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llcer,CRC)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前列,是嚴重威脅人類身心健康的惡性疾病。

研究發現,先天遺傳、環境、生活習慣等都可能成為誘發結直腸癌的因素。本期小編來和大家細細聊一聊,結直腸癌的相關危險因素!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圖源/網絡

No.1 約1/3的結直腸癌患者有遺傳背景

遺傳是影響結直腸癌發生的重要因素。結直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約1/3的患者有遺傳背景,5%~6%的患者可確診為遺傳性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圖源/Pixabay

遺傳性結直腸癌根據有無息肉大致可分為2類:

1 以息肉病為特徵,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 、遺傳性色素沉著消化道息肉病綜合徵( Peutz-Jeghers syndrome,PJS) 、幼年性息肉綜合徵(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JPS) 和鋸齒狀息肉病綜合徵( Serrated polyposis syndrome,SPS) 等

2 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Lynch 綜合徵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這些疾病均已發現相關的致病基因,如MLH1、MSH2、MSH6、PMS2、EPCAM、APC和MUTYH 等。

No.2 結直腸癌高危人群的生活習慣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飲食因素在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脂肪、低纖維素、缺乏維生素D/E、缺鈣等飲食因素增加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膳食中的紅肉和肉製品,兩者在結直腸癌發病中的作用已被肯定。一項彙總了1966年—2011年3月所有前瞻性隊列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紅肉和肉製品可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且該作用存在劑量-效應關係,此相關性在男性中尤其顯著。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圖源/Pixabay

肥胖是結直腸癌,尤其是結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歐洲癌症與營養的前瞻性調查(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EPIC) 研究發現,在20~50 歲年齡段,每年體質量每增加1 kg,結腸癌發生風險升高60%;體質指數( BMI) 每增長5個單位,結直腸腺瘤發生風險升高約20%。

飲酒與結直腸腫瘤的發生風險有一定相關性。回顧性研究顯示,長期大量飲酒是結直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兩者間存在線性正相關關係。吸菸也是結直腸癌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吸菸年限和總量與結直腸癌之間存在一定的劑量-效應關係。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圖源/Pixabay

No.3 直腸癌的“隱患”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腸道菌群與結直腸癌相關,複雜的腸道菌群參與了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

結直腸癌腸道菌群整體的特點是多樣性降低,特定細菌丰度增高。

一些特定細菌菌株(如牛鏈球菌、幽門螺桿菌、有核梭桿菌和糞腸球菌等)是結直腸癌的病原體;另一些菌株(如嗜酸乳桿菌和雙歧桿菌等)可能會抑制結直腸癌的發生。結直腸癌患者腸道中擬桿菌屬、梭桿菌屬、埃希氏菌屬等丰度較高,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羅氏菌屬等丰度較低。臨床上也將干預腸道菌群用於癌症的治療。

結直腸癌最“偏愛”這些人,你中招了嗎?

圖源/Pixabay

No.4 與結直腸癌高度相關的腸病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種腸道的特發性、慢性和複發性炎性疾病,包括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發病機制非常複雜,受到遺傳、環境和微生物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影響。IBD患者的臨床表現為長期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和吸收不良。結直腸慢性炎性反應是結直腸癌發生發展的關鍵因素。

結直腸癌的相關危險因素多樣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能會降低患病風險。當然,預防是降低結直腸癌發病和死亡的主要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