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場冠狀病毒疫情最先熬不住的就是房奴,你同意嗎?

quwulc


災難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真要說誰先熬不住

一定是企業家

因為他們承受得更多

他們要還貸款,發工資,付房租等等

在疫期幾乎沒有營收

不光是物質上的壓力

還有精神上的壓力

他們要思考如何保住公司

從而防止更多的員工失業

疫情讓我們損失了很多

也讓我們獲得了很多

讓我們有了新的思考

讓我們懂得了有國才有家

讓我們可以舍小家而成全大家

讓我們眾志成城,團結互助

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的偉大,平凡人的偉大

讓我們懂得不應享受安逸,而是要有所突破

讓我們知道了人生還有更多的可能

讓我們開啟了新的人生


負惑悟


我就是一個房奴,只要老闆能發基礎工資,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現在宅在家裡,基本上沒有什麼生活花銷,只是買菜,只怕他不給發,這樣就不知道怎麼辦了。其實我有些存款,但是疫情不能結束,復工日期一推再推,遲遲不能復工,長時間沒有進賬的話,有些存款也無濟於事。現在好想搞個副業,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建議。



多糖多醋多麻油


也許吧,得看這個房奴的總欠款了,一般有固定工作的房奴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畢竟國家規定,疫情期間,工資照發。但是如果是個體,甚至無業的人就難說了,還有多套房的貸款,壓力會比較大。

看過一個報道,一個商鋪老闆,自己貸款的鋪子自己開店,每個月的流水足夠還房貸了。可是疫情來得太突然了,店開不了,沒有收入,房貸卻得照常還,老闆已經開始崩潰了。

我有一個朋友,也算是一個個體老闆,不僅有辦公室的房租,員工們工資,還有家裡的房貸,車貸,還要養活一家老小,本來有商業計劃,2月3月是有業務的,疫情期間,什麼業務都開展不了,上面說的支出卻是一個不能少,可以說收入為零,支出卻跟以往一樣,目前已經極度崩潰了。

所以,熬不住的不一定是單純的房奴,最主要的是那些既是房奴車奴還是小老闆的人。


九日如月


不只是房奴,所有收入有影響的人,閒不住的人都會熬不住。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還能安心有閒心宅在家的,要麼有積蓄,要麼不敢挑戰自己。

舉例來說,餐飲業的私企、私營的老闆們,應該是這次疫情中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不管他們有沒有還房貸的壓力,他們的門面房是要交租金的,能夠安閒地宅在家裡,一味感嘆“完蛋了,遭殃了”有什麼用?只要願意動腦筋,肯吃苦,賺錢的門路真多著。

以我們小區為例,這一個月,我被拉進了數不清的群,各種團購,雞蛋鴨蛋雞啊肉啊,到奶啊水果啊鮮花啊,你簡直想象不到家庭主婦的戰鬥力,有人買十斤二十斤螺絲在家燒,賣燒烤的把所有的烤串穿好配好佐料送到小區門口,還有有渠道送烤鴨的送烤雞翅的,數不勝數,你看,餐飲業貌似不能開業,沒有顧客,有人就能挖出一片生機!

所以,沒有熬不熬得住,只有你想不想熬,願不願意熬,承擔風險的素質和身體力行的幹勁是相輔相成的!何況,網絡這麼發達,可賺錢的思路這麼廣,就看你在不在意,用沒用心啊!






秋水溢馨


這個不是很同意。以我和我朋友為例:我們差不多會在還貸款的卡上存上三個月到一年的錢,一般半年的最多。因為中國大多數還是儲蓄習慣為主,未雨綢繆的思想觀念為多。比如我現在的店,幾乎沒有收入,現金流有點壓力,但我也沒有想把存在貸款卡里取出來。所以壓力最大的是小微企業,而不是房奴,炒房的我就不知道了。個人淺見。


吾易學


肯定是的大部分買房的都是窮鬼買的 而富鬼都是炒賣循環,富鬼貸款買房沒有幾個都是貸款做生意要麼炒樓盤,只有窮鬼貸款買房呀 不說了說了都是眼淚 我這3.5號的房貸又快來了 工資才發個基本底薪哪夠打房款的生活費不用了都不夠給銀行的,這次疫情給我也帶來很大的財產衝擊呀 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拿著基本底薪


檳榔哥


很同意這個觀點。我在三縣小城市,表弟買的是精裝修房,他是一個跑業務的,老婆全職太太,每個月4000多房貸,生活費2000多,平時一個月的工資緊緊巴巴,都沒有多少存款。二月,三月兩個月沒得工資,只有底薪800左右,現在3月11號了還沒上班,即使月底能上班,也得5月有工資發了,三個月房貸還有生活費也得兩萬吧,煎熬!


夏凌子


當然是正在發燒的和銀行卡里沒錢了的。


用戶5113192150367


都受到影響了,其實最難熬的就是武漢的大小性企業,不能開工,囤貨也沒有辦法銷售,工人不能返工,學生不能開學,500多萬輸出人員回不去武漢,這樣的數字消費,直接影響武漢的經濟增長,


交易鏈接世界


沒想到房奴這個概念詞還真會有那麼多人相信!最先熬不住的一定是低抗風險能力的職業的無產階級!有按揭貸款真有那麼可怕嗎?不!按揭貸款是普通老百姓最容易成本最低的信貸品種,按揭利率現在跟cpi(5.4%)差不多,實際跟負利率沒什麼區別,按揭貸款可說是福利不是負擔,房產在現階段普遍算是優質投資。按揭貸款的全國平均結清年限是不到7年,這個數據是不是跟想象的30年差距很大!真正產生負擔的是在疫情的影響下,收入跟不上消費的增長,有房沒房一樣都受到疫情的影響。收入減少是受職業因素的影響而不是因為房產,沒有房產的會更加的艱難!為什麼這樣說?假如同一個人,他從事高風險的職業,疫情影響下他沒有收入了,同樣沒有現金存款的情況下,沒有房產立即就要進入到居無定所、飢寒交加的緊迫狀態;有房產的,在金融機構眼中的優質中產階層,信貸支持大得多,按現在依附在房產上大量信貸品種,借到渡過難關的資金容易得多,就算是要跟親朋好友借錢度日,信任都要更強。你可能會說如果沒有房貸,存的錢會更多,負擔更輕,真的是這樣嗎?近20年,人均收入的增長遠遠低於房價和m2的增長速度!之所以成為負擔是職業的原因,你很清楚房產是個好東西,你也不想變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