天下”“桃李滿園”,這裡的“桃李”講的是桃李結出的碩果,即優秀的學子,人們常用“桃李之教”感念師德,這種表達是十分恰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