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名正言順,衛出公給儒家學者出了個大難題

儒家學者一直比較注重正統,講究名正言順,但是歷史的發展往往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很多情況下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名正言順,是無解的。包括孔子最初說這句話時,對於子路還說就感到,行不行的通才是關鍵。子路與孔子的這段對話記載於《論語.子路篇》第三章,其原文是:

子路曰:“衛君待子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怎樣才能名正言順,衛出公給儒家學者出了個大難題

衛君,衛出公,姬姓,衛氏,名輒。衛國第29代國君,前492年—前481年、前476年—前470年在位。其祖父是衛靈公。其父為衛後莊公蒯聵。蒯聵的做太子時欲刺南子,也就是衛靈公的夫人,被衛靈公驅逐出國。衛靈公死後,蒯聵之子輒繼位,就是衛出公。蒯聵要回國爭奪君位,遭到衛出公的拒絕。子路與老師的這段對話應該就發生在這個時期。之後,蒯聵和姐姐伯姬合謀,於衛出公十二年(公元前481)劫持了孔悝,脅迫他參與政變,迫使衛出公逃亡,蒯聵繼位。子路就死於此次政變。蒯聵在衛君位置上也只坐了不到三年,就被趕下臺,流亡中被殺。衛出公輒在公元前476年回國復位。可以說從衛靈公到衛出公,衛國的國君繼承都存在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衛出公正名之事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局。

怎樣才能名正言順,衛出公給儒家學者出了個大難題

“子之迂也”,朱熹註釋“迂,謂遠於事情,言非今日之急務也。”迂字本意即有言行或見解陳舊不合時宜的意思,由於衛出公正名之事並沒有可行的解決方案,總不能自己退位,接自己的父親回來繼位吧。子路才會說孔子所謂正名事離題太遠,並非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野哉,由也!”,朱熹註釋“野,謂鄙俗。責其不能闕疑,而率爾妄對也。”孔子申斥子路鄙俗,對於自己不瞭解的不能做到“闕疑”,也就是不能先保留存在的疑問,輕率的應對。孔子曾教育過子張“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慎言慎行是為學者必須約束自己的。

怎樣才能名正言順,衛出公給儒家學者出了個大難題

本章的譯文是,子路(問孔子)說:“衛國國君有意要您去參與政事,您會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老師您也太合時宜了。這名從何正起呢?”孔子說:“仲由,真太粗野啊。君子對於自己不懂的事情,應該存疑毋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也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一定要有正當的名分,才能合乎禮制的說話,說出來的話才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絕對不會馬虎苟且的。”

怎樣才能名正言順,衛出公給儒家學者出了個大難題

自夏商周以來,特別是周朝以來,歷代君王對於名正言順都看得比天還大,就是因為自華夏文明建立國家以來,確保統治政權穩定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規範明確的嫡長子繼承製度,這是提倡以孝治天下的根源,也是確保統治階級政權穩定交替的關鍵。所以不論是統治階級,還是希望國家治理昌明的儒家學者,都會不厭其煩的強調名正言順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