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吃個便飯,能AA制就AA制”,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以我們現代的傳統和社會習慣來說,還是更推崇和適合“禮尚往來”的社交禮儀。“AA制”有,但只存在於少數人群中,“能AA制就AA制”普遍起來還是有些難度。

假以時日,若再往後推五————十年,新一代00後主力群體真正成年推動社會前行時,同樣的問題,我會答:認同。就目前來說,我保持中性。當然,大型同學戰友同事聚會除外,這類聚會必須AA。

我兒子大學在讀,結識了一幫外國的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吃飯郊遊,兒子經常熱情地掏錢請客,而每次外國友人都會再把賬算清楚AA轉給他。這就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生活背景下的處事方式,開始兒子說我是東道主收錢特尷尬。後來就心安理得了,大家都覺得AA才正常。

前幾天看過一篇頭條文章,一青年年底回鄉,一眾同學舊友呼啦啦來了幾十個聚會,不亦樂乎。酒足飯飽結賬時,算下來幾大千。這個青年覺得回鄉不得東道主請嗎,而東道主們覺得你在外發財了不得你請嗎。後來商量很久,才決定AA費用平分。一眾親友罵罵咧咧這小子白眼狼太不夠朋友,青年又委屈又無奈,憤而疾書:有事回鄉,無事少聚。

所以,如果你們是在一個已經推行並習慣AA制吃飯的朋友圈裡,那恭喜你,已經站到引領時尚的潮頭。就看你提問的這個語氣來看,好像還沒達到這個程度。那麼,既然是好友,主動提一次試試,嚐嚐螃蟹好不好吃。也不錯。

就這,祝用餐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