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点评:《心之远,心之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点评:《心之远,心之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世上本无所谓“极”与“最”,也无所谓“有”与“无”,因为万物之所在,存于比较,存于内心。你永远不会知道大海有多宽广,即使你亲身感受海风在身边呼啸,海浪在腿上拍打,也触摸不到天与海的分界线。人同样是这样,拥有一片心海。我们或许宥于别人的观点踟蹰不前,或许为心魔所困不敢迈出求索的步伐,但只要沉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你就会清晰地看见人生又一个入口——会当凌绝顶。

静下心来,排除外界的干扰,委心而行,勇敢迈出自己人生的步伐,我们便足以点亮人生之灯。父母吸毒的阴影掩盖不了她内心的光明,家庭穷苦的现实也摧毁不了她萌动的梦想。这个出生于美国贫民窟的小女孩没有淹没在人生的苦海里,却是紧跟心灵求知的渴望一路走来,最终以坚毅的内心与顽强的拼搏成为哈佛女研究生,她就是莉兹·默里,是用心追求人生高度的前行者。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点评:《心之远,心之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个体的能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潜于内心,就可以挖掘出最好的自己

忠于内心的声音,有着自己的追求,在他人眼中也许荒诞可笑。但是只要奋力前行,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收获心灵的成就。风烛残年,他伸出瘦弱的双手托起数百名贫困求学的希望,那几十年不变的着装和一日三餐的馒头更是在敲打着我们所有人的心灵。这个人就是刘盛兰,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用捡垃圾的手绘出孩子们美丽的明天。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点评:《心之远,心之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也许他人在为生计而奔波,刘盛兰老人却看到了人性的大爱之山。立于山顶,刘盛兰老人看遍世间最美好的风景。

心能想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有时聆听内心,步随心转,更是一颗滚烫的爱国心,一种心灵的崇高感,一种无私的使命与担当。黄旭华响应国家的号召,投入核潜艇研究事业中多年不归故里,舍小家,顾大家。在那个惊涛骇浪、篷飞橹翻的年代,他挺起的腰杆化作国家的一根铁柱,任凭风雨雷电,始终背负着国家的重担。山上的草绿了又黄,他却早已青丝成雪,令人敬仰。

人生如山,山上的风景如何,均在个人心中、眼中。有的人意在自己,登临绝顶时便笑声朗朗;有的人意在他人,不达仁义之山誓不罢休;还有的人一生仰望国家之山,用大义大爱一次次感动着平凡的人们,传递着正能量。高处寒不寒关键在于你的心。而心是登上人生之山的动力,我们唯有把握内心,沉心于己,时常扣响心灵之门,才能忘却外界异样的眼神,一览巅峰的浩荡烟云。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点评:《心之远,心之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点评】

作者开篇由自然界的大海联想到人的心海,巧妙而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沉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该文章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事例论证法运用得十分娴熟,恰到好处。作者选用莉兹·默里、刘盛兰、黄旭华这三个新颖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叙例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莉兹·默里、刘盛兰、黄旭华这三个事例叙述较为详细,这是“点”;文章末段一连用三个“有的人”举出的事例叙述简略,这是“面”。文章无论是叙例还是分析都紧扣中心论点,体现了考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敬请关注,谢谢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