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讀了林語堂先生《生活的藝術》,不得不承認,林語堂先生是一位極懂生活者。

生活中,很多的有趣,在於人們的不完美。因為不完美,所以才要學習,才要前進和提升。而在這前進和提升的過程中,產生了故事。這故事或者是悲傷的,或者是有趣的,或者是快樂的,亦或者是遺憾的;但是無論如何,這經歷是人生的一部分,揮之不去,抹之不盡。

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完美了,那這是一個多麼無趣的世界啊。完美的人如同克隆一般,又或者是機器人一樣,那麼碰撞的火花從何而來呢?都說物極必反,過於完美,反而不是一個好的兆頭。

就如電視劇演的,很多有情人要歷經千辛萬苦,經過多少坎坷和曲折才能走到一起啊。如果一開始就兩個人感情要好幸福美滿一直不變,那對觀眾的吸引力自然不會太高。而且這種故事千篇一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風土人情的展現,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文化碰撞的火花。

人生之美,還在於不可預知吧。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一眼就望到底的人生。如若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做著同樣的事情,過著同樣的生活,有著同樣的心境,那千千萬萬個日子疊加起來,和一日又有何異呢?

記得父親問我,人活著最大的樂趣是什麼?我當時猶豫了片刻,在思忖著:是夢想嗎?是愛情嗎?是天倫之樂嗎?我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口。父親見我難以應答,看著我說道:“是期盼。”我恍然大悟。

正是因為對未來的期盼,才有那麼多的美好心境,才有那麼多的辛苦汗水,才有那麼多的勤奮努力,才有那麼多的堅持不懈,才有那麼多的動人故事啊!

如果人生一眼可以望到盡頭,那所做的事情皆不過是出於自己所料,哪裡來的驚喜和樂趣呢?

很多人有著同樣的出生,卻有著不同的人生。這就說明了後天性的教育和學習是多麼的重要。

出生豪門,落魄潦倒的比比皆是;出生貧苦,春風得意的也多不勝數。人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可是卻可以影響和改變自己的人生。在這人滿為患的世間,最不缺的就是人數了吧。如果一生好吃懶做碌碌無為,只不過是在這個社會充個人數罷了。但是都說雁過留痕,這人數充的,只不過是數字的更新,卻沒有留下絲毫的痕跡,這無疑是一種遺憾和悲哀。

人們的獨特在於,活出自己的人生。這何嘗又不是對物以稀為貴的一種解釋呢?人們最擅長模仿和攀比了,但是盲目的模仿與攀比,終究活不出自己。那無異於用自己的肉體,過他人的生活,靈魂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了。

人生最多不過百年,故有長命百歲之說。但是這說起來也是很短暫的。即使算這百年之中,睡覺佔去一大半,吃飯佔去不少,玩樂也佔去許多,真真正正在思考在用心生活的時間,又有多少呢?所以生命值得每一個人去認真對待,去珍惜。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但是人生之中,閒暇時間也是值得珍惜的。空隙實在重要。一家子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裡,活動不開覺得實在彆扭。加之屋子裡堆滿了雜物,更是顯得不自在。這個時候只要是房子變大了,空間擴展開來了,整顆心都舒服多了。

所以說空隙或者空間在生活之中也是舉足輕重的。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生活也要懂得享受。在感恩大自然饋贈的同時,也享受著大自然的奇美。身為子女,享受父母的呵護和照顧;身為父母,享受子女的孝順和陪伴。享受愛情帶來的狂喜,享受親情帶來的溫暖,享受友情帶來的歡樂。當然,這些情感難免有遇到困窘和挫折的時候,人們也要積極向上,心存陽光。因為有了期盼,才有那份享受帶來的驚喜之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