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少耍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里根冷

此地無銀三百兩

2016.3.27.星期五.多雲

中午老媽沒好氣地吃飯。吃飯已淪為點綴,說話教育老爸才是目的。她說:“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不拿我當回事,沒有我給你頂著門戶精打細算過破日子,你早把家喝(酒)沒了。”

老爸聽不清她說什麼,苦不堪言地瞅了她一眼,也不想打聽,躲避還來不及。

我給老爸舀粥,老媽氣哼哼地說:“都叫你吃了,姑娘吃啥!?今天我還窩著火呢!昨晚放褥子底下的錢又沒了,這不是讓我早死麼!你吃著碗裡看著鍋裡。”老媽就是這樣,說話不直接,還一套一套的,老爸即便能聽見,也不知道她在影射“野娘們兒”。

我說:“媽,我有的吃。你吃這塊魚,還有粉條。”

老媽說:“吃什麼吃!氣飽了。”

老爸嘆了一口氣,把筷子放下了。

我說:“爸,吃飯吧。趁著熱乎有香味。”

老爸夾了一塊魚肉,老媽板著臉說:“還有我呢,你都吃了!”

老爸就給了她一半。

我詫異,老媽是不愛吃魚的,一般只是第一頓吃魚湯裡燉的粉條。即便是她愛吃的,我從小到大從沒見過她這樣。

我趕緊又打岔說:“媽,我給你扒個蝦。”

老媽被我逗笑了,接著又繃住臉說:“扒蝦,有個人真是扒瞎!這麼大歲數了,幹什麼啊這是!我早晚是死在他手裡,恨不能我早死倒地方……”

老爸聽得火燒火燎地,嗖地站起來,身體前傾著進屋去,一陣翻找,居然在褥子底下找出來三張100元的和一些零錢。眉開眼笑地說:“這不是呆這!早起來我掀開褥子看明明沒有啊。你他媽整天瞎掖巴還賴我!這回可不是我放的,是你自己放的!裝貓變狗地。”

老媽說:“別抹扯了,越抹扯越黑!此地無銀三百兩!”

老爸說:“什麼?”

她說:“還有以前好幾次的都沒找著。唉,老了,自己說了不算了。”掉起眼淚來。

她的氣兒還是沒出來,我剛要躲,她又說:“削髮器沒了,他……”

老爸從餐桌旁站起來,到電視櫃抽屜裡拿出來,說:“這不是嗎?我看著你放的,別又忘了再賴我。”

老媽說:“哼,此地無銀三百兩。別人不著調你,我還不知道你。”

我再也聽不下去,一陣風跑到步行街上,長長地喘了一口氣,很舒暢。半個小時後老媽應該沒事了,不料,一進門看她臉色就知道又鬧得很厲害,好不容易哄著去步行街對面的胖胖超市買了黃鴨梨、紫葡萄和紅蘋回來,包餃子的過程她才平息下來。


故事: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少耍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里根冷

老爸老媽各忙各的,一點看不出剛吵完架

妹妹英子在微信說:“咱媽忘性越來越大了,真可憐,咱們也很無奈。”

哥說:“是啊,晚年得了這個毛病。不然,有工資,不多不少的夠用了,頭也不迷糊了,也不失眠了,正該享受晚年。”

英子說:“現在說把工資給我保管,說不上什麼時候又出錯了。讓爸保管,老媽又信不著。”

我說:“是啊。不光老媽,老爸也不高興了——今早咱爸發現電視櫃裡有100元,問誰放的,咱媽氣哼哼地說不知道,又說是小英放的。”

老爸說:“你不知道?我看著你放的。昨天小英給你開的工資,你要了100。”

老媽說:“看著還問!我的工資讓小英給保存著,每次給我100,花完再給我,那些省的放兜裡沒了。”含沙射影,她的意思是放兜裡就讓老爸掏去了。可惜爸不一定懂。

老爸說:“工資放小英那?怎麼不放我這?信不著我啊?”

我怕說出來傷害老爸,猶豫再三,還是告訴老爸實情:“是啊,我媽信不著你,怕你拿。”

老爸異常驚訝。

老媽說:“你爸老看這100塊錢,我得裝起來。”

我的心裡翻江倒海,一陣悲愴湧上心來。

這一輩子,日子過得清苦,攢錢、借錢、當東西換學費,都是老媽張羅;現在不缺錢了,國家忽然有政策讓農場五七隊的人都辦理退休,老媽居然在80歲有退休本了,多好的事啊。可五年後,她無法把錢管明白了,真的很失落。

另一個失落是無法把自己的老頭子管明白,她嫌棄老爸總不能像她希望的那樣關心她——不願跟她嘮嗑,不願跟她一起去森林公園和水上公園玩,不願意跟她一起去商貿城,不願意讓她跟著去平房伺候菜園子。

其實,一輩子都在管,一輩子都沒管明白。凡事都挺會變通的老媽,為什麼這件事這麼想不開呢?

這應該是以前的日子留下的後遺症吧。記得有一回老媽把給我們上學的5塊錢學費鎖到碗櫥的抽屜裡,老爸要打酒,老媽不給,兩人吵起來,最後老爸用斧子砍鎖頭,劈下一塊抽屜,砸下鎖頭,拿著錢打酒了。唉,都是以前的窮日子鬧的。雖然老爸是回族,理應不喝酒,但東北高寒,加之每年去大興安嶺伐木,學會喝酒取暖,這個不說。男人喝點酒都被管得夠嗆,實在就是窮日子鬧的。

有人從心理學上分析,類似老媽這種情況大有人在,小腦萎縮之前,一切都能用理智調控,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現在小腦萎縮了,系統選擇性地屏蔽很多能力,一步一步打碎她用一生建立起來的一套理性和秩序。潛意識失控了。

我忽然發現家庭是社會的縮影,那就是錢、權、色。這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冒犯。

老媽腦萎縮之前一直是掌櫃的,算是財權,管不明白了,只好無奈地一點一點放棄。潛意識裡則認定是老爸不過日子,拿家裡的錢出去送人。她每個月給老爸200塊買菜也算是她管理財務的權宜之計吧。

我們幾個孩子多希望老媽能像以前一樣繼續當好財政部長,絮絮叨叨地盤算著家庭開支,甚至像以前一樣跟老爸吵架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