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打什麼藥能高產豐收呢?

鄉間一抹陽光


小麥打什麼藥能高產豐收?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小麥打藥豐收,原理很簡單,通過打藥防治了病蟲害,增加了小麥抗逆能力,那麼小麥自然能夠增產。那麼農戶應該打哪些藥呢?下面我給農戶推薦一個用藥方案!


殺菌藥劑的選擇

關於殺菌藥劑我重點推薦這幾種成分苯甲.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咪鮮胺、苯醚.丙環唑、病患、丙環唑.嘧菌酯、氟環唑.多菌靈、戊唑醇、丙環唑等!


關於小麥殺菌劑,我建議在正常年份使用3遍!小麥返青期要使用戊唑.咪鮮胺、噻呋酰胺等防治紋枯病!在小麥揚花期前可以噴施苯甲.吡唑醚菌酯、氟環唑.多菌靈、丙環唑.嘧菌酯等防治赤黴病,在灌漿期進行二次防治,選擇以上藥劑中的任意一種。

殺蟲劑的選擇

小麥田殺蟲劑一般有以下幾種聯苯菊酯、氯氟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阿維菌素、阿維.螺蟎酯等!關於小麥蚜蟲我建議噴施菊酯類+吡蟲啉/噻蟲嗪!紅蜘蛛噴施阿維菌素、阿維.螺蟎酯等!


營養藥劑

營養調節藥劑,我主要推薦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在小麥分櫱期,拔節期,灌漿期,揚花期,搭配殺菌殺蟲劑,至少三個時期進行噴施,能夠提高,小麥的抗逆能力,有利於豐產增收!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請參考。

關注植保小貼士,獲取更多農業信息!

植保小貼士


小麥打什麼藥能高產?我想這個問題也是很多農民朋友們都關心的問題。但讓小麥高產豐收是一項系統的管理工程,需要從小麥選種開始,根據自己的土壤肥力,水肥情況制定高產方案。進入春季小麥返青期後,除了澆水施肥外,就是結合小麥長勢,選擇一種高效的葉面肥,用以有效防治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為小麥豐收打下基礎。噴施優質的葉面肥也是小麥生長過程中的一項有效管理措施。

在這裡我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大家,原來用藥也是不知道用什麼藥,市面上類似的營養藥,殺蟲劑,殺菌劑數不過來,效果還一般。從四年前開始,我在小麥返青期開始使用套餐,不但使用方便,效果還很好,並且可以和除草劑同時使用。

我用的這個“靚彩組合”套餐,裡面含有70%的吡蟲啉,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苯甲嘧菌酯和澳大利亞進口的全元素水溶肥。主要功能就是殺蟲,殺菌和補充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並且對小麥紅蜘蛛,麥葉蜂殺滅效果超級棒。特別是澳大利亞進口的奧菲全元素水溶肥,含有十二種微量元素,缺啥補啥,能夠增強作物的抗逆性,促進糧食增產。

我在小麥春季返青期至收穫期共噴施兩遍。

第一遍,小麥起身拔節期,每畝地使用“靚彩組合”套餐一套,有效防治紋枯病,莖基腐病,根基腐病,根腐病,麥圓蜘蛛,麥蜘蛛,麥葉蜂,同時促進小麥根系發達,毛細根多,莖稈粗壯,葉片厚,提高小麥的抗逆性。

第二遍,小麥抽穗到揚花期。每畝地噴施一套“靚彩組合”套餐,可以有效防治小麥吸漿蟲,蚜蟲及白粉病,鏽病,赤黴病和防止乾熱風。小麥活杆成熟,青枝綠杆,小麥黑頭少,籽粒飽滿。水分低,最低可至11%,提高小麥品質,

我當時用這個套餐組合,就是心思省事,方便,用了一季後和用其他的復配葉面肥一比較,明顯有差別,所以就堅持用了下來。

這是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希望能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得到幫助。


