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府軍2020年要與佤邦軍開戰嗎?為何?

松隱居士


緬甸是一個位於東南亞地區的國家,其領土面積為67.7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超過5000萬。在二戰結束之前緬甸曾屬於英國的殖民地,1948年緬甸宣佈脫離英聯邦獨立,不過因為緬甸國內的民族結構複雜,並且這個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比較深,所以緬甸一直都是一個內戰不斷的國家。



(緬甸山區)

緬甸境內有多個民間武裝力量,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武裝力量包括果敢同盟軍和佤邦聯合軍,此前緬甸政府也曾試圖徹底消滅本國的民間武裝力量,但是由於緬甸民間武裝力量主要盤踞在北部山區,而緬甸政府軍的實力又比較有限,所以徹底消滅國內的地方武裝力量並不容易。佤邦又稱緬甸第二特區,它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的一個自治區,曾經是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佤邦主要由南北兩塊地方組成,總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在60萬左右。


(佤邦位置圖)

佤邦北部地塊鄰近我國,而南部地塊則與泰國相鄰,這一地區在歷史上曾經是我國的領土,所以佤邦的官方語言除了佤語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漢語,並且佤邦的官方行文是中文。佤邦人口總量並不是很多,不過作為一個擁有很大獨立自主權的自治區,該邦政府擁有一支獨立的武裝部隊,即佤邦聯合軍。佤邦聯合軍的正規部隊規模大概在3萬人左右,目前它是緬甸境內實力最強的地方武裝力量。

佤邦聯合軍成立於1989年,2009年佤邦聯合軍曾加入果敢同盟軍和緬甸政府軍的戰鬥,2015年2月彭家聲領導的果敢同盟軍再次與緬甸政府軍發生衝突,後來緬甸政府軍將領也是公開點名批評包括佤邦聯合軍在內的5個地方武裝力量攻擊了緬甸政府軍。2015年10月,緬甸政府與佤邦聯合軍簽署了互信協議,此後佤邦聯合軍基本就沒有再和政府軍發生大的衝突。
(佤邦軍閱兵)


從緬甸政府的角度來看,它對於緬甸國內廣泛存在的地方武裝力量肯定有不滿,但佤邦等地方武裝力量的存在又是緬甸現實情況所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而緬甸政府軍又沒有辦法完全消滅國內的地方武裝力量,所以緬甸政府軍只能選擇與地方武裝力量共存。對於緬甸政府而言,現在只要地方武裝不挑事兒,它也不會輕易對地方武裝發動戰爭。今年緬甸的局勢總體還是比較平穩的,緬甸政府沒有理由突然對佤邦軍發動進攻,所以今年緬甸政府軍應該不會和佤邦軍開戰。


李姓先生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見面。

緬甸政府稱佤邦為撣邦第二特區,原撣邦第一特區是果敢,自2009年緬甸政府軍以查毒品和槍械為由與果敢同盟軍交戰,同時果敢同盟軍內部發生了內訌,最終導致彭家聲被逐出果敢,果敢被緬甸中央政府所控制,2011年,果敢正式更名為“緬甸撣邦北部自治區”,於是現今只有撣邦第二特區,沒有撣邦第一特區了。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曾經是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位於阿佤山區,現今有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60萬,佤邦北部與雲南省接壤,南部接壤泰國,1989年佤邦脫離了緬共,組建了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和民族民主聯合軍,這就是現今佤邦黨和軍隊的由來,自此佤邦與當時的軍人政府達成了口頭上的停戰協議,按受政府領導。

自果敢地區被政府軍武力收復後,佤邦軍是緬甸境內的最強大的地方武裝,除了佤邦軍外,還有撣邦軍、克倫軍、克欽獨立軍等多支地方武裝,這些地方武裝除了防備被政府軍收復外,還要防備彼此間的火併,所以戰亂不斷,隨著緬甸大選臨近,佤邦拒絕政府改編軍隊,拒絕佤邦參加國內的大選,這引發了佤邦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矛盾,雖然佤邦軍還沒同政府軍真正交火的,但佤邦軍的一舉一動都在政府軍的監控之中。


是不是今年緬甸軍會和佤邦軍開戰?這個不好下結論,需要看雙方的談判結果,但如今政府軍與佤邦軍的對峙局面已經形成,以整體趁勢來看,緬甸政府及新選政府不會讓佤邦再這樣獨立下去了,採取的方式可能會像對付果敢那樣,發動軍事行動,我個人看法,即使雙方開戰,也需要2020年大選過後一段時間,不可能新政府一上臺就發佈開戰命令,雖然我人民解放軍在中緬邊境呈戒嚴狀態,限制了遊客出境,但不單是針對佤邦地區,還包括緬甸政府控制的兩處口岸,我們防的不只是佤邦軍和政府軍會開戰,還有各地方軍和政府軍以及地方軍之間可能發生的戰事,所以,我們不能以此認定緬甸政府軍和佤邦軍大戰在即。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佤邦軍一不搞獨立二不主動攻擊緬軍,為什麼會開戰?






