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深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共擁有森林面積2.2億公頃。其實,中國森林覆蓋率並不高,日本和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7%,韓國達到了64%,挪威60%。和它們相比,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2.96%根本不值一提。

但當你瞭解了中國實際情況後,你會不由得佩服中國的努力。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氣候因素

其實,看一個國家的森林覆蓋率不僅要看這個國家擁有多少森林,還要看這個國家的環境氣候。

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水,這是因為植物屬於自養生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生產能量,而生產能量的場地則在葉片的葉綠體中。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為了儘可能的進行光合作用,一般植被會生長出足夠多的樹葉來接受太陽光子,然而植被又不能無限的生長葉子,這是因為生長的葉子越多,植被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蒸發的越多。如果一個地區沒有足夠的水供植被生長以及蒸騰,那麼該地就不適宜樹木生長。比如:降雨量較少的荒漠地區。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而降雨量的多少,又取決於當地水分的蒸發,比如:沿海地區降雨量較多,這是因為海洋的水分蒸發量大,凝聚的水分子在天空凝結成水珠,降落到周圍的地區。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然而內陸地區,尤其是缺少大江大河的地區,水分的蒸發量較小,因此降雨量也較少。這也導致我國的降雨量分佈為東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所以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乾旱少雨,呈溫帶大陸性氣候,而西南地區地勢較高,呈高山氣候,都不適宜森林大規模生長。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也就是說,我國有一大半地區由於氣候的原因,不適宜植被生長,只有東部沿海以及南方地區能夠供森林生長。

日本地區之所以森林覆蓋率較高,是因為日本四面環海,降雨豐富。因此日本氣候主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及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適宜森林大規模生長。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地形和土壤因素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其實一方水土也養育著一方植物。

我們知道,平原上雖然適合種樹,但更適宜發展農業,即使在日本也是如此。而丘陵以及高山則適合種植樹木。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我國地域遼闊,山地有很多,然而西北部的山地由於降雨量較少森林無法大規模生存,東部丘陵雖然居多,但東部的平原也較多,更適宜發展農業,而不是森林業。多說一句,我國用佔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由此可見我國農業用地的面積。

再加上中國人口密度大,根據統計,中國人口密度為144.3人/平方公里,而日本人口密度約348.3人/平方公里。

由於我國的人口分佈也是東部多,西部少;東南地區多,西北地區少。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因此東部地區的土地會優先滿足人口的需要,由於我國適宜森林生長的地區,剛好也是城市化比較發達的地區,因此我國適宜種植森林的面積又進一步縮小。

儘管如此,我國在2019年共完成造林706.7萬公頃,森林撫育773.3萬公頃。而日本全國森林總面積為1342.9萬公頃。

所以,並不是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低,而是我國國土面積大,氣候與環境更復雜,不能只用單一的標準去判斷各國的實際情況

森林覆蓋率

我們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口呈指數級增長,在剛成立之初我國只有4億人口,而今年我國卻擁有14億人口。

在當時,日益增多的人口與有限的耕種面積導致我們不得不開荒種糧,比如:北大荒,給當地環境帶來嚴重破壞。但是隨著我國科學的發展,比如:農藥和化肥提高了我國的畝產量;而育種業的進步又為我們帶來了高產的品種,甚至是在不適宜種植糧食的地方種植小麥、水稻,比如:袁隆平團隊研究的耐鹽鹼水稻面積預計在今年達百萬畝,而且還正在研究的能夠在海上種植的農作物品種。

我國森林覆蓋率22.96%,遠低於日本,為什麼說我國做得更出色?

這些科學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可以依靠有限的土地生產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地球20%的人口,因此這些年我國一直在退耕還林還草,甚至杜絕放牧,以此來保證當地生態環境的恢復。所以,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才會逐漸遞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