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逆行者•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作為一名村醫,關鍵時刻我們不能退縮,守護群眾健康就是我們的責任。”在迎河鎮朱祠村衛生室有這麼一位村醫,在疫情防控期間她不懼個人安危,義無反顧的站在了基層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鄉村醫生的擔當,用堅守彰顯平凡之美,她就是朱祠村村醫劉雲霞。

甘為撐起疫情防控“半邊天”出份力。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正是以往闔家團圓,走親訪友的日子,在接到迎河鎮中心衛生院通知後,她第一時間前往醫院領取防護用具後,和同事們立刻趕往疫情防控第一線參戰,測量體溫、健康登記、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心理疏導服務、教會群眾如何正確佩戴口罩等成為日復一日的主要工作內容。不在卡點忙,就在村裡隨訪,成為“兩點一線”的固定工作場所。2月8日,劉雲霞在餘樓卡點值勤,考慮女同志值夜班辛苦,負責卡點領導特意把她安排在白班,但她堅持要求多安排在晚班,因為白天不耽誤下村完成入戶隨訪任務。當晚,氣溫接近零度,風力達到6級左右,位於楊西分乾渠壩上的餘樓卡點面臨的風力更強,參與卡點值班的同事勸她在棚裡躲會,來車讓其他同志去量下體溫,“量體溫、問特徵這是醫生本職工作,一點都不能馬虎,不是醫生的不能來代替,你們男同志都能在一線,我們女同志也能頂得住!”她邊拿測溫槍邊工作起來。

抗“疫”路上不平凡。對返鄉人員進行居家醫學觀察是疫情防控期間醫生的主要任務,每天兩次面對面上門隨訪服務,始終要做到耐心細緻、準確無誤。朱祠村的一位村民在回鄉途中曾在武漢短暫停留,她和同事從1月28日開始對他進行了密切觀察,一直沒發現任何異常,但在2月6日,他突然發燒咳嗽,出現了極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的症狀,但隨後在縣裡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稍經治療後,發燒和咳嗽也很快被治癒,劉雲霞終於放下一顆繃緊的心。“假如是新冠肺炎症狀,目前當地良好的防控形勢可能就此被打破,病毒可能在美麗的家鄉傳播,不少家庭將要面臨隔離……”那一夜讓她徹夜難眠,那一次歷險至今難忘。事後她說:“這次有驚無險給自己很大啟示,疫情防控不能有一絲鬆勁,任何麻痺大意會造成前功盡棄,我要一如既往,加倍努力。”

舍小家顧大家,夫妻攜手去戰“疫”。劉雲霞丈夫也是一名迎河鎮李臺村的村醫,有時夫妻被安排在同一個主要卡點上,她倆共同工作,互相幫助。16歲的女兒和12歲的兒子也很懂事,一直支持爸媽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間,她根本沒有時間去料理家務、看管孩子學習、照看年老體弱的公婆。因滿負荷的勞累和焦慮,她突然患上了根尖周膿腫,劇烈的疼痛讓她嘴巴只能輕微開合,每次開口說話都十分困難。想到萬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掉隊,給組織上添麻煩,她選擇一個人隱瞞下自己的病痛繼續堅持下來,就這樣做到疫情防控期間一天不落。

疫情一線,遞交申請心向黨。卡點是打羸疫情阻擊戰的重要關口,它在“臨時黨支部”和“疫情防控先鋒隊”雙面高高飄揚的紅旗下格外醒目,在看到卡點上衝在一線最前方的同志大都為黨員,他們戴著黨徽、先鋒崗紅袖章,不顧辛苦、日夜奮戰在一線的情景深深感召她、打動她,讓她心裡一時難以平靜。她於2月10日主動向所在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寫到:“我在卡點執勤,在此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這份入黨申請書,我是千千萬萬奮戰防控一線的一員,在黨組織和人民群眾需要我的時候,也正是我向黨組織靠攏的時候,無論黨組織是否批准,我將在疫情防控中以實際行動來接受組織考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懈努力!”疫情防控卡點臨時黨支部書記還將《中國共產黨章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書送給她學習,並與所在村黨支部對接反饋其思想狀況和工作表現,力爭早日發展為一名正式共產黨員。她還和身邊黨員們一道參與捐款獻愛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我為自己能在打羸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盡一份綿薄之力,發出自己的光和熱,而感到光榮和自豪!”這是她的《艱苦而難忘的35個日夜—— 一位鄉村醫護人員的戰“疫”感悟》中的一句話,這篇感悟被登載在自己就讀的淮南聯合大學校園風采榜上。“疫”路逆行不平凡,需要的是日日夜夜的堅守,有委屈、有艱辛、有感悟、更有零疫情的欣慰與自豪。“與疫區的醫護人員相比,我所做的只是微乎其微,苦與累都算不上,只要自己盡職盡責,能一方平安我就問心無愧,也對得起‘白衣天使’這個稱號。”雖然沒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防護裝備,卻用任勞任怨,不畏風險,堅守崗位最樸實的方式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健康,當好鄉親們的健康守門人。

•寻找最美逆行者•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寻找最美逆行者•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