指尖流逝的風沙


現在從已知的信息來看,緬甸政府軍不可能與佤邦聯合軍開戰的。當前緬甸政府當前主要任務是若開邦問題,西方國家正以此為藉口給緬甸政府施加壓力。若開邦分離主義分子頻頻與政府軍發生衝突,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同時在緬甸東北部克欽、果敢的地方武裝也與緬甸政府軍經常交火。

佤邦聯軍與緬甸政府軍現在倒是相處平安無事。佤邦聯軍軍事力量比較強大,非其他地方武裝可比。緬甸政府軍是暫時不會與佤聯軍開戰的。


科技改變生活2018


緬甸政府軍會不會在今年和佤邦開戰,我是抱樂觀態度,個人認為今年兩方絕對不會存在戰端,甚至未來幾年都不會有戰端。

我做以上估計並不是說明佤邦和緬甸政府關係有多好,事實上佤邦和緬甸政府關係並不太好,甚至存在很多分歧和不可調和的矛盾。

緬甸是個有意思的國家,它做為一個正常國家,但是它的國家並沒有完全統一。緬甸政府並沒有全部控制所有國土,至少還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地區是政府無法管轄的,而這些地區被大大小小民族武裝控制,這些地區大多數在緬北。

今天的緬甸還活躍著大大小小几十支民族武裝,這裡面實力比較大的武裝有佤聯軍、克欽獨立軍、若開軍、撣邦東部同盟軍、南撣邦軍、德邦軍、果敢同盟軍…

以上只是在緬甸實力還算可以的民族武裝,實力比較小的民族武裝那就更多了,而這些民族武裝大多數沒有和政府軍簽署停火協議。所以這些年緬甸還是戰亂連綿,有人說緬甸是世界上內戰最長的國家,他們的內戰打了六十多年,至今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以上就是簡單介紹了緬甸目前大致的情況,至於說緬甸政府軍今年不會和佤邦開戰是有原因的。在緬甸政府軍當然是國內最強大的一支軍隊,不管是兵員數量還是武器裝備都是其他民族武裝無法比擬的,換句話說,即使把緬甸所有民族武裝加一起也比不過政府軍。

那問題來了,既然政府軍有這麼多優勢,這些年為什麼沒有統一國家?這跟緬甸國家民族政策以及歷史有關係,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他的民族有一百三十多個,在人口上緬族佔了百分之七十。緬甸有很多國土在幾百年前並不屬於緬甸,比如撣邦、克欽邦、若開邦…在幾百年前並不屬於緬甸國土,只是後來緬甸王朝強大慢慢兼併過來的。所以這些地區的人對於緬甸國家認同感是不高的。

再加上緬甸政府長期以來民族政策是緬族一族獨大,長期打壓其他少數民族,這就使得民族矛盾更加尖銳。

各民族為了爭取自己民族的利益和權力就扛起槍來對抗政府軍,這個在緬甸建國初就埋下了伏筆。緬甸建國時召開了彬龍會議,也就是召集全國所有民族來開會,協商建國。當時緬甸政府就承諾各民族組成一個大家庭,如果其他少數民族不喜歡這種方式,可以分家單幹。後來果不其然,沒過幾年很多民族就紛紛脫離緬甸政府自己單幹。

各民族武裝有自己的民意基礎,很多民族是全民皆兵來對抗政府軍。政府軍雖然處在優勢地位,但是架不住民族武裝的遍地開花。政府軍也是顧此失彼,因為政府軍也不可能同時和所有民族武裝開戰。

緬甸政府近些年來也覺得國家不統一確實不行,所以這些年陸陸續續和果敢同盟軍、克欽獨立軍、若開軍、德昂軍存在戰事。這兩年緬軍在若開邦和若開軍打的不可開交,緬軍的態度是一舉消滅若開軍,但是結果並沒有那麼順利,現在兩軍處在焦灼狀態。

總的來說這些年緬軍並沒有閒著,但是結果卻是它並沒有消滅任何一支民族武裝。09年雖然緬軍控制了果敢,但是並沒有消滅果敢同盟軍。果敢同盟軍之所以在幾年後能夠東山再起他是有他的民意基礎以及相關條件的。

而在這些大大小小民族武裝裡實力最大的就是佤邦,佤邦也不想緬甸政府軍消滅其他民族武裝,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所以在緬甸政府軍和其他民族武裝打的不可開交時,佤邦作為民族武裝的老大,召集了多次邦康峰會,也就是邀請多支民族武裝代表來佤邦首府邦康開會,來商討目前局勢。

政府軍之所以這麼多年不動佤邦,我估計不是政府軍不想打,而是現在還不能打。因為佤邦聯合軍現有正規軍三到五萬人,加上預備役估計有十萬兵力。如果一旦開戰,佤邦能夠能夠馬上組織起十萬人參戰,這個力量緬軍不可小覷。

所以說緬甸政府軍暫時還不會動佤邦,政府軍的計劃是先消滅其他民族武裝,最後再來解決佤邦。但是這並不容易


高宗1986


開戰是免不了的,早晚而已!緬政府軍實施的是各個擊破策略,分化瓦解!這個效果很好,代價最小!時間長些。


南旻小鯤


緬甸政府軍與佤邦開戰是遲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