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疫情中的企業責任

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 口述史:疫情中的企業責任

我們是武漢本土的媽媽互助社團,積極鏈接社會資源支持媽媽們抱團育兒,通過5年多時間的1000多場線下活動,逐步發展成為致力於為女性全方位賦能,驅動社團成員創業、遵循內心所向再就業的產品型生態社群。


新冠病毒像一起巨大的風暴,

將中國人全都捲入其中,

大家無論是個體,還是企業,是政府,還是民眾,

都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緊緊聯繫在一起。

抗疫的過程也是一場龐大的聯合行動。

有人在一線治病救人,

有人在一線幫助和支持這些白衣天使。


今天的兩位分享者,

代表著這場戰役中一個重要的角色:

捐贈者——企業

無論是大型企業,

還是處於疫情風口浪尖的中小型企業,

大家都因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觀,

而走向了對生命關懷的大愛之路。


肖煒:我雖然求生欲很強,但是……

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 口述史:疫情中的企業責任

肖煒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我不知道他會不會這麼覺得,但是在他身上,我彷彿看到一個認識很久的武漢同學,坐下板凳就迫不及待地說:“兄弟,我跟你說個前幾天經歷的大事……”

他說的是麼斯事?他說的是一個求生欲很強的武漢市民,為什麼衝到一線醫院的故事。


我本買了去杭州的火車票,但我居然主動衝進了一線醫院。

我叫肖煒,武漢三和酥味糕點店的老闆。

年前我就聽到一些風聲,覺這個事情有點不對勁。為了保護我的家人和員工的安全,我決定放棄年前的銷售高峰期,早早讓員工回家了。而我,也買好了去杭州親戚家的火車票。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由於店裡事情沒處理完,我也就留在了武漢。

1月27日,武漢封城已有好幾天,當時正是最混亂的時期,謠言與病患視頻滿天飛,各種物資缺乏的信息不斷出現。突然一條求助信息吸引了我的注意:漢口醫院的醫生和病人急需預包裝的烘焙類的產品。

我看了幾天的新聞,內心又煩又急,一直想出點力。這條信息裡需要的東西我有啊!我立刻給股東打電話,兩人一拍即合:不管賠多少錢,趕緊想辦法把食品送到醫院去。

掛掉電話我就跟漢口醫院聯繫,答應他們把保質期較長的糕點送去。現在看來,我們的行動非常快,很多大的食品公司都還沒來得及行動,而小企業利索辦起來了。

我在群裡吼了兩嗓子,結果愛心顧客出現了。

雖然答應了捐贈,但實際上,在剛封城的時候,我們想要開車運貨並不容易。

首先,誰去送貨到醫院?作為老闆,我不想讓員工承擔這個得病的風險,我決定和老婆開車跑到店裡去搬貨。

第二,車開得出去嗎?這個問題我沒怎麼考慮,管他扣多少分,都得開車出去。

第三,貨裝不下怎麼辦?我家就是普通小車,裝載量肯定不及貨車。我索性在顧客群裡面吼了一嗓子,剛好有兩位帥哥跳出說有兩輛車,可以幫忙拉貨。

就這樣,我們三輛車就在店裡集結了。我們把店裡密封性比較好,保質期比較長的產品搬到車上。

別看我們幾個男人,但是心很細,我們考慮醫生護士他們吃,要方便、要安全,於是準備了很多的塑料袋和乾淨的手套,讓他們吃得更放心。

這時又出了點岔子!店裡的鐵閘門關不上了!急得我恨不得把那個門把強行拉下去。還好後來遙控板好了,多虧兩個志願者等我半個小時。

說實話,我們挺慌的。當時信息不明朗,一天一個說法,病毒的致死率有多高,傳染途徑有哪些,我們都不清楚,跑到專收新冠病患的一線醫院裡,大家都很小心。

與醫院溝通後,我們把車開到醫院食堂,將東西搬進去後,進行簡單交接就回去了。


那個小護士坐在花園裡哭的很厲害……

有一個事情我印象比較深刻,在花壇附近一個年輕的護士哭得很厲害,周圍有幾位同事,都在勸他,可見一線人員,他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還有一個感受就是基層物資很缺乏。漢中社區醫院跟我聯繫,告訴我:他們當時有病人和工作人員50個人,但是隻剩兩盒泡麵了,晚上就沒東西吃了。那天是初五,我把兄弟給我寄的50箱雞腿和魚丸,一起送給了社區醫院。

後來一些物資就送不進武漢了,有些醫院也沒有幫到,還是比較遺憾。


我是真的看不下去了,還有,特別感謝我的老婆

我是求生欲也很強的人,但是這次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實在太難了,我是真的是看不下去了,必須要為她們出一點力。

還有一點,就是要感謝我的老婆。她的工作是負責接市民投訴電話,每天收到很多負能量,還要上夜班。隔壁辦公室還有人確診被隔離了。可是我送物資的時候,她也來幫我,十分感謝她。


肖煒結束時說,他只捐了80箱東西,只送了3家醫院,這些事情只是對一線醫護很小的支持。



後記:

觀察員吳雲峰說:“聽完你的分享,能感覺到你做事時,無時不刻的在關注他人,那份中國人的內斂和付出結合得如此平衡。來自你內心最底層的善良,牽引著你,分享時,沒有華麗的詞藻,更多的是事情的描述,在你心裡,可能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偉大,覺得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但就是這份,簡單,讓我敬佩。”


