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經》應避開三個誤區

《道德經》作為在我國思想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一部哲學著作,有人曾說,只有老子的《道德經》才能和孔子的儒家學派相抗衡。老子的道家思想,綿延2千多年,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固然有他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的原因,但從“能否經得起時間檢驗”這個角度和標準來看,《道德經》的確包涵著客觀、辯證的樸素真理,值得我們認真的學習、思考和研讀。

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注意避開三個誤區。

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經》應避開三個誤區

一,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

我們通常習慣於把道德二字聯用,認為道德是一回事,是同一事物的一體兩面,如果查一下字典,道德的解釋是: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如果這樣理解,就有悖於老子《道德經》的原意了。

帛書《道德經》第一章就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道缺失了才講德行;德行缺失了才講仁厚;仁厚都沒有了,才講情義;最後情義都談不上得時候,人們才用所謂禮儀來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見道是高於德的一種存在,他們並不在同一個等級、同一個階梯上面。

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經》應避開三個誤區

那麼道又是什麼呢?

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意思呢?道是天效法的對象,是天地初開,混沌之中萬物產生時的狀態。他和人之間,隔著地和天兩個無法逾越的鴻溝天塹。

那麼什麼又是德呢?有一種說法是,德拆開來是“雙人、十、四、一、心”,指的是一心為眾人,一心為公即是德。

如果說,德是人事,那麼道就是天工了。他們根本不屬於一個層面,所以,帛書本里,德經和道經是分開的,德經在前,道經在後。

所以,對於道德各是什麼,我們應注意加以區分,而不是混為一談。

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經》應避開三個誤區

二、老子亡於秦,秦失吊之

理解《道德經》,必須對作者本人有一個清楚的瞭解,這關係到我們能不能用一種客觀的心態來看待和學習《道德經》的問題。

老子生平,並沒有一本史書有過完整的記載。但後人還是能夠從《史記》《春秋》《莊子》等找到老子生平事蹟的一些片段。

老子是春秋時期的陳國人,大約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在周王室擔任過圖書管理員一職,魯昭公26年,即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內亂,周王子“朝”在逃離時帶走了圖書館裡大部分有用的書籍,老子管理的圖書館空空如也,一片狼藉,他自然也就失業了。然後老子到魯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估計也就在這段時期,孔子和老子之間有過往來。晚年居住在自己的母國陳國,後來陳國被楚國所滅,老子又踏上了逃亡之旅,最後在秦國逝世,一個叫秦失的人去弔唁過他,因為哭的不是很專業,遭人非議,被《莊子》記了下來。

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經》應避開三個誤區

為什麼要複述一遍老子的生平,就是要把他和《史記》中老子“騎青牛出關,不知所蹤”,或者一些羽化成仙的傳說分別開來。

很多人是願意相信老子騎青牛出關,不知所蹤,也不願意相信老子“亡於秦”的,因為能滿足或迎合自己的某種心理需要。

其實,不光是《道德經》這樣的典籍,就是我們尊崇的四大古典名著,除了《西遊記》本來就是神話,其它三部,開篇也無一不和神話傳說拉上一層關係。

而我們唯有把這一層認識清楚了,才能明白我們到底是在研讀一本聖賢典籍還是研讀一本修仙成道之書,才能端正心態,真正汲取《道德經》的濡養。

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經》應避開三個誤區

三、不能全用今天的字意理解《道德經》

歷經2500多年,我們今天漢字的字形字意、語境語意已經幾經變遷,有些字詞,我們今天的理解已經和老子當時的意境發生了改變。

比如:道可道的“可”字,甲骨文有表示在神案前誦讀詠唱的意思;《說文解字》說,“可”是肯、肯許;《漢語大字典》裡,“可”在古時候有歌的意思,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可”字在《道德經》的原意呢?

道高於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經》應避開三個誤區

加上北宋以前,並沒有印刷術,大凡書籍都是手抄本的形式,到今天,5千多字的《道德經》就有好幾個不完全相同的版本,比如通行本第一章講“道”。開篇即是:道可道,非常道。而在帛書本里卻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而且差異還不僅僅只有一處,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差別呢,面對這些不同之處,我們又該怎樣取捨,哪一個句才是老子當時真正想說的呢?

我們只有瞭解了這些,才能避免以訛傳訛,或者是流於粗疏,從而用一種更加認真和虔誠的態度去研讀和體會,也只有這樣,才更容易接近《道德經》的本意和原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