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女媧傳說是中國最古老的傳說之一,是中華上古神話體系中的創世女神,流傳最廣的神話故事為“摶土造人”和“煉石補天”。而另一體系的神話傳說認為女媧是伏羲之妹,和伏羲一樣,同為風姓,人首蛇身。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太平御覽》引《風俗通》曰:

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絙於泥中,舉以為人。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淮南子覽•覽冥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鷹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史記補•三皇本紀》記載:

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運。一曰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週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頻木王也。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有關女媧為伏羲之妹的傳說,唐李冗《獨異記》卷下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婦,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婦,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這就是著名的兄妹合婚的傳說。而且秦安境內的安伏鄉的顯親峽被認為是兄妹滾磨盤合婚的峽谷。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各種傳說,撲朔迷離,但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地將其尊為創世神和始祖神。不但漢民族如此,雲南的苗族、侗族等都將女媧作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在傳說中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淮南子•說林訓》: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生於風臺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長於風谷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葬於風塋

秦安也是傳說中女媧的故里,女媧,風姓,生於成紀(今甘肅秦安縣)。《水經注•渭水》雲:“瓦亭水(今葫蘆河)又西南出顯親峽,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媧祠。庖羲之後有帝女媧焉,與神農為三皇矣。”顯親峽即今錦帶峽,秦安民間相傳伏羲女媧在此從山頂滾下石磨盤,合而為一,於是兄妹成婚,繁衍人類,因稱此峽為顯親峽。伏羲女媧的傳說故事在安伏尤為濃厚,解放初期,安伏玉鍾峽尚有名為“白蛇碥”的巨石,上有雙蛇相交圖案,後因修路而炸燬,但遺蹟仍然可辨。傳說秦安隴城為女媧誕生之地。明《秦安志》曰:“其山當隴城之北,有女媧廟。廟建於漢以前。媧皇,成紀人也,故隴得而祀焉。今廟存而祀廢矣。有北山寺。”清道光《秦安縣誌》記載,隴城鎮有“媧皇故里”牌坊。《甘肅新通志》載:“相傳女媧氏風姓,生於風臺,長於風谷,葬於風塋。”又載:“女媧廟,在州北四十里秦安縣,在縣東北龍泉山,建於漢代以前,國朝乾隆初,龍泉山崩,廟移隴城鎮東北門內。水逼城,廟又移東山坪。同治回亂廟毀,重建於隴城鎮南門內。”龍泉山,當地又稱風臺梁,為女媧廟最初的廟址,經多次遷移,最後落址於隴城南門內,即今日廟址。歷史地理學家、蘭州大學教授馮繩武撰寫的《甘肅旅遊資源分區》中,稱秦安為“兩皇故里”,兩皇即伏羲、女媧。風谷、風臺、風塋三址皆在秦安縣隴城鎮,皆為上古流傳至今的地名,沿襲至今,與伏羲女媧誕生之地關係密切。

【神話人物】​女媧誕生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