觀察員姚越老師說:“謝謝你和妻子在第一時間不顧自己的危險,給醫務人員送去糕點,真實生動,這份溫暖和愛,不能用金錢衡量……”


樊明春:要尊重女性醫護群體的需求

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 口述史:疫情中的企業責任

一條關於“女性醫護人員缺衛生巾”的抖音視頻,讓一個大男人揪緊了心。

他是樊明春,廣州歌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他們公司主要生產以及銷售的產品之一就是“衛生巾”。

希望醫護人員在生理期間更加的安心,去做好手頭上的工作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很容易忽略這個細節。”樊總說的這個細節,真的差點就被這場疫情遺漏。直到女醫護在網上求助,才有人意識到:哎呀!那些穿著防護服一天都不敢脫衣服的女醫護,生理期該怎麼辦啊!

樊總說,看到那條抖音的時候,他心裡難過極了。“換防護服太麻煩,好幾個小時才能把這衣服換下來。這個時候,如果遇到生理期,會非常的不方便。我覺得我要把我的產品送給她們。”

樊總出於職業敏感,也出於對女性的細膩關懷,讓他更懂得女醫生,不僅是醫生,首先是女性。而在抗疫第一線的女性醫護工作者,更應該被細心的呵護和保護。

可是捐贈工作並不容易。樊總給武漢醫院打電話,打不通。給認識的醫生打電話,醫生說,他們沒權利對接這個事。還有一些地方的回覆居然是:我們不需要!

樊總很無奈,但他沒有放棄捐贈的念頭,他相信網上女性醫護人員的需求是真實的,只是很多男性領導,很難去覺察這種女性特殊時期難於啟齒的需求。

正是這樣的大環境,他更有義務去幫助女性醫護人員解決現實的困難,他也意識到,他的行動是可以喚醒更多人對於女性醫護群體的尊重和理解。


後來,樊總通過朋友認識了一直在疫情期間做志願者,幫醫院聯繫物資的童府創始人王文麗。“我當時就覺得太好了,通過志願者送到一線女性醫務人員手上,這樣才能真正幫到她們。”樊總說。


群策群力的力量是迅猛的,很快樊總公司第一批次10000包衛生巾由螢火計劃委託分發,惠及武漢52家醫院。


截稿時,獲知第二批次20000包衛生巾,已經由廣東省湖北商會對接車輛送往武漢。此次運費由各個地方商會分擔。武漢中轉事務由天使自願者車隊承接。所有民間力量完成了一場愛心接力。


與上次的1萬包不同,這次樊總用心的給這批衛生巾製作了新包裝:致敬這個時代的英雄——一線醫務工作者。

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 口述史:疫情中的企業責任

“我們希望通過這麼一個行動,讓醫務人員使用上更好的產品,讓她們在這個生理期間更加的安心去做好手頭上的工作。我們希望她們看到新包裝上面的話語,能在內心感到溫暖。”樊總說。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

第一、新冠病毒的產生,可能是自然界對人類的一種報復。把野生動物當作食物,這是導致我們感染好多病毒的源頭。

第二、我在思考在治療新冠病毒問題上,用殺戮的方法去對付它,對不對?在人類的整個過程,其實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跟病毒共存的。即使能夠殺滅某一個病毒,我們也很難預料它會不會有其他的形態出現。

其實反過來,在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當中,包括中醫的理論裡,都在告訴我們如何跟病毒共存。

新冠病毒在中醫裡面屬於瘟疫,在古代,瘟疫的產生跟氣候有關,武漢本身就是個溼氣偏重的地方,這個冬天氣候寒冷,就會影響了人體的淤氣周流。當人體的循環受阻了之後,它就給病毒,提供了生長繁衍的機會。就好像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垃圾,如果不把它清除,它肯定它會產生病毒或者細菌。

去殺這個細菌,不如思考應該怎麼把垃圾清除掉。中醫裡有一句話叫做“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當人體身體健康了,暢通循環了,我們的身體就有能力把這種髒的東西代謝掉。

以上代表我個人的觀點。


一個企業,如果要做得長久。這個團隊應該是有共同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就是利他。


這次疫情對那些服務行業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對我們公司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做的都是剛需的產品,比如衛生巾。這段時間一直在接單。

線上銷售模式在這次疫情中飛速發展,我們有很多線上代理,通過微信在做銷售,那麼,她們現在在家裡面,也擁有收入。而不用為不能復工而著急。

這次向武漢一線女性醫護捐贈衛生巾,我認為是一件體現企業責任感的事情。

我在想,一個企業,如果要做得長久。這個團隊應該是有共同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就是利他。只有這樣,團隊才會溫暖,才能夠凝聚人。

樊總在分享的最後,用一句話定義自己:努力去做一個好人,努力去生產物超所值的產品。


後記:


心理諮詢師姚越老師聽完分享後表示:“對樊總的系統觀的思維,對疫情產生的根源的分析,對疾病的原因的分析,共存共生的思維,印象深刻。樊總對市場的理解和分析也是很超前的,對企業社會責任也有著系統理解,這是社會創新思維的典型案例,都值得我們很多企業學習。”


觀察員廖倩說:“關愛女性的男性越多,社會就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