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銷量預測下調至-8%!疫情對車市衝擊超出預期!2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滑超七成,主要汽車集團銷量大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場新冠疫情,給車市帶來了巨大沖擊。

全年銷量預測下調至-8%!疫情對車市衝擊超出預期!2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滑超七成,主要汽車集團銷量大跌

近期,多家汽車上市公司披露2月產銷快報,同比下滑超80%的銷量,暴露了行業在疫情之下遭遇的重創。其中:

上汽集團(600104)2月銷量4.73萬輛,同比下滑86.95%;

廣汽集團(601238)2月銷量1.93萬輛,同比下滑81.08%;

比亞迪(002594)2月銷量5501輛,同比下滑79.5%。

三家主要汽車集團的銷量大跌,折射出行業銷量的整體走勢。

3月9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合會(下稱“乘聯會”)發佈最新產銷數據,2月全國廣義乘用車合計產銷量分別為21.60萬輛和25.66萬輛,同比下滑80.9%和78.6%。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通常情況下,2月份是歷年的產量旺季,2020年2月的產量創造了歷史低位水平,銷量下滑劇烈,足以看出疫情對行業的衝擊是十分嚴峻的。

衝擊超出預期

“對比此前經歷的幾次大事件,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還是2015年的股災,都沒有對汽車市場產生如此大的衝擊。”崔東樹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疫情對消費的衝擊,不僅體現在汽車行業,在其他產業也體現得非常明顯。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數企業主動縮減產量,甚至有車企在2月出現了0產量。崔東樹認為,2月份企業的生產情況,基本呈現出與需求相匹配的特徵。雖然在2月底已有多數汽車企業實現復工,但汽車產業產業鏈較長,乘用車企業的復工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協同。

“儘管2月整車企業的復工率達到了70%,但實際生產情況完成度只有20%的水平。”崔東樹認為,生產端產業上下游無法形成協同,對於當前的汽車行業,是一個難點。

不過,與生產端的緩慢恢復相比,消費端恢復似乎是一個更大的難題。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5.2萬臺,同比2019年2月下降78.5%。崔東樹介紹道,自春節放假開始,全國各地經銷商零售基本閉店,全面停止銷售服務運營,因此絕大部分經銷店2月前三週的零售銷量基本為零。

同時,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也瞭解到,由於2月份大部分居民進行居家隔離,消費需求不強,很多經銷商在綜合平衡成本收益後,主動復工的積極性也並不高。

2020全年銷量預測

下調至-8%

“基於多重原因,我們下調了對全年的預期判斷,此前乘聯會對2020年銷量的預測是同比增長1%,目前我們判斷今年銷量預計同比下滑8%。”崔東樹說。

顯然,目前能夠拉動產業鏈恢復活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要靠消費拉動生產,只要零售端有所恢復,產業鏈上存在的問題自然容易克服,產量也會隨之攀升。

但目前行業內對於疫情緩解後消費是否會恢復存在較大爭議。有觀點認為,前期被抑制的消費會得到釋放,迎來“小陽春”行情,也有觀點認為,疫情的衝擊會影響消費信心,讓消費者捂緊“錢袋子”。

崔東樹認為,疫情對於第三產業的衝擊十分明顯,而這些產業的從業者往往是汽車消費的主力軍,疫情徹底結束後,這部分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是需要有一定恢復時間的,因此如果不是國家出臺強有力的刺激政策,2020年車市的負增長幅度會進一步擴大,預計零售方面同比下滑幅度將達到8%。

近期,行業內也在不斷呼籲政策支持,希望能對汽車消費有所刺激,提振銷量。

崔東樹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2019年國家層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汽車行業的政策,但很多還沒有實現有效落地,當前對於汽車行業而言,還是更需要得到財稅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對首次購車的消費者,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刺激。

本文版權歸車資本(zqsbauto),未經授權許可,不得轉載。如未經授權轉載或抄襲,車資本將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