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懸案:宋教仁遇刺案

1913年3月20日,民國的憲政專家宋教仁被人刺殺於上海火車站,3月22日因救治無效逝世,終年31歲。

初興的民國,議會政治剛剛興起,滿懷抱負的宋教仁卻被人暗殺,責任內閣這種體制尚未建立,就被淹沒在了槍聲裡,隨著宋教仁的去世也煙消雲散。

民國第一懸案:宋教仁遇刺案

▲宋教仁

宋教仁在北上組閣前夕遇刺,震動朝野,但由於當時民國南北雙方政治關係極其複雜,審查趙秉鈞還沒開始,南方的革命黨人又發動了二次革命。民國政府對宋教仁遇刺案的查辦就停滯了,以至於究竟是誰刺殺了宋教仁,到現在都無定論,成為一樁歷史懸案。

但是綜合各種說辭,廣為流傳的說法有三種:1.袁世凱說。2.趙秉鈞說。3.陳其美說。

一、袁世凱刺宋說

民國第一懸案:宋教仁遇刺案

▲袁世凱

袁世凱刺殺宋教仁是目前的主流說法。

1912年,袁世凱逼迫清廷退位,按照民國南北雙方的約定,孫中山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由袁世凱接任,並限定十個月的時間重新組建中華民國政府。

按照袁世凱的設想,中華民國的憲政制度應當是權力更加集中的總統制。而宋教仁則是一個責任內閣制信仰者,他認為中華民國的行政權力應當集中於責任內閣,由責任內閣負責國家的行政工作,總統只作為責任內閣上面的一個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存在。

1913年初,為了重新組建中華民國政府,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國會選舉活動。

民國的憲政專家宋教仁身先士卒在各個選區拉票,他的競選活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併為國民黨在新的國會中爭得了大多數席位。

宋教仁代表國民黨北上重新組閣建立新的民國政府,就意味著責任內閣制就會取代總統制,責任內閣也會架空總統的權力,並且由於國民黨佔據大多數席位,這會擠壓其他黨派的政治空間。

這招致袁世凱極度的不滿。於是,袁世凱指使時任國務總理趙秉鈞派人刺殺宋教仁。

趙秉鈞則指示洪述祖辦理此事,洪述祖聯繫應桂馨具體執行。最後,應桂馨派武士英在上海火車站趁宋教仁北上乘車時暗殺了宋教仁。

武士英被捕獲,隨後又搜索出重要線索——應桂馨和洪述祖的電報往來信件。這些信件把矛頭指向了趙秉鈞,趙秉鈞因涉嫌案件被迫辭去國務總理職位。

本來應當繼續追查下去的案件,因為孫中山黃興領導的二次革命而擱置。很多人揣測,洪述祖雖為趙秉鈞下屬,但是實際上執行的是袁世凱的命令。而宋教仁一死,內閣制度由於少了宋教仁這個憲政專家的推動,在中國自然是實行不下去了,袁世凱則剛好可以藉機獨攬大權。所以,最大的得益者是袁世凱,刺宋案的幕後主使是袁世凱。

黃興就曾留下一副對聯,明確指出刺宋案的主使是袁世凱。

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

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

▲黃興對聯

二、趙秉鈞刺宋說

民國第一懸案:宋教仁遇刺案

▲趙秉鈞

趙秉鈞刺宋說流傳也比較廣。這個說法認為,當年袁世凱掌握著北洋軍權,整個中國都要依靠袁世凱的統治才不至於四分五裂,而外國人也更支持袁世凱。

如果宋教仁組建責任內閣架空袁世凱,就面臨著兩個問題,1.袁世凱是否會主動交出手中的權力。2.宋教仁組建的新政府是否會得到外國的承認。

如果袁世凱不交出權力,那麼這個名義上掌握著實權的責任內閣其實才是花架子。如果外國人不承認新的民國政府,而是轉頭支持袁世凱重新組建新政府,那麼國民黨的內閣在國際上就會變成一個不被承認的政府。

