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此次新冠肺炎战疫没有胜利只有结束,没有荣光只有教训和警示?

生命灯塔


我不赞成这种提法。这场疫情是被称作类似"特殊战争"的。难道战争没有胜利吗?举国家之力,那么多人奔赴战场,付出了生命,付出了汗水,才得以战胜病魔,取得今天复工复产的大好局面。就因为开始的一点问题吗?看看现在疫情大爆发的各个国家吧,哪个能够说做的完美呢。如此沉重的代价是全人类要面对的,要承担的。我们成功的阻击了病毒,当然是属于胜者。可以断言,只有中国是做的最好的。所以我很幸运是中国人。


小雪初下2


不,方方说错了。她没有把主体分清。这次疫情绝非自然灾害,而是灭绝人性的人祸。凡事一定要追根溯源,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这次疫情当然是一场战役,但主体很复杂,有的人以病毒为敌,有的人以人为敌,有的人以权力为敌,有的人与人民为敌。胜利与失败是存在的,方方你忘了自己所说的名言了吗?我们不是那个我们,我们是那个代价。我也想說,胜利也不是我们的胜利,我们依然是为胜利被付出的那个代价。


国士春秋


什么叫胜利?

查一下汉语字典,胜:打败对方或达到预期目的。利:获得利益,好处。胜利,因胜而得利,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次的抗疫战争到底有没有胜利?

先说胜:抗疫战争中我们有没有打败了病毒呢,显然没有,而且从人类历史上来说打败的病毒也不多,天花大概可以算一个,但是新冠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我们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呢?那就要看预期的目的是什么了?目的首要当然是控制疫情,但以怎样的代价来控制疫情应该也是预期目的的一部分,要不然,把人死光了也可以算是控制住疫情的,就无从谈这一个胜字了。

从十多年前的上一次抗疫战争以后,国家花费人民上缴的巨资来建设流行病疾控响应体系,显然预期控制住无论是已认识的还是未认识的疫情所付出的代价都是不会希望超过与当初的投入差异太大的地步的,是希望能做到这次抗疫战争中战绩斐然的中医所说的“治未病”的、做到战争大师孙子所说的“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必以全争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的。

那么现在实际为了控制住疫情而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恐怕在当初作为巨额的投入在这次代价面前连个水花都算不上了。如果从这样的预期目标来看,这个胜,到底算不算得上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预期的目的重新改一下的,叫做不惜一切代价控制住疫情,这样目的就剩下一个了——只要控制住疫情。而且从目前来看,是做到了,所以以这个目的来说,很明确的说,这次抗疫战争是胜了。只是,这个预期是在战役多久以后再提出来的?不知道从汉语的逻辑来说,这还算不算是“预期”?

另外,还有一个题外话,就是这些“不惜”的一切代价都是由哪些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的承担者来承担着了?

再来看这个利字,可能要好说多了,大概是做一道数学题的问题了,收益减去代价,是正数的当然就是得利了,是负数的怕是难以算得上有“利”了。

所以,以正常的汉语逻辑来看,这次的抗疫战争,到底有没有胜利呢?

————————————————————————

忽然想到,在抗疫战争中,不讲代价的胜利,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因为只要那怕最后只有一个人活着,疫情就是失败了,那个唯一活着的人完全可以正确的说,抗疫战争取得了胜利。只有人全死光了,疫情才能算是胜利,到那时,也就没有什么人来说胜利和失败了。

所以,不如还是看看那些预期死几万人或得病几十万人的老外们,他们的抗疫战争到底会不会得胜吧。

而我们,不用看的,肯定是会获得最终的胜利的✌


风中CD


说疫情胜利是荒唐的,不存在胜利,少一点阿Q精神。灾难是自己造成的。首要是深刻检查人类自身,找出问题所在,相关人员要作为,不能一阵风,不能耍嘴,如果不悔改,下次灾难必会以其它形式再发生。


平常人246089341


说此次抗疫只有结束没有胜利,我看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从此次抗疫的结果来看,我们还只能防控新冠病毒的蔓延和扩散,而不能从根本上清除和消灭它,所以说只是阶段性的结束而不是最后的胜利。第二从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来看,此次疫情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民经济造成的损伤是很大的,即使扼止住了,也不是什么很划算的值得欢庆的胜利。第三,在抗疫斗争中我们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令人痛心的教训,我们只能清醒地总结经验教训,而不能盲目地高兴胜利。

关于荣光,我补充四句话:医务人员很拼命,人民群众很听话,基层干部党员很努力,我们大家还是很幸运的。



曹宗国


一预警慢。人传人不能及时预警,错失扑灭良机;二封城令不坚决,导致全国泛滥;三专业队伍不及时全面到位,致使湖北成为极重灾区。外地医务人员尤其是部队系统为何是分批支援而不是一步到位?