宋樹旺


高產可以借鑑一下分析

小麥“一噴三防”是在小麥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混合噴打,達到防病蟲、防乾熱風、防早衰、增加千粒重,確保小麥增產增收的關鍵措施。 掌握見花就打的原則,田間有小麥開始開花了就可以用藥防治,用藥時間便於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 可以用聯苯菊酯加噻蟲嗪加戊唑醇.咪鮮胺加磷酸二氫鉀噴霧預防。也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吡蟲啉加三唑酮加多菌靈加磷酸二氫鉀噴施。 一般看花就噴施藥劑, 一星期後再噴施一次。





土豆老師說三農


沒有任何一種有【特別神奇】的效果,只有更多的好的成份用上,才有一定的明顯效果。因為,小麥分櫱,一個平方米有1000多株主莖,成穗後也是一個平方米有600~700個穗子。所以,必須4種殺菌劑+2種殺蟲劑+6種微量元素【藍色晶典或“精兵強將”而一補六】+10多種成份增產劑進行“一噴八防”,如此才有相對的效果。

請注意,任何一兩種,或3-5種成分,對小麥幾乎無明顯效果。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


小麥的豐產高產和多方面的因素有關係,土壤條件,水肥條件,小麥品種,病蟲害發生情況,天氣狀況等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小麥的產量。至於“打藥”只是小麥管理的一部分,通過“打藥”對產量會產生以下兩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減少產量損失:

除草:雜草對小麥的影響,主要包括爭水,爭肥,爭空間,從而降低小麥產量;根據不同的草向和抗性可以選擇以下藥劑:雙氟磺草胺,唑草酮,炔草脂,麥草畏,甲基二磺隆等。

治蟲:小麥害蟲主要為蚜蟲,吸漿蟲,麥蜘蛛,金針蟲,鑽心蟲等;可選用以下藥劑: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氟啶蟲酰胺,毒死蜱,高氯,聯苯菊酯或它們的復配製劑,或拌種或噴霧。

治病:小麥主要病害為白粉病,鏽病,赤黴病,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腥黑穗等等;可選用以下藥劑:戊唑醇,氟環唑,烯唑醇,己唑醇,三唑酮,多菌靈,甲託,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氰烯菌脂,丙硫菌唑,硅噻菌胺(拌種)等,或拌種或噴霧。

天氣影響:小麥遇到的特殊天氣最主要的為:倒春寒;乾熱風。

倒春寒:

對於倒春寒主要是指在小麥打苞期遇到零度左右的天氣會對小麥的出穗造成嚴重的影響,2018年河南部分區域的小麥正是遭遇了凍害;

預防藥劑:氨基酸,調節劑(誘抗素,碧護等),離子態葉面肥等

乾熱風:

乾熱風是黃河流域小麥經常出現的天氣危害,主要出現在小麥灌漿期遇到高溫乾旱的天氣,風能帶走小麥灌漿所必須的水分,故使小麥灌漿不良,造成產量損失。

預防藥劑:磷酸二氫鉀(或高鉀水溶肥),氨基酸,黃腐酸等

第二:增加產量:

小麥的產量=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

畝穗數:主要是通過藥劑提升小麥的有效分櫱,減少無效分櫱,一般使用控旺劑(烯效唑,甲派翁,調換酸鈣,)+葉面肥(高磷,高鉀,低氮)等

穗粒數:孕穗打苞期決定小麥的穗粒數,此時要為小麥提供合理的水肥條件和調節劑能有效的提升小麥的孕穗質量

千粒重:主要在灌漿期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鉀素營養,促進灌漿;

總結:小麥的產量來源於多個方面,任何一個不利的因素都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小麥的產量,小麥能打的藥劑很多,只有在合適的時候打合適的藥劑才能起到最關鍵的作用,希望大家留言交流。


