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人俗語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

黃曉紅果果


傳統的婚俗多數是男娶女,也就是男方把女方娶回家組建新家庭過日子,不過也有一種婚俗是女娶男,也就是女方把男方娶回家組建家庭過日子。男娶女是社會認可的婚俗雙方皆大歡喜高高興興,雖然女娶男雙方也是歡歡喜喜但很多時候會感覺著彆扭,特別是對於上門女婿來說有時候會形成疙瘩甚至有心理壓力,所以倒插門的婚事很少。

窮死不耕丈人田的來源多數就是於此,上門女婿要幫著家裡維持生活,很多時候家裡家外都需要支撐起來。即便發家致富也會被人說誰家誰家的上門女婿有本事,甚至有些時候上門女婿是妻弟幼小迫於無奈才上門支撐家業,等小舅子長大了家裡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小舅子的,自己辛苦多年到最後留不住什麼還要帶著妻子重新打拼,很難很累。

敲個黑板:餓死不進蘿蔔園和瓜田不彎腰、李下不舉手是同樣的意思,過去農家都窮誰家也沒有吃喝,一根蘿蔔或許都是救命菜。常說一個蘿蔔一個坑就算進了菜園子沒吃什麼主人發現了蘿蔔坑肯定知道丟了蘿蔔,偷再過去萬分被人瞧不起的事情。對於一些人來說或許窮的就只剩下名節和骨氣,所以很多時候一些人寧願餓死也不會去做偷偷摸摸的事情,再說真到了餓死人的地步農家也會主動給你口吃的,相互扶持著生活。


海棠小醉


這句話只適合放舊時候的農村使用。隨著社會不斷髮展,現代人思想逐漸開放,生活方式較之過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這句話在過去原有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再窮,也不能去耕種老丈人的田地。一個人即使快要餓死的時候也不能進去蘿蔔園大吃。過去農村人為什麼會這樣說?

與舊時候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現狀有關

這個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係,過去的時候大家思想比較傳統,老丈人的田地屬於老丈人私有的,作為女婿,跟老丈人的女兒結婚之後應該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說自己的田地都沒有種好,去跟老丈人的田,這會遭到街坊鄰居的笑話,認為生活過得潦倒不堪,老丈人臉上也沒有光彩。所以在以前大家每人會耕種好自己的糧田,因為土地就代表了生存的成本,只有足夠的良田才能保證生活的正常運轉。

以前農村人溫飽問題難解決,鬧饑荒

舊時大家生活條件差,溫飽成問題,一家人口多的時候,都是按平均分配食物來吃飯是。如果一個人再餓,也不能大量的去吃蘿蔔,這樣會造成胃灼燒,同時也有可能會被撐死,應該適量食用食物。

這句話放在現代社會不太合適,現代社會人人平等,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很多家庭跟丈老丈人家裡關係來往密切。為了減少老丈人的負擔和壓力,很多女婿都種老丈人的良田,很多老丈人還和女兒、女婿一家一起生活,這個是很常見的。



其實蘿蔔是對我們身體非常有好處的一種食物,但是任何食物都適可而止,不能過量食用。所以很多俗語是與當下的環境有關,但是放在另外一個時代,可以值得我們借鑑,但是真正應用到實踐生活中的時候,大家是要需要選擇的,需要鑑別的。


農技天地



·在農村長大的我,確實聽說過很多農村俗語,很多我認為挺有道理的,但【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農村俗語我不贊同。

不贊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我認為是封建迷信

☆1.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在古代男尊女卑,男人地位高於女人太多,如果種植老丈人的田地,就感覺自己寄人籬下,男人的尊嚴面子就低人一等。

☆2.古代農村因為封建,重男輕女嚴重,甚至生了女兒父母都不供上學讀書。


·當然,我們不是來討論封建社會的,畢竟我們不能穿越到古代農村。言歸正傳,我們是現代人,現實生活中惠惠在農村長大,從小到大親眼看見老丈人是怎樣對待女婿的。現在的農村即使是老一輩人也沒有以前那麼封建了,重男輕女現象很少。

二、現在的農村女婿都耕種老丈人農田

☆1.在現代,計劃生育以來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於家裡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家庭,農田有姑爺種的沒有別人種的,除非姑爺不種地,才能輪到別人班。

☆2.大多數老丈人、丈母孃,都對姑爺非常好,說實話父母的目的很純潔,只是想姑爺能對自己女兒好。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代人如果結婚,還是儘量門當戶對好,因為人不等一樣,不乏有個別家庭很視力眼,現實中瞧不起女婿的老丈人也是數不勝數。可是話說回來,如果你足夠優秀,有上進心,不做事傷空,努力把日子過好,不是等房靶子掉餡餅的人,基本不會讓媳婦爹孃看不起。當然,惠惠也見過有對女婿不好的老丈人,但現實就是現實,這樣的大多數都是女方家庭條件比較好,而男方家庭很窮。當然,這只是少數家庭的情況,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嘛。我想,不光是農村有這樣的情況,城市裡也有吧?

三、餓死不進蘿蔔園也不適用在現代

·傳說中古代有人餓了就去偷吃別人家種植的蘿蔔,吃完之後還偷很多帶回家,結果總吃導致全身水腫,影響了健康。

·所以,有了“餓死不進蘿蔔園”的農諺。但是,那是在捱餓的年代,普通農民沒啥吃的,才去偷蘿蔔吃。現代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都沒有人愛吃蘿蔔了,現在吃蘿蔔的人是了養生,很少是為了喜歡才去吃;有誰會去偷偷蘿蔔呢?


結束語

·以上內容是惠惠對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的個人看法,歡迎網友們補充不同見解。

·我是惠惠,黑龍江省五常市稻農,今日頭條三農領域創作者,每天分享水稻種植經驗和一些農村事,喜歡我點關注哦!


五常大米惠惠


窮死不耕丈人田這是古代的風俗習慣造成的!在古代女子嫁為人婦之後,就與孃家的來往比較少了。婆家和孃家的關係在古代是非常緊張的。如果嫁出去的姑娘在回到孃家,就會被兄嫂看做是惡賊。如果再耕種丈人的田地,會造成兩家的矛盾。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因為蘿蔔性寒。偶爾生吃吃一次兩次還可以清熱潤肺。但如果經常生吃都會全身浮腫,潰爛比較傷身體。所以就有了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