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之行(8)“元謀人”是如何發現的?有何重大意義?

“元謀人”的發現過程

元謀人,因發現地點在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俗稱“元謀人”,元謀縣被譽為“元謀人的故鄉”。

1965年5月1日,錢方、浦餘慶等學者到上那蚌村附近尋找化石。當時,他們在一位牧牛老人指點下,來到蚌村以西約1公里的山溝裡尋找化石。下午5點鐘時,一個人在一個土包下發現了雲南馬的化石,接著又發現了兩顆人類的門齒。後來,學者將牙齒化石帶回北京。1972年2月,經中國地質科學院的胡承志鑑定,公佈了這一發現。胡承志在《地質學報》1973年第1期上發表了《雲南元謀發現的猿人牙齒化石》一文。1973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組織了大規模發掘,在附近地層發現了人工打製的石器和炭屑、哺乳動物化石等。但沒有發現新的人類化石。1976年7月25日,用古地磁方法測定其絕對地質年代為距今170萬年左右。經研究分析,同屬個男性成年人個體,形態特徵與“北京猿人”相似,但比較粗壯,有明顯的原始性狀,為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它早於“藍田人”、“北京人”等“猿人”,從而把中國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萬年。


雲南之行(8)“元謀人”是如何發現的?有何重大意義?

“元謀人”發現遺址

1986年又在元謀境內發現距今250萬年的“東方人”古人類牙齒化石,填補了距今800萬年的臘馬古猿到170萬年的“元謀人”之間的缺環,揭開了人類歷史上最古老階段的新篇章。如今,元謀縣的“東方人”、“元謀人”遺址以及“元謀人”陳列館吸引著不少中外考古工作者。

雲南之行(8)“元謀人”是如何發現的?有何重大意義?

元謀猿人


發現“元謀人”的重大意義

“元謀人”的發現將中國人類歷史向前推進了100多萬年,表明長江流域的雲南是人類起源與發展的關鍵和核心地區,有力地挑戰了人類起源非洲中心論這一學說,為人類起源與發展多元中心論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支持,“元謀人”作為中國人類歷史的開篇被寫入中國歷史教科書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