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煎餅想起娘


捧起煎餅想起娘


捧起煎餅想起娘

臧守梅

不管在何處,

只要看到我的故鄉沭陽賢官幾字,

不由就想起家鄉和家鄉的煎餅、

想起我那能苦能幹會烙煎餅的娘。

在那貧窮的年代,

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都是因為有疼我、愛我

為我烙煎餅的親孃。


每次烙煎餅的頭天晚上,

母親把糧食簸淨用溫水浸好,

她收拾停當時我己進入夢鄉。

難忘有一回,

被驚醒的我透過窗口,

看到母親藉著月光,

在冰冷的院子裡艱難地推磨,

頭上、地上落了一層晶瑩的白霜……


天不亮糊子就磨好,

母親開始燒火烙煎餅。

用磚塊墊起三隻腳的鏊子

鏊子那麼低矮,

母親高大的身軀就那麼蜷曲在鏊塘。

燒的不是現在的煤氣,

燒的是樹葉或麥草豆秧,

濃煙瀰漫在低矮的鍋屋,

在煙熏火燎裡母親任憑汗水流淌,

她默默地從鏊子上,

揭下煎餅一張又一張。


遇到黴陰天草又潮又溼,

母親趴下身子,鼓起腮幫,

一把汗一把淚向鏊底吹火,

一頓煎餅要烙到天晌。

懂事的我,

醒來只能幫著燒好稀飯湯。


那時的煎餅粗糙又發柴。

圍在母親的身旁,

我們卻吃得那麼香。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

是母親的勤勞,

讓寒冷的生活熱氣騰騰;

是母親的煎餅,

讓苦難的歲月充滿歡樂和希望。


我初三那年學業緊張,

每天早上天矇矇亮,

母親仔細為我包好煎餅,

把照人影的稀飯盛在桌上,

等我吃飽背好書包,

她目送我出門才把心放。


捧起煎餅想起娘


六五年我考到沭中,

經常翻船的拍河兩岸沂河洶湧洪水,

使初次在外的我無法回家見爹孃。

一看到煎餅包,

不由得淚水滑落臉龐。

心裡更加思念我的親孃。

時間像河水一樣流淌,

吃著母親烙的煎餅,

帶著母親殷切的期望,

我們一天天長大成人,

有的讀書去了遙遠的城市,

有的入伍參軍守衛祖國邊疆。

有的去外地經商做起生意,

有的娶妻婚嫁進入他鄉……

無論在天涯海角,

都會想起母親的煎餅,

無論在什麼地方,

母親的牽掛就到什麼地方。

她總擔心自己的孩子,

沒有煎餅能否吃飽睡香。


家鄉的煎餅有糧食的芳香,

有親人的希望

有遊子的鄉愁,

更有母親山高水長的念想。


歲月像河水一樣流淌。

往日冒著炊煙的村莊,

已在歲月裡變了模樣。

那漆黑的鏊子和拔火的叉棒,

都早已不知去向。

我的母親也九泉隔陽,

每次回家雖能吃上煎餅,

但總感覺無味而徬徨。

因為沒娘就沒有家的模樣。


捧起煎餅想起娘


如今餐桌上的食品各式各樣,

但煎餅仍是我情有獨鍾的主糧。

它是我出世就吃的食物;

它是母親的佳作噴香,

卷著煎餅圍桌而坐,

才是溫暖的家人景象;

捧起煎餅,

老是想起我那吃盡辛苦的能幹親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