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即是正义!身板便是战力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通常重型坦克重42~8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52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 其特点是火炮口径大,炮管长,攻击力大。因为坦克火炮口径大,意味着攻击力大。重型坦克火炮口径有88毫米、90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0毫米、122毫米、128毫米、130毫米、150毫米甚至152毫米。同时,重型坦克车体装甲厚,抵御炮击的能力强,但是体重大导致速度较慢。重型坦克外形庞大重量惊人,是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重型装甲和强力火炮,使每一辆重型坦克都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一、鼠式超重型坦克

鼠式超重型坦克是由德国保时捷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设计的超重型坦克,战斗全重达188吨,是当时最重的坦克。也正是由于车身极重,使得鼠式坦克的越野能力极差,最终因缺少实战价值而流产。 本型坦克主要由克虏伯公司生产,由Alkett负责组装,只生产了两辆,一辆无武装只用作验证。装备一门128mm主炮和一门75mm同轴副炮,这在当时是足以摧毁任何装甲车辆的武器。

原型车长为12.14米,3 鼠式坦克双视图 .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主要武器为设计上是1门150毫米KwK 44 L/55火炮,一门75毫米同轴副炮,覆以60-240毫米的装甲。

鼠式的履带概采用全金属履带,其履带宽达1100mm。驱动轮位于车体后方,由电动马达带动。

口径即是正义!身板便是战力

1944年10月,鼠式1坦克和鼠式2坦克都被运到柏林郊区的库麦斯道夫试验场作进一步的试验,试验开始不久,鼠式2号原型车由于发动机和发电机轴匹配不当,发生了柴油机曲轴损坏的严重故障,而新制造的发动机直到1945年3月才运到库麦斯道夫,组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随后不久德国就战败了。



二、虎王重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是二战时期德国重型坦克,属于第一代坦克。主要为代替虎式重型坦克生产。由于制造价格昂贵、消耗工时久、并且制造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数量较少,因此它的出现对整体战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虎王”重型坦克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克虏伯公司制造的,一种是韦格曼公司制造的。“主炮为KwK 43 88L/71型88mm火炮,身管长6.248m,71倍径。 能在2000m的距离上击穿132mm的轧质钢装甲,在1000米能击穿的装甲板厚度为168mm。

“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正面装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较大提高,150mm呈40°倾斜的正甲等效厚度超过220mm,没有任何盟军坦克可以在正面击穿它。(装甲崩落另算)


口径即是正义!身板便是战力


“虎王”坦克战斗全重达70吨,可由于时间紧迫采用了和虎式相同700马力发动机,所以其行动力十分有限,虽然急速时依然能超过40km/h。

加上原本设计过于精密,导致虎王机械故障较多,这成为“虎王”坦克的薄弱环节。 乘员为5人,分别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通讯员兼车体机枪手。与其他坦克之间通过电台联络。


三、KV-2重型坦克

KV-2重型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款重型坦克,以装甲厚重、火力强大而闻名。在德国进攻苏联时,KV-2坦克是少数能抵挡德军37和5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的坦克,被苏军战士亲切的称为“我们的无畏舰”,而德军则称其为称为“巨人”(Gigant)。


口径即是正义!身板便是战力


KV-2的底盘上安装了一门152毫米的加农榴弹炮,炮弹的备弹量只有36发,经常在短暂战斗以后就打光了炮弹。所以KV-2坦克在打光炮弹以后,经常直接冲向德军,完全靠碾压来消灭德军的坦克和反坦克火炮。这也是卫国战争初期,苏军KV-2坦克经常用来干掉德军坦克、火炮的进攻方式之一,并一度给德军留下了巨大面积的心理阴影,甚至在二战结束以后,德国国防军的坦克也经常做碾压小汽车的表演,有人评价这是让苏联红军吓的。



四、T1坦克

在经历了1940年5月德军坦克横扫整个西欧后。研制什么样的重型坦克对于美国陆军来说一直是一个重大问题。

本着“打不过敌人那么就加入他们”的研制思想,德国坦克在战场上杰出的表现让美军迅速确立了重型坦克的标准。 这时美国装甲部队提出他们需要能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的重型坦克。 而美国步兵则要求比中轻型坦克速度慢、装甲厚重、火力强大主要伴随步兵作战的步兵支援坦克。