都市農人通哥


首先小麥想豐收,病蟲害防治是關鍵,目前這個階段最常見的就是“麥蚜”以及“麥蜘蛛”,這兩種害蟲會吸附於葉面以及麥稈上,影響正常植株的生長,嚴重的可導致小麥營養不良大面積的死亡,如果小麥出現了這種情況不必慌張,可以噴施抗蚜威粉劑,每畝二十克左右兌水五十千克進行噴施,方可有效緩解。

然後就是這個階段小麥的病害也不可忽視,其最為主要的有紋枯病,叢矮病以及鏽病,這幾種病症應該早預防,在種麥前期應該及時翻耕,把地裡面的一些枯枝爛葉都整理掉,減少細菌源的出現,然後再噴施一遍殺菌劑方可播種,能有效的防止小麥的一些病害,讓小麥進一步高產。

小麥抽穗期也就是五一前後,這個時間段需要整治農田裡的雜草還有預防小麥吸漿蟲的出現,其實整治雜草比較簡單,只需要去你們本地農藥站購買一些合適的除草劑,如果不懂可以問一下農技師,噴施過以後,雜草方可去除。這裡主要說的是小麥吸漿蟲,這個害蟲如果不能有效防止,會造成小麥出現空殼的現象,影響產量。防止吸漿蟲可以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0毫克,兌水三十公斤進行噴施,方可根治吸漿蟲。



當然小麥想高產,光靠打藥還不行,還需要在抽穗期施加各種氮磷鉀肥料,讓小麥充分有效吸收養分,方可進一步提高產量。


農業經濟第一線


一般情況下,應及時防治小麥各個生育階段發生的病蟲害,尤其是小麥抽穗至灌漿這個階段(一般在5月份)。一般可在這段時間內連續噴施兩次蕓薹素內酯加磷酸二氫鉀三百至五百倍液加0.5-1%尿素,還應根據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合理選擇混加殺蟲劑和殺菌劑。比如防治小麥吸漿蟲和蚜蟲,可使用聯苯菊酯加吡蟲啉或噻蟲嗪復配。防治白粉病丶鏽病,可選用粉鏽寧(三唑酮)丶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丶戊唑醇丶烯唑醇等。防治赤黴病可選氰烯菌酯及其復配製劑,如氰烯.苯醚甲環唑`氰烯.戊唑醇等。一般畝用藥液量30-45公斤。一般一次用藥既能防治病蟲害,又能抗乾熱風,提高小麥籽實品質和產量。


102705716761五福


回答:

要想實現小麥的高產,一定要做好三個方面。

第一營養補充。

第二,高效授粉。第三,高度控制。

這三個方面,都關係到小麥能否高產。

營養補充

也就是施肥和吸收。為什麼說施肥和吸收呢?因為很多農民懂得施肥,但卻不懂得吸收。肥料撒了不少,但小麥的吸收有限。所以,現在強調肥料的高效利用,缺什麼,補什麼,不做無謂的浪費。否則,既浪費了肥料,又造成土壤板結。施肥過多,反而造成小麥的減產。

農戶們可以試試測土配方施肥,首先知道土壤缺什麼,小麥需要什麼元素的肥料。

高效授粉

小麥在開花結果期,授粉的效率非常重要。如果在授粉時期,天氣條件惡劣,長期陰雨,或者乾旱,都會造成小麥授粉不良。授粉不良的小麥,容易出現麥穗乾癟,缺粒少粒。授粉不良,是小麥高產的障礙。

市場上,已經有小麥授粉產品,合理使用,提高小麥產量,是輕鬆的事情。

高度控制

控制小麥的高度,也是高產的前提。小麥在結果期,產生倒伏,將會是巨大的損失。倒伏的小麥,要減產30%以上,防止小麥倒伏,就要控制小麥的高度。一般科學高度是60釐米到70釐米左右。市場上對小麥高度控制的產品也不少,農戶們可以選擇正規廠家的小麥控制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