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此次新冠肺炎戰疫沒有勝利只有結束,沒有榮光只有教訓和警示?

生命燈塔


我不贊成這種提法。這場疫情是被稱作類似"特殊戰爭"的。難道戰爭沒有勝利嗎?舉國家之力,那麼多人奔赴戰場,付出了生命,付出了汗水,才得以戰勝病魔,取得今天覆工復產的大好局面。就因為開始的一點問題嗎?看看現在疫情大爆發的各個國家吧,哪個能夠說做的完美呢。如此沉重的代價是全人類要面對的,要承擔的。我們成功的阻擊了病毒,當然是屬於勝者。可以斷言,只有中國是做的最好的。所以我很幸運是中國人。


小雪初下2


不,方方說錯了。她沒有把主體分清。這次疫情絕非自然災害,而是滅絕人性的人禍。凡事一定要追根溯源,才能真正瞭解事物的本質。這次疫情當然是一場戰役,但主體很複雜,有的人以病毒為敵,有的人以人為敵,有的人以權力為敵,有的人與人民為敵。勝利與失敗是存在的,方方你忘了自己所說的名言了嗎?我們不是那個我們,我們是那個代價。我也想說,勝利也不是我們的勝利,我們依然是為勝利被付出的那個代價。


國士春秋


什麼叫勝利?

查一下漢語字典,勝:打敗對方或達到預期目的。利:獲得利益,好處。勝利,因勝而得利,大致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這次的抗疫戰爭到底有沒有勝利?

先說勝:抗疫戰爭中我們有沒有打敗了病毒呢,顯然沒有,而且從人類歷史上來說打敗的病毒也不多,天花大概可以算一個,但是新冠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麼我們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呢?那就要看預期的目的是什麼了?目的首要當然是控制疫情,但以怎樣的代價來控制疫情應該也是預期目的的一部分,要不然,把人死光了也可以算是控制住疫情的,就無從談這一個勝字了。

從十多年前的上一次抗疫戰爭以後,國家花費人民上繳的巨資來建設流行病疾控響應體系,顯然預期控制住無論是已認識的還是未認識的疫情所付出的代價都是不會希望超過與當初的投入差異太大的地步的,是希望能做到這次抗疫戰爭中戰績斐然的中醫所說的“治未病”的、做到戰爭大師孫子所說的“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必以全爭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的。

那麼現在實際為了控制住疫情而付出的代價到底有多大呢,恐怕在當初作為鉅額的投入在這次代價面前連個水花都算不上了。如果從這樣的預期目標來看,這個勝,到底算不算得上呢?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預期的目的重新改一下的,叫做不惜一切代價控制住疫情,這樣目的就剩下一個了——只要控制住疫情。而且從目前來看,是做到了,所以以這個目的來說,很明確的說,這次抗疫戰爭是勝了。只是,這個預期是在戰役多久以後再提出來的?不知道從漢語的邏輯來說,這還算不算是“預期”?

另外,還有一個題外話,就是這些“不惜”的一切代價都是由哪些看得見摸得到的實際的承擔者來承擔著了?

再來看這個利字,可能要好說多了,大概是做一道數學題的問題了,收益減去代價,是正數的當然就是得利了,是負數的怕是難以算得上有“利”了。

所以,以正常的漢語邏輯來看,這次的抗疫戰爭,到底有沒有勝利呢?

————————————————————————

忽然想到,在抗疫戰爭中,不講代價的勝利,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因為只要那怕最後只有一個人活著,疫情就是失敗了,那個唯一活著的人完全可以正確的說,抗疫戰爭取得了勝利。只有人全死光了,疫情才能算是勝利,到那時,也就沒有什麼人來說勝利和失敗了。

所以,不如還是看看那些預期死幾萬人或得病幾十萬人的老外們,他們的抗疫戰爭到底會不會得勝吧。

而我們,不用看的,肯定是會獲得最終的勝利的✌


風中CD


說疫情勝利是荒唐的,不存在勝利,少一點阿Q精神。災難是自己造成的。首要是深刻檢查人類自身,找出問題所在,相關人員要作為,不能一陣風,不能耍嘴,如果不悔改,下次災難必會以其它形式再發生。


平常人246089341


說此次抗疫只有結束沒有勝利,我看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從此次抗疫的結果來看,我們還只能防控新冠病毒的蔓延和擴散,而不能從根本上清除和消滅它,所以說只是階段性的結束而不是最後的勝利。第二從付出的成本和代價來看,此次疫情對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傷是很大的,即使扼止住了,也不是什麼很划算的值得歡慶的勝利。第三,在抗疫鬥爭中我們有值得總結的成功經驗,也有令人痛心的教訓,我們只能清醒地總結經驗教訓,而不能盲目地高興勝利。

關於榮光,我補充四句話:醫務人員很拼命,人民群眾很聽話,基層幹部黨員很努力,我們大家還是很幸運的。



曹宗國


一預警慢。人傳人不能及時預警,錯失撲滅良機;二封城令不堅決,導致全國氾濫;三專業隊伍不及時全面到位,致使湖北成為極重災區。外地醫務人員尤其是部隊系統為何是分批支援而不是一步到位?