在這裡面,袁世凱是沒有太大刺殺宋教仁的動機的。反而是國務總理趙秉鈞的動機最大。

因為倘如袁世凱死活不交出權力,宋教仁是無法靠一群議員撼動袁世凱的軍權的。但是責任內閣一旦組建,趙秉鈞這個國務總理就要卸任,趙秉鈞需要老老實實的交出手中的行政權。

於是趙秉鈞未經請示就直接指示洪述祖派人刺殺了宋教仁,想要通過宋教仁的死來延緩責任內閣的組建。

三、陳其美刺宋說

民國第一懸案:宋教仁遇刺案

▲陳其美

陳其美刺宋說源自於孫中山和宋教仁在國民黨黨內的鬥爭。

1906年陳其美加入中國同盟會,逐漸成為孫中山的鐵桿粉絲,後來還介紹蔣介石加入同盟會。

陳其美對於黨內鬥爭的觀點是比較極端的,曾經在1912年初的時候就因為派系鬥爭派人刺殺過革命黨人陶成章。

孫宋在黨內的矛盾其實也由來已久。孫主張總統制,宋堅定的主張責任內閣制。如果責任內閣成為現實,那麼內閣架空的不只是袁世凱,還有後期要參選總統的孫中山。由於政見的不同,兩個人關於路線的鬥爭非常激烈,甚至在公開場合多次爭論。

1912年宋教仁在給朋友的書信也指出,他和孫陳的矛盾似乎已經無法調和,並請朋友放心,黨內鬥爭應當不至於引來殺身之禍。

聞本黨有內訌,前日兄來電警告弟以危像,弟總料未必有如是之甚,縱小有波瀾,當不至於成大風潮。

另外,國民黨組建以後,黨魁為孫中山,代理理事長為宋教仁。國民黨黨內的實際權力把持在宋教仁手中,孫中山以黨魁的身份卻只有籌劃中國鐵路的權力。孫中山在國民黨黨內的權力和威嚴都大打折扣。

1913年初,宋教仁更是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的身份在公開場合為國民黨拉選票,民望大增,還要代表國民黨北上組建內閣。對於非常崇拜孫中山的陳其美來說,這種在國民黨黨內擠壓孫中山權威的人物是不能夠存在的。

甚至在宋教仁北上組閣的歡送晚宴上,陳其美和應桂馨還與宋教仁爆發了激烈的言辭衝突,應桂馨更是指責宋教仁組建責任內閣是公開的叛黨。

隨後,陳其美便聯合應桂馨招募兵痞武士英在宋教仁乘車時將他暗殺。

也有一說是,陳其美知道應桂馨暗殺宋教仁的全部計劃,但是出於在政治上對宋教仁的敵視,陳其美故意縱容了這場暗殺計劃。

寫在後面

暗殺宋教仁的武士英被抓捕以後就暴斃於獄中。從武士英這裡牽扯出來應桂馨,只是查到了和洪述祖的一些電報往來,其中的內容似乎是指向趙秉鈞指示洪述祖搞了刺殺宋教仁的暗殺計劃。

宋教仁死後,案件尚未審理完畢,孫中山和黃興領導的二次革命就爆發了,這條線被迫擱置。

後來洪述祖被人刺殺,趙秉鈞在1914年莫名其妙死亡,應桂馨在同年也被人刺殺死亡。

宋教仁案是否是因為民國南北雙方矛盾而引發的這條線就斷了。

1916年,唯一可能知道內情的陳其美,也被刺殺身亡。

宋教仁案是否是因為國民黨黨內鬥爭而引發的這條線也斷了。

從此,宋教仁案成為民國第一大懸案。這位民國初年的憲政專家,責任內閣制的忠實信徒,帶著他未竟的理想和全部謎團,永遠謝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