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多少存款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社保小達人


01有錢和財務自由

什麼是有錢人,是沒有標準的。什麼是財務自由,對於每個人來說,是有標準的。

因為缺乏財商教育中,中國人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大家都追求成為有錢人。多少錢才是有錢人,這個從來沒有標準。有1000萬的,希望有一個億。有一個億之後,希望有100億。不管你多有錢,你前面還有馬雲李嘉誠。

所以,追求有錢不如先追求財務自由。

而財務自由,簡單的說,就是不用幹,也有收入,而且夠花。

羅伯特清琦,所寫的系列作品中,財務自由就是被動收入大於正常開支。

在這個定義下,一個普通人,追求財務自由也不難。

一個在小城市的上班一族,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只有4000元,每個月的支出2000元,這是非常普通的一個人,只要他的利息收入或者租金收入,或者其他非工作收入,每個月大於2000元,他就財務自由了。

因為,不上班,他的收入也夠花了。

02存款實現財務制度難度大

瞭解了什麼是財務自由,我們就知道需要有多少存款了。

在上面那個例子裡面,一年的支出24,000,如果你的存款帶來的利息超過24,000,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假如你把錢存在餘額寶裡,年化利息2.4,那麼你需要存100萬。

假如你把錢存在銀行的理財產品裡,年化利率可以達到4%,那麼你只需要存60萬。

從這裡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規律,不同的投資渠道,不同的收益率,實現財務自由所需要的資金是不同的。

03其他方式

所以我們也需要考慮,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的實現財務自由?

債券基金的收益率比銀行理財產品略高一點,大額存單的收益率也比銀行理財產品高,這都是偏向於安全的理財渠道。

房產的收益率還不錯,但是他帶來現金流,也就是非工資收入,比較不理想,只看租金的話,回報率只有2%左右。房價上漲對於我們實現財務自由的幫助不大。

購買一些高分紅的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人都知道股票的風險波動比較大,所以可以考慮選擇銀行類的股票,長期持有,不要介意股價的漲跌,此追求獲得分紅。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