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每天燃燒汽油煤炭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都去了哪裡?

坐不改姓寧西迎


以前問過的,我也寫過。地球大氣循環也存在碳循環,植物通過光合吸收,吃進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通過降雨,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降落地面,被植物吸收,成為營養成份,週而復始,形成碳循環,但太多了處理不了會形成酸雨,損害環境。


太陽125933863


燃燒石油和煤對於地球的影響。首先,我們都知道無論是石油還是煤,說白了就是有機物,燃燒過後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和大量的能量。

但是通過化學反應過程中質量守恆定律,我們知道,反應前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是相等。意思就是說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和能量等的質量等於石油或者煤的質量。

所以,上述的生成物中的能量其實也是有質量的,只是質量極其小。知道了這些,我們只需要再搞清楚,生成物是不是脫離了地球就可以了。

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其實是進入到了地球的碳循環當中。因此,它們不會離開地球。而水其實是直接參與到了水循環當中。其他的諸如汙染物,比如:氮化物,硫化物,其實都是加入到各自的循環系統當中,都不會離開地球。而產生的大量能量其實都被使用了,要麼轉化汽車的動能(這裡依然可以用質能等價來換算質量),要麼散失掉。(但也在地球系統中)



Brao帶你玩轉地球


只要是有機物燃燒,都是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為主。 有機物就指的是含碳的物質。

那麼,二氧化碳會排放到大氣中,然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變成纖維素、葡糖糖、蛋白質、甚至油脂等等,同時呢還釋放氧氣。

你看這就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循環。問題是我們短時間燃燒埋在地下上萬年的積蓄:植物變成的煤炭,動物屍體變成的石油天然氣,就會引起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引發溫室效應。其結果是冰山融化,塵封千萬年前的細菌病毒都散發開來。

所以,有人提出來少開車,節約化石能源。同時開發了其他新型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甚至核能。



材料科普


二氧化碳在地球上是循環著的,不會永遠存在於大氣層中。其循環主要依靠綠色植物。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後通過生物或地質過程以及人類活動,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氣中。

這個過程是:綠色植物從空氣中獲得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轉化為葡萄糖,再綜合成為植物體的碳化合物,經過食物鏈的傳遞,成為動物體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動物的呼吸作用把攝入體內的一部分碳轉化為二氧化碳釋放入大氣,另一部分則構成生物的機體或在機體內貯存。動、植物死後,殘體中的碳通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為二氧化碳,並最終排入大氣。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循環一次約需20年。正是綠色植物在保證我們呼吸和生產生活所需要的氧氣,並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百科暘


人少,不一定是壞事。人多不一定就能強大、繁榮。

中國早已不止14億人口。幾乎所有社會問題都與人口太多有關!

人口太多,是極大的隱患,也是一種災難。如果是實事求是,就要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而不是放開二胎。

我們的空間,資源還有發展成就,通通與我們的人口不成比例,在人均之下都少的可憐。

要建設世界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控制人口。到2050年前後,實現中國的人口減半,才有希望!


穀子44245909212


一部分在大氣中但日久把大氣增厚所以地球越來越熱,南極到20℃。另部分光合作用都綠色植物吸。


永恆大江


這些產生的二氧化碳都去了大氣層


好事成方82832


地球上面每天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天都被綠色植物所吸收,並釋放氧氣,基本打到收支平衡!


我是一凡人


海洋中的海藻是最大的二氧化碳吸收物轉變成氧氣


潘25645006


大氣層,植物也會吸收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