用户4845704142462


是否应该再加一条?向世界各国谦卑恭顺地道歉。在一些人眼里这不是件的光彩露脸的事!这是什么狗屁逻辑?金一南在演讲中说的好,“在谦虚与骄傲当中我宁可选择骄傲!”战争和瘟疫都是灾难,死里逃生避免一场更大的劫难就是胜利就是荣光,当还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之前能得到什么教训和警示?有的是更好地总结经验弥补缺板,为中国永远胜利鼓劲加油!


铁树6738


看好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以为时髦学了个新句式,不得不说几句。

即使把结束看成一种淡然,也不应掩饰获胜的喜悦。

为什么不能用“结束”来表示抗疫结果?

因为太过轻描淡写

无视全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举世瞩目被全世界赞誉的成果。

结束,事情过了就过了。

胜利,不能忘却代价,珍惜来之不易。

结束,是事情的自然而然。

胜利,是抗争改变了命运。

极少数人认为抗疫胜利没有荣光只有教训和警示,真是昏了头,估计敌意浓浓的美国人也会否认这个说法。

美国时间2020年3月11日,美国疾控中心主任亲口承认,在美国,确实有一些“流感”死者实际感染的可能是新冠肺炎。

须知,美国的“流感”爆发于去年9月,导致2000多万人感染,20多万人住院,近20000人死亡,至今还在把新冠肺炎当“流感”治,这个教训深刻不深刻?惨痛不惨痛?

看来教训和警示应该是美国人去总结才对啊!

我们有过曲折,有过失误,但却是第一个发现疫情的国家,第一个控制了疫情的国家,第一个大面积治愈被感染病人的国家,第一个给世界抗疫树立样板模式的国家。

境外抗疫在美国的误导下一地鸡毛,截至3月12日9:00,境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经突破45000人,达到45023,有确诊患者国家数总数达到118个。

西方世界从最初嘲笑封城,鄙视抗疫,到一个接一个国家开始封城,一个接一个国家开始跪地求援,那些宅在家的文人,笔下能不能积点文德,实事求是一点,为抗疫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也好啊。

抗疫没有结束,胜利确实在望。


布衣吴新建


胜利,常常伴随凯歌而来,但在疫情面前,我们难言胜利。准确的讲,在这场疫情当中,我们既没有真正的胜利,也没有彻底的结束,我们只是控制住了疫情,仅此而已。

想必昨天很多人都看了那篇采访文章,某刊对某院艾某的一篇专访,我想,看过那篇文章的人,没有谁再会用胜利的眼光去看待这场疫情。前段时间,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也讲过,如果疫情早几天采取措施,将会减少一半的感染人群,完全没必要举全国之力,大动干戈。

我发现很多人总是喜欢谈胜利,喜欢谈成绩,对于那些不同的声音,总是感觉逆耳,认为他们在传播负能量,认为他们过于阴暗,总是发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声音。我倒想要问问这些人,如果早在两个月之前,能够允许这种“不合时宜”的声音,我们何至于如此被动呢?那些总是喜欢沉浸在欢腾和感恩中的人,往往就是混淆是非的跟屁虫。

很多人讲,问题可以讲,为什么不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再讲呢?我们得承认,我们向来喜欢遗忘,当大家都在欢歌的时候,就更容不下不同之声了,他们会跳出来更强烈的攻击你“不合时宜”。对于听不到忠言的人来讲,不顺耳的不符合预期的,永远都是不合时宜。


元芳有看法


方方老师说的是没有胜利,只有结束。那就结束啊。病毒导致很多人死亡,五千,五万,还是更多。如果能控制在我们目前这个数字上,你说是结束还是胜利呢。当然整个抗疫过程很是悲壮,但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努力。举国之力,控制疫情,能不算胜利?看了方方老师的几篇日记,语言表达好像是年轻人的口气,也许方方老师不是六十岁的人,而是三四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