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在1928年的7月,孫殿英開始了他人生中的轉折——東陵盜墓。這次盜墓震驚世界,孫殿英一共盜了兩個皇陵,一個是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個是慈禧的定陵,慈禧下葬還沒有二十年的時間,陵墓就被洗劫一空。

孫殿英出生河南,因出過天花而得外號“孫大麻子”,在我國近代史上來說,算是一位十分著名的人物。孫殿英自小性格豪放,行俠仗義,可以說是黑白通吃。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自古以來,我們都是認為“逝者為大,入土為安”,可以說中國人對殯葬的相關事宜都十分重視,要知道就算是普通的家庭,也會盡可能讓去世的家人風光走完最後一程。後來到了清朝,這種下葬的豪華程度可是非常的高,更別說是帝王的葬禮了。

一、孫殿英盜墓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慈禧在臨死前,執意建造豪華陵墓,陪葬珍寶無數,不顧大臣的反對奢華浪費,慈溪到死也想要做一個“富貴”的美夢。當時冒天下大不韙的孫殿英,盜了慈溪的墓,把棺槨扒開,但是孫殿英盜墓也有自己的苦衷,身處戰亂年代,物資匱乏,身為軍閥首領的孫殿英卻整天要為軍隊每天日常開支發愁,並沒有表面上風光無限。

當時的東陵地區恰好是一個無政府地帶,1928年7月,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率領的部隊駐紮在薊縣的馬伸橋一帶,於是孫殿英動了歪腦子,就是盜墓,皇陵裡埋藏的寶藏令孫殿英垂涎三尺。

要說著盜墓畢竟是見不得光的事情,所以孫殿英沒有明目張膽的進行,當時,奉軍第二十八軍的一個叫馬福田的團長駐紮馬蘭峪,也打起慈禧墓的主意,於是孫殿英打跑了馬福田,藉著軍事演習的理由迅速的封鎖了整個東陵地區,並且聲稱需要實行戒嚴,要求當地老百姓不許出村,斷絕交通。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到達陵墓入口後,孫殿英用炸藥強勢破開了塵封已久的宮石門,待股腐朽的氣息逐漸散去後,孫殿英遣士兵進入墓穴。

地宮中的裝飾富麗堂皇,是士兵們未曾見過的金銀珠寶,於是孫殿英開始對慈溪墓的偷盜,對這數之不盡的陪葬品金銀財寶們,進行了掠奪。他用7天7夜的時間,盜掘了慈禧陵墓,把慈禧死後埋入墓中的大量文物,都給盜得一乾二淨,甚至連慈禧身上的衣物都沒放過,哪怕慈禧穿的褲子,都是金絲編的,價值連城,除了衣物,孫殿英等人把慈禧嘴裡的夜明珠、墊的錦褥、蓋的經被通通拿走,把慈溪的遺體拋出了棺材外,全身只著一條短褲。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孫殿英偷盜了慈溪的墓,這點是很多人為孫殿英喝彩,說他幹得好的地方。孫殿英當年的隨從回憶,將東陵洗劫一空後,孫殿英唸叨著一句話:“老祖宗,我為您報仇了!”這對於當時很多人來說,孫殿英成了英雄,畢竟人們剛剛推翻了晚清的統治,獲得瞭解放。

二、慈禧陪葬品們

慈禧棺材底部鋪的金絲織寶珠錦褥,厚7寸,下面有大小珍珠12604粒,紅光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上再鋪繡滿荷花的絲褥,之後再鋪5分重的珍珠2400粒。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蓋在慈禧上的是一條織金的陀尼經被,被長280釐米,寬274釐米明黃緞底,捻金織成。經被上綴有820粒珍珠,被面上織有眾多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裝飾。頭戴鳳冠,冠由珍珠寶石鋃嵌而成,冠上有一顆重4兩大如雞蛋珍珠,口內含夜明珠一粒。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黃籽粉瓤者兩個,綠皮白籽黃瓤者兩個,翠桃10個,翡翠白菜一顆。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內廷大總管李蓮英的嗣長子李成武《愛月軒筆記》,對慈禧墓有詳細記載:“太后未入棺時,先在棺底鋪金花絲褥一層,褥上又鋪珠一層,珠上又覆繡佛串珠之薄褥一。頭前置翠荷葉,腳下置一碧璽蓮花。放後,始將太后抬入。後之兩足登蓮花上,頭頂荷葉。身著金絲串珠彩繡禮服,外罩繡花串珠掛,又用串珠九練圍後身而繞之,並以蚌佛18尊置於後之臂上”

孫殿英後來把盜墓所得的翡翠西瓜送給了宋子文,翡翠甜瓜送給東陵盜案審判長商震,翡翠白菜送給孔祥熙。慈禧最為有名的陪葬品,是夜明珠,傳說夜明珠分開時是兩塊透明的珍珠,合攏時會透出一道綠色的光,綠光可以傳很遠,百米之內都能看見。

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文物流失海外,為什麼還有人說:幹得好?

這顆夜明珠,後來輾轉到宋美齡手中,被她鑲嵌在鞋上,但隨著戰爭的爆發,夜明珠也不知去向,多數寶物被士兵及孫殿英所變賣和贈送他人用於賄賂關係,現在這些國寶大多已經流失海外。孫殿英的盜墓行動讓被壓迫200年的漢人長舒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