可是1940年时,欧洲战场已经确定了单炮塔坦克的先进性,但美军重型坦克最初居然设计成多炮塔坦克,研制编号为TI。 TI有4个炮塔。两个主炮塔中各装一门75毫米的T6坦克炮。两个副炮塔武器配备不同,一个装一门37毫米炮和12.7毫米同轴机枪,另一个装20毫米机关炮和12.7毫米同轴机枪。主副炮塔都是电动旋转。


口径即是正义!身板便是战力

如果口径即正义的话那么炮管数也可以称得上正义,虽然这辆坦克看起来很是火力凶猛但很快美军便认识到多炮塔是一个过时的设计,在T1、T1E1、T1E2、T1E3、T1E4,5种型号不分侧重同时进行研制后决定将T1E2与T1E3相继制式化,称为M6与M6A1。



五、M6/M6A1

M6系列使用相同的大型炮塔,其直径有1.75米,为安装大口径火炮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主炮采用从M1921式76.2毫米高射炮发展来的M7式76.2毫米坦克炮。它也是不久后服役的M10驱逐战车的主炮。

与M7炮同轴搭载的是M6式37毫米炮。37毫米炮下有一挺同轴机枪。车长指挥塔使用得失上一挺7.62毫米机枪。M6的原型车有个非常特殊的设计。在炮塔6点钟方向,即炮塔的正后方装有一挺12.7毫米对空机枪,最大的仰角可达80度。但是它不能独立旋转,必须要求炮塔同时转动,所以没有实际用途。

因此正式的生产型中,这挺机枪被去掉了。 在车体正面,活动支架上,装有双联装12.7毫米机枪和由驾驶员控制的7.62毫米固定机枪。

这其中车长机枪炮塔和车体正面驾驶员固定机枪由于使用性差,在制式化时被取消了。撤消车长机枪塔后,改用M4中型坦克早期型的车长指挥塔,在舱口上,安装一挺与M4相同的12.7毫米机枪,设有高平两用枪架。

M6系列很受关注,但是美国装甲部队却对它恶评如潮。 除去变速箱过于脆弱带来的行走能力不佳外,M6系列所用的M7式76.2毫米炮比M3、M4坦克上所用的75毫米M3式坦克炮威力强不了太多,此外还存在装甲防御能力不佳的问题。 通过一连串试验,美国陆军认为M6重量过大,不论是进入还是退出战场都需要投入比M3、M4坦克多得多的人力,而投入的人力与其战斗力并不能成正比。所以美国装甲部队并不打算大量装备M6系列。


口径即是正义!身板便是战力



六、九五式重型双炮塔坦克

九五式重型双炮塔坦克是二战时期日本试制一号战车所改装的九一式改造型。1934年12月开始设计,1935年9月制造出样车。是唯一量产的重型坦克,投入使用的271辆参战

其尺寸为长6487mm 宽2692mm 高2906mm, 重量达29.8t,共有成员5人,公路行驶时速为45km,最大行进距离220km 主炮为九四式70mm战车炮,副炮为九四式37mm战车炮,机枪为九一式6.5mm战车机枪共两挺。


口径即是正义!身板便是战力

九五式重型双炮塔坦克

虽然叫做重型贪了,可日本人对坦克理念基本停留自我尝试的阶段,该设计的最大败笔就是,机枪部署都为坦克后面而不是正面,车身后面的机枪炮塔完全可以取消,或者把37毫米炮换成了机枪炮塔,这样设计在加上时速45公里的机动性,说是初代中型坦克原型车都可以,按照正常的发展路线,日本人绝对不会在坦克性能输给美国,但是日本人缺少实战型质理念,对大型的东西,有着庸俗崇拜感把95式重型坦克当成精神上的产物,而不是实战意义的产物,也就是说95式重型坦克的出现完全就是日本人用来自我陶醉的艺术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