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吳昕迴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全文大約3000字,讀完預計5分鐘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快過節了,一年一度的“催婚大戲”又被提上日程,今年父母的催婚招式又更新了,除了拉黑、變相諷刺,還有編唱“催婚歌”,讓人感到好笑之際更添一絲無奈。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上週芒果臺的主持人吳昕就在《奇葩說》上回應大齡單身問題,明星尚且如此,更何況普通人。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現代“單身風潮”愈演愈烈。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成年單身人口已經超過2.4億。同期,日本大約有35%的成年人口單身,韓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有九成未婚。在歐美,女性婚姻狀態的變化尤為矚目,英美兩國的單身女性所佔比例竟首次超過已婚者。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為什麼現代年輕人,尤其是女性越來越不願意走入婚姻,選擇單身?

  • 首先,現代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自我實現的需求增強

在傳統觀念裡,婚姻是每個人的歸宿,女性必須經歷婚姻,生兒育女,人生才算完滿,但是在現代獨立女性觀念裡,相比家庭,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Papi醬曾經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表示: 獨立女性人生最重要排序是自己,配偶,孩子,父母。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這句話引起巨大爭議,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不願結婚的一大原因是為了保持自我精神獨立,不願將自己過早丟入婚姻的大熔爐,整天圍著孩子、丈夫轉,失去自我。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自我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當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實現經濟獨立,自我實現的需求也相應增強。

朋友小吳今年32歲了,還是處於單身狀態,但是她一點也不著急,非常享受自己現在的生活,一個人看劇、逛街,健身,旅遊,生活得有滋有味。身邊的朋友都勸她趕緊找一個男朋友。她慢慢悠悠地回覆,我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幹嘛找個人打擾我。

單身並不代表孤獨,因為獨處和孤獨並不是一回事。

現代社會心理學通過對人際交往的跟蹤研究發現,人即使在完全獨處的狀態下,也能感到滿足。相反,只有當我們接觸的數量或親密程度的質量未能達到預期時,我們才會產生孤獨感。

  • 其次,社會分工精細化,家庭的效用降低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婚姻無非是兩家公司合併,通過優勢互補,或者強強聯合讓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讓雙方實現利益最大化。

在婚姻中,男女雙方扮演著各種角色——廚師、清潔工、司機等,共同分工配合,推動家庭這個共同聯合體運轉,但是現代社會,分工更加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有專業人員從事,吃飯點外賣,洗衣送洗衣房,打掃衛生叫清潔阿姨......而且這些服務的價格也不貴,一個人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家庭的效用已經大幅度降低。如果遇到不省心的合作伙伴,情況甚至會變更糟,還不如保持單身,這樣帶來的收益更大。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 最後,結婚成本過高,推遲了一些人的結婚年齡

在經濟學中,理性人決定是否戀愛、結婚時,都會衡量機會成本,比如投入的時間、精力以及財力等,當戀愛、結婚成本過高時,人們大多會放棄結婚。

現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生活成本上升,生存壓力增加,買房、結婚、生娃養娃變成了一大難題,同時生養孩子所帶來的精力投入,以及隨之帶來的事業發展受阻,讓職業女性對婚姻望而卻步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我的表妹是一家公司的市場主管,長相姣好,學歷和家庭也不錯,就是一直單身。姨媽一直催她趕緊找個男朋友,她每次都說工作忙。確實,她的事業心特別重,一心撲在工作上,基本全年無休,她怕談戀愛結婚影響自己的事業。


現代女性單身的原因多種多樣,我只是列舉了比較重要的三點,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我作為一名未婚職業女性,最強烈的感受就是:

女性早已過了依靠婚姻獲取幸福的階段,追求獨立的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是現代女性的共識。

但是父母這一輩並不這樣認為,每年過春節的花式催婚防不勝防,

父母為什麼希望子女早點步入婚姻的殿堂?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 時代觀念造成的巨大鴻溝

