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掃除“心理疫情”也需築牢堤壩

湖北日報:掃除“心理疫情”也需築牢堤壩

近日,為加強疫情防控中公眾的心理疏導工作,中央文明辦請國家衛健委疾控局推薦了10個應對疫情心理疏導的視頻短片,分別針對老年人、青少年、孕產婦、一線防疫人員、居家隔離人員、患者及家屬等人群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分眾化具象化的心理調適和心理撫慰。

抗擊疫情是一場持久戰。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疏導淤積的不良情緒,給心靈“帶上口罩”也刻不容緩。有市民總是懷疑自己被感染,焦慮不已,在家反覆測量體溫,給心理諮詢師打電話時嚎啕大哭;不少居民閉戶家中多日,無法外出無處消遣,樓上樓下經常會因噪音等問題在小區微信群裡吵嚷;一位一線護士致電心理熱線時沮喪地表示,自己一休息下來就會有內疚感,覺得還有好多病人等著自己去救治;一位醫護人員的家屬,因時刻擔心丈夫安危而失眠焦慮、半夜驚醒……

面對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恐懼、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難免會產生。病毒危害的不僅是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應對疫情,除了戴口罩、少出門等防護措施,更要增強精神的免疫力。築牢穩固的心理防線,構建健康的精神空間,就是讓每個人內心的堡壘更堅固、更頑強,能夠陽光積極地面對生活,科學理性地預防病毒。

很多人都可能成為“心理疫情”的感染者。直面生死的白衣戰士,連軸運轉的社區幹部們,不幸失去親人的家庭,尤其老人和孩子,還有長期關在家中、情緒壓抑的武漢市民,都應該是重點關愛的群體。增強心理救援,做好人文關懷,就要有針對性地分類施策,解決實際問題。對於一線抗疫人員的生理、心理健康問題,應對症下藥,確保他們有合理的輪休,確保他們的家人得到相關照應;對於因疫情產生恐懼心理的人群,應及時普及科學預防、救治知識,提供必要幫助;對於封控管理下市民的焦慮,則應通過更好保障居民生活,更好解決居民訴求和難題來紓解。關愛舉措越實際、越具體,越能有效解開千千結。

心理救援也是疫情阻擊重要部分。正視客觀存在的問題,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構建心理救援的有效工作機制,讓心理防疫成為抗擊疫情的另一個戰場。目前,武漢等地紛紛開通心理諮詢熱線,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平臺火速擴容升級,不少民間社工組織也積極參與其中。讓心理危機干預和社會救助同向發力,讓權威信息發佈跑贏謠言等小道消息,我們就能更好增強心理免疫力,掃除“心理疫情”,共築抗擊疫情的強大心理防線。(湖北日報評論員 艾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