用戶4845704142462


是否應該再加一條?向世界各國謙卑恭順地道歉。在一些人眼裡這不是件的光彩露臉的事!這是什麼狗屁邏輯?金一南在演講中說的好,“在謙虛與驕傲當中我寧可選擇驕傲!”戰爭和瘟疫都是災難,死裡逃生避免一場更大的劫難就是勝利就是榮光,當還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之前能得到什麼教訓和警示?有的是更好地總結經驗彌補缺板,為中國永遠勝利鼓勁加油!


鐵樹6738


看好多人云亦云鸚鵡學舌,以為時髦學了個新句式,不得不說幾句。

即使把結束看成一種淡然,也不應掩飾獲勝的喜悅。

為什麼不能用“結束”來表示抗疫結果?

因為太過輕描淡寫

無視全國人民付出巨大犧牲取得舉世矚目被全世界讚譽的成果。

結束,事情過了就過了。

勝利,不能忘卻代價,珍惜來之不易。

結束,是事情的自然而然。

勝利,是抗爭改變了命運。

極少數人認為抗疫勝利沒有榮光只有教訓和警示,真是昏了頭,估計敵意濃濃的美國人也會否認這個說法。

美國時間2020年3月11日,美國疾控中心主任親口承認,在美國,確實有一些“流感”死者實際感染的可能是新冠肺炎。

須知,美國的“流感”爆發於去年9月,導致2000多萬人感染,20多萬人住院,近20000人死亡,至今還在把新冠肺炎當“流感”治,這個教訓深刻不深刻?慘痛不慘痛?

看來教訓和警示應該是美國人去總結才對啊!

我們有過曲折,有過失誤,但卻是第一個發現疫情的國家,第一個控制了疫情的國家,第一個大面積治癒被感染病人的國家,第一個給世界抗疫樹立樣板模式的國家。

境外抗疫在美國的誤導下一地雞毛,截至3月12日9:00,境外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突破45000人,達到45023,有確診患者國家數總數達到118個。

西方世界從最初嘲笑封城,鄙視抗疫,到一個接一個國家開始封城,一個接一個國家開始跪地求援,那些宅在家的文人,筆下能不能積點文德,實事求是一點,為抗疫做點實實在在的事,也好啊。

抗疫沒有結束,勝利確實在望。


布衣吳新建


勝利,常常伴隨凱歌而來,但在疫情面前,我們難言勝利。準確的講,在這場疫情當中,我們既沒有真正的勝利,也沒有徹底的結束,我們只是控制住了疫情,僅此而已。

想必昨天很多人都看了那篇採訪文章,某刊對某院艾某的一篇專訪,我想,看過那篇文章的人,沒有誰再會用勝利的眼光去看待這場疫情。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採訪中也講過,如果疫情早幾天採取措施,將會減少一半的感染人群,完全沒必要舉全國之力,大動干戈。

我發現很多人總是喜歡談勝利,喜歡談成績,對於那些不同的聲音,總是感覺逆耳,認為他們在傳播負能量,認為他們過於陰暗,總是發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聲音。我倒想要問問這些人,如果早在兩個月之前,能夠允許這種“不合時宜”的聲音,我們何至於如此被動呢?那些總是喜歡沉浸在歡騰和感恩中的人,往往就是混淆是非的跟屁蟲。

很多人講,問題可以講,為什麼不等到疫情結束之後再講呢?我們得承認,我們向來喜歡遺忘,當大家都在歡歌的時候,就更容不下不同之聲了,他們會跳出來更強烈的攻擊你“不合時宜”。對於聽不到忠言的人來講,不順耳的不符合預期的,永遠都是不合時宜。


元芳有看法


方方老師說的是沒有勝利,只有結束。那就結束啊。病毒導致很多人死亡,五千,五萬,還是更多。如果能控制在我們目前這個數字上,你說是結束還是勝利呢。當然整個抗疫過程很是悲壯,但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努力。舉國之力,控制疫情,能不算勝利?看了方方老師的幾篇日記,語言表達好像是年輕人的口氣,也許方方老師不是六十歲的人,而是三四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