父母那一輩普遍出生於60,70年代,那個年代的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太高,女性就更低,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必然的歸宿,是抵禦風險的重要武器,女性單身時間非常短,從小和父母生活,長大後立馬嫁人,離異後再婚。

而現在的女性對婚姻有了更多的要求,希望自己找到一段稱心如意的婚姻,而不是因為年齡而結婚,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寧願不結婚。

這種婚姻觀念上的巨大差距,造成雙方分歧不斷,父母將自己的婚姻觀強加在孩子身上,認為人生一定要結婚才算圓滿,否則就是不幸的,所以要求孩子無論如何必須結婚。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故事:媒婆給一個姑娘介紹相親對象,對方是一個已經躺在床上兩年的植物人,是個公司老闆。姑娘一看傻眼了,媒婆高興地說,你別擔心,醫生說他已經會眨眼了,馬上就能醒過來。

很多父母抱著女兒一定要在適當的年齡嫁出去的想法,不管對方的人品,家庭,身體狀態等因素,註定會造成女兒婚姻的不幸。

  • 父母自我生活的缺失

很多父母在退休後,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但是不知道如何打發,並且由於子女不在身邊,加深他們的孤獨感,所以他們將精力放在子女的婚姻問題上,希望子女能夠早點結婚,自己能夠早點抱上孫子、外孫,緩解老年生活的孤獨感。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 父母期待子女能夠有人陪伴

現在年輕人大多遠離父母,在外工作,父母希望有人能夠代替自己照顧孩子,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不那麼孤獨,同時父母擔心有一天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孩子無人陪伴,希望孩子能夠儘早結婚,找個陪伴照顧的人。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高亞麟說了一句特別感人的話: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離去後能夠依然開心快樂,有人照顧。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不管父母是出於何種心態,催婚總是過年大戲,面對父母的催婚,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對於父母的催婚態度要好,先答應下來

你一定要對父母的態度非常好,牢記他們有可能會跟你生氣、著急,甚至對你拍桌子、流眼淚,你需要做好充分地準備,保持良好的態度。其次對他們的觀點表示認可,你要認可父母對你的關心,不要硬碰硬對抗。你可以說:“媽,如果我是你的話,我的孩子不結婚,我也會特別發愁。我特別理解你,你的壓力一定很大。” 媽媽會覺得被溫暖了。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 想好自己要說的話和充足的理由
  1. 求同存異

告訴父母自己一定會結婚的,然後列舉結婚的好處,父母聽了很順耳,就不會對你的話產生牴觸,然後再接下來論述自己未來的打算,讓父母明白,你有自己的打算,結婚也在自己未來的計劃之列的,打消他們的疑慮。


2. 舉反面教材

我們處的時代與他們不一樣,變化很快,所以面臨的不確定性太大了,步子就走得慢多了。你看那誰誰,和那誰誰,結婚了一年就離了。你不希望我將來離婚吧,你也希望我幸福吧。如果你希望我幸福,就讓我慢慢找我的幸福,而且我相信我能找到我要的幸福。


3. 說明近況

父母對於我們的婚姻沒有決定權,但有參與權,拒絕和父母溝通,讓他們看不到希望,他們是很難接受的,多跟父母溝通,比如告訴父母自己最近又見了某某男生,然後父母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不用太正經,開玩笑也行。只要讓父母知道你一直在關注這件事就行了。


  • 為父母安排豐富的精神生活

前文提到,很多父母退休後,閒暇時間增多,對孩子的關注特別多,如果可以幫父母多安排些精神生活,讓父母的生活充實起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幫父母安排旅遊,上老年大學學習才藝。父母的生活一旦充實起來,可能對子女婚姻的關注就少了。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過年回家,面對父母的催婚大考驗是單身人士的頭疼之事,不過不管怎樣,婚姻是自己的,幸福才是婚姻的最終目的,永遠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人

但是對於父母的催婚,要明白其背後用意,不要一味牴觸,而應該用恰當的方式爭取父母的理解,畢竟大部分父母還是愛自己孩子的。

《奇葩說》吳昕回應大齡未婚: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花式催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