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孚玉鎮聯盟村:“四抓四讓”書寫“疫考答卷”

宿松縣孚玉鎮聯盟村:“四抓四讓”書寫“疫考答卷”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宿松縣孚玉鎮聯盟村堅持黨建引領、重心下移,壓實責任,咬定“疫情”不放鬆,通過全面落實“四抓四讓”舉措,確保各項防疫措施精準落地,書寫出了令社會各界滿意的“疫考答卷”。

抓牢聯防聯控,讓“堤壩”築起來

“請問你家裡今天有從外地回來的人沒有?有沒有人員外出?”自村裡落實疫情防控十戶聯防工作制度以來,聯盟村聯防長周仁貴,每天從早到晚,都要多次通過設立的十戶聯防微信工作群,及時向群裡人打聽人員輸出輸入情況。若有人輸入或輸出,他就會通過另一個微信工作群,及時向網格員報告。

68歲的周仁貴,是聯盟村聯防長中年齡最大的村民,別看他年歲大,在掌握聯戶家庭信息上,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對聯戶家庭的人員信息,他家家都能做到了然於胸,且能一口說出來。每次市、縣領導赴聯盟村督查十戶聯防工作出題“考”他時,他都能一一作出準確回答。

周仁貴對待十戶聯防工作的敬業態度,只是聯盟村聯防長隊伍中的一個縮影。

據瞭解,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該村為切實做好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在轄區27個村民小組,專門挑選了71名思想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的村民擔任聯防長,並同每戶居民簽訂了聯防工作承諾書。在聯盟村“兩委”幹部的全力指導下,71名聯防長分別在第一時間將聯防的家庭設立了微信工作群,使每戶家庭都能通過微信群,及時向聯防長反饋家庭人員“流出流入”情況,以便疫情防控指揮部門準確掌握人員動態情況變化,以及對流入人員及時落實“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防疫措施,為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堤壩”。

抓牢居家隔離,讓“人心”穩起來

他們的情緒是否穩定?對他們的防疫措施是否落實到位?他們在生活上遇到哪些困難?這是聯盟村在落實居家隔離政策中,對居家隔離人員十分關心的問題。

在聯盟村“兩委”幹部安排下,村醫熊志明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堅持每天登門為隔離對象落實一日兩次測體溫和住所消毒工作,並負責清理、收集垃圾。最多時,他一天要跑70多家,從不言苦。現在,他每天仍要跑39家。

90後護士周芹,疫情發生後,在無法返回外地單位上班的情況下,主動要求加入志願者隊伍,積極發揮自己在醫學方面的特長,會同村幹部一起給居家隔離對象、出入聯盟村人員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日前,在孚玉鎮“三八節”表彰會上,她被評為“最美抗疫女志願者。”

在安排專人落實防疫舉措的同時,聯盟村“兩委”幹部還採取電話訪問、微信視頻對話、上門巡查等多種輔助手段,不定時瞭解居家隔離人員動態,持續做好跟蹤服務工作;併為他們代買生活必需品,定期給他們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通過剛性監測與溫情服務共用,減少居家隔離人員的思想牴觸情緒,讓“隔離”不脫離,“人心”穩起來,極大地提高了疫情防範實效。

居家隔離政策實行以來,該村無一例違反居家隔離政策的行為發生。

抓牢復工復產,讓“環境”優起來

年過五旬的賀學華,是聯盟村駐村科級幹部,家在安慶。自正月初二至今,他一直吃住在村裡,戰鬥在防疫一線。在我省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省級二級響應後,他又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中來。

哪裡有矛盾糾紛,哪裡就有他積極參與化解的身影;哪家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了困難,他就積極幫助該企業排憂解難。

十天前,轄區一家防洪工程建設企業,在準備復工時,因土地權屬問題,與當地村民發生糾紛。賀學華得知後,第一時間趕到該企業,通過深入調查,在掌握矛盾的主要癥結後,又牽頭召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合力開展調解工作,使該糾紛得到妥善化解,確保了企業如期復工。

安豐家庭農場是聯盟村一家從事農業開發的大型企業,在深入走訪中,他得知該企業受疫情影響,一直招不到工人;沒有工人,企業就恢復不了生產。他立即通過各種渠道,幫其招工。在他的牽線搭橋下,無為縣7名工人來到了宿松併成為該企業的員工。

“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不止是幫助化解矛盾糾紛、做好防疫工作和解決用工問題,還要幫助解決運輸難問題。”對如何更好的保障企業復工復產,賀學華體會深刻。

“開車出不了村、進不了村。”成為疫情下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的另一實際問題。賀學華積極幫助企業,向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提交申辦“通行證”材料,及時為企業復工復產解決運輸難問題。截至目前,他為轄區企業和商戶共辦理“通行證”93枚,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復工復產效率。

抓牢扶貧助困,讓“春風”暖起來

疫情防控不懈怠 扶貧幫扶不缺位。

疫情發生後,聯盟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扶貧助困”的工作思路,針對轄區五保家庭、空巢家庭、精神病患者家庭、孤兒家庭,建立了包保責任制,要求包片幹部每天上門對這些家庭開展一次走訪,及時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保障他們在疫情下生活不會受到影響,確保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

同時,該村還積極幫助貧困戶、困難戶解決就業問題,使他們在疫情下能夠獲得穩定收入。

年過七旬的徐仁寅,是村裡貧困戶之一,患有癌症。村裡考慮到他在疫情下沒有找到工作,且身體狀況不好,專門將他安排在工作比較輕鬆的疫情防控卡點值守,只值日班,不值夜班。

徐厚孫也是村裡貧困戶,身體有殘疾。村裡為了照顧他,也將他安排在卡點值守。幾個星期下來,徐厚孫非常感動,他執意要求值夜班,且動員兒子做防疫工作志願者,義務參加村裡“防聚集”巡邏工作。

“以前,在人們眼裡他是個蠻不講理的人,這次疫情防控,對他的改變很大,也讓他更加懂得了感恩,現在大家對他也刮目相看了。”賀學華說。

據瞭解,在聯盟村“兩委”幹部的幫扶下,當地共有18個貧困戶解決了就業問題,其中7人被村裡安排在疫情防控崗位上就業。

“疫情下,我們既要精準扶貧,又要全力抗疫,我們不僅是‘幫扶人’,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急先鋒’。”談到如何做好當前工